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鸛雀樓

登鸛雀樓朗讀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譯文:鸛雀樓高高的在飛鳥之上,遠離塵世間。。

注釋:迥臨:高高的在上面。迥:常作遠或獨自的樣子解釋,此處應描寫高遠。世塵:塵世。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譯文:在上面能看到天空籠罩着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注釋:平野:平坦開闊的原野。晁錯《言兵事書》:平原廣野,此車騎之地,步兵十不當一。斷山:陡峭的高山。杜甫《遠遊》:雲長出斷山。

登鸛雀樓注音

ㄐㄩㄥˇ ㄌㄧㄣˊ ㄈㄟ ㄋㄧㄠˇ ㄕㄤˋ , ㄍㄠ ㄔㄨ ㄕˋ ㄔㄣˊ ㄐㄧㄢ 。

ㄊㄧㄢ ㄕˋ ㄨㄟˊ ㄆㄧㄥˊ ㄧㄝˇ , ㄏㄜˊ ㄌㄧㄡˊ ㄖㄨˋ ㄉㄨㄢˋ ㄕㄢ 。

登鸛雀樓釋義

譯文

鸛雀樓高高的在飛鳥之上,遠離塵世間。

在上面能看到天空籠罩着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註釋

唐代河中府名勝,因經常有鸛雀棲息,故得名,後被河水衝沒。

迥臨:高高的在上面。迥:常作遠或獨自的樣子解釋,此處應描寫高遠。

世塵:塵世。

平野:平坦開闊的原野。晁錯《言兵事書》:平原廣野,此車騎之地,步兵十不當一。

斷山:陡峭的高山。杜甫《遠遊》:雲長出斷山。

登鸛雀樓賞析

  此詩只有二十個字,但詩歌意境非常壯闊,可以說是描寫鸛雀樓風光的上乘之作。

  前二句寫樓高以寄胸懷。詩人站在鸛雀樓上,望遠空飛鳥彷彿低在樓下,覺得自己高瞻遠矚,眼界超出了人世塵俗。從藝術表現看,這裏把視覺反差運用到景物描寫中,以遠處物體似低小的感覺來反襯近處物體的高大,饒有意趣。從思想境界看,則詩人自有一種清高、俊逸的情懷,志氣凌雲,而飄飄欲仙,大有出世之想。第二句一作「高謝世人間」,則高蹈的情懷更明確。

  後二句寫四圍景象以抒激情。中條山脈西接華山。從鸛雀樓四望,天然形勢似乎本來要以連綿山巒圍住平原田野,但奔騰咆哮的黃河卻使山脈中開,流入斷山,浩蕩奔去。這概括的描寫,勾勒出山河的形勢和氣勢,同時也顯示出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遠大,志向無羈。這二句與前二句一氣相貫,既以顯出樓高望遠,更以見出詩人志高氣逸的情懷。

  宋人沈括稱讚這詩和王之渙詩都「能狀其景」(《夢溪筆談》)。但景以情見,物由志顯,能狀壯闊山河,正因詩人胸懷高尚。這詩和王詩都是這樣的情景交融的好詩。由於時代、遭遇、處境的不同,因而兩詩的意境不同。王之渙是盛唐詩人,而暢當則是經歷戰亂的中唐詩人。他在唐代宗大曆七年(772)進士擢第後,仕途淹滯,有志不騁,也曾隱遊,「拙昧難容世,貧閒別有情」(《天柱隱所重答韋江州》)。他自視清高,志不苟俗,又不甘困頓,有一股沖決樊籬的激情。因而登臨賦詩,抒懷勵志,矚目高遠,激情迸發。從當時歷史條件看,應當說,這詩的思想內容是進步的。而這種勵進的精神,在今天也是可取的。

暢當

暢當,生卒年不詳,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唐後期儒士。官宦世家,暢璀之子。 初以子弟被召從軍,後登大曆七年進士第。貞元初,爲太常博士,終果州刺史。與弟諸皆有詩名。詩一卷。暢當父親暢璀,唐肅宗時官至散騎常侍,唐代宗時,與裴冕、賈至、王延昌待制集賢院,終於戶部尚書。 ...

暢當朗讀
()

猜你喜歡

重樓傑閣倚虛空,紅日蒼煙正鬱蔥。

鄉國歸來渾似鶴,交朋零落不成龍。

人生真與夢何挍,我輩故應情所鍾。

淚漬清詩卻回棹,不眠一夜聽鳴蛩。

()

誰釀跳梁,使弱息、都罹浩劫。早已分、死人香裏,長埋枯骨。

白刃截開兒女淚,紅閨濺盡英雄血。痛女貞、一木本難支,甘摧折。

雲屯馬,奔如沸。雷轟炮,聲如接。是誰向、黃沙白草,返魂偏爇。

烽火無情珉玉險,幹戈有縫菤葹活。把團圞、八口抵馨香,同垂節。

()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

孤根懸繞託巖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輕命數,豈將俗理詰蒼冥。

溪山久處有清氣,人事多爭損性靈。自落天涯無掛礙,吟魂欲共遠峯青。

()

慧明道士別經年,肘後飛金祕不傳。

崖密黃精分遺我,冰容或可覬飛仙。

()

雪影鴻蹤兩渺茫,何期暫遇白雲鄉?羨君修到無悲喜,底事因時又感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