對春二首

對春二首朗讀

半陰半晴惱亂我,不禁春意惟殢春。

黃鶯丁寧舌初轉,楊花輕盈來弄人。

東家鞦韆多美女,舞腰娉婷衣金縷。

彩索徘徊漸漸高,牆頭見人羞欲住。

柳下誰家薄媚郎,立馬昂頭不肯去。

對春二首注音

ㄅㄢˋ ㄧㄣ ㄅㄢˋ ㄑㄧㄥˊ ㄋㄠˇ ㄌㄨㄢˋ ㄨㄛˇ , ㄅㄨˋ ㄐㄧㄣ ㄔㄨㄣ ㄧˋ ㄨㄟˊ ㄊㄧˋ ㄔㄨㄣ 。

ㄏㄨㄤˊ ㄧㄥ ㄉㄧㄥ ㄋㄧㄥˊ ㄕㄜˊ ㄔㄨ ㄓㄨㄢˇ , ㄧㄤˊ ㄏㄨㄚ ㄑㄧㄥ ㄧㄥˊ ㄌㄞˊ ㄋㄨㄥˋ ㄖㄣˊ 。

ㄉㄨㄥ ㄐㄧㄚ ㄑㄧㄡ ㄑㄧㄢ ㄉㄨㄛˊ ㄇㄟˇ ㄋㄩˇ , ㄨˇ ㄧㄠ ㄆㄧㄥ ㄊㄧㄥˊ ㄧ ㄐㄧㄣ ㄌㄩˇ 。

ㄘㄞˇ ㄙㄨㄛˇ ㄆㄞˊ ㄏㄨㄞˊ ㄐㄧㄢˋ ㄐㄧㄢˋ ㄍㄠ , ㄑㄧㄤˊ ㄊㄡˊ ㄐㄧㄢˋ ㄖㄣˊ ㄒㄧㄡ ㄩˋ ㄓㄨˋ 。

ㄌㄧㄡˇ ㄒㄧㄚˋ ㄕㄟˊ ㄐㄧㄚ ㄅㄛˊ ㄇㄟˋ ㄌㄤˊ , ㄌㄧˋ ㄇㄚˇ ㄤˊ ㄊㄡˊ ㄅㄨˋ ㄎㄣˇ ㄑㄩˋ 。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陝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爲蘇軾所知,譽之爲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爲「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

李廌朗讀
()

猜你喜歡

丹崖翠嶺接岧嶢,萬騎交馳不憚遙。前隊綵旄穿碧樹,中軍黃幄麗晴霄。

雲藏網罟參差出,草合岡原邐迤燒。農事已閒脩武事,共懷詞賦從鑾鑣。

()

人子朝暮出,倚閭尚徬徨。千裏與萬裏,極目何能望。

齧指忽心動,引領祇內傷。伊餘髫齔時,隨侍於朐陽。

山城霜月苦,講舍秋風涼。母績兒夜讀,共此鐙燭光。

兒方治《毛詩》,讀至《四牡》章。掩卷忽有感,清淚含兩眶。

阿母顧兒笑,願兒學范滂。矧當太平時,馳驅敢或遑。

男兒志四海,安可戀故鄉。長跪謝阿母,教兒以義方。

忽忽四十載,膂力猶幸剛。吁嗟奉英簜,何如萟稻粱。

()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

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餘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

如何錐刀徒,使爭爝火明。傷膚及肌骨,風雨因摧傾。

顛倒委榛棘,氣象猶崢嶸。行人失庇賴,佇立空凝情。

緬想栽培初,愛護如目睛。合抱始毫末,幾經霜露零。

一日毀有餘,百年養不成。忍使易凋喪,此理真難評。

憶昔陶士行,爲政有善經。擢禾與移柳,一一糾以刑。

既往不及追,將來猶可懲。感動遂成章,庶幾知者聽。

()

將帥加專敕,今晨百道飛。如何罪己詔,立待吮毫揮!

義動三軍憤,功憑一紙微。頗聞李公子,開讀淚沾衣!

()

僕子中夜起,將牛耕古城。古城古人築,古城今人耕。

古人誰覆在,古城今人平。黃蒿上莽蒼,白骨下縱橫。

傷哉功築日,戰守煩戈兵。誰知千載下,耕遍無人爭。

()

五曲溪回屋數椽,上依翠壁下流泉。

幽居不用立名字,大隱一峯高插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