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嵩山

初見嵩山朗讀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

譯文:多少年來,鞍馬勞頓,被困於塵埃之中,塵世污濁,我的呼吸都有些不暢了。還好有青山在,它穩健、挺拔、聳立,它披一身青翠,迎接清風雨露,送走晚霞明月。青山的豁達,讓我也有了馳騁的胸懷。

注釋:鞍馬困:鞍馬勞頓,指辛苦奔走於道路。豁我懷:使我開懷。豁,舒展。

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峯清瘦出雲來。

譯文:天色漸晚,北風蕭蕭,吹走一片雲雨,此時,晴空一碧,幾座山峯就從雲後面走出來了,原來它們是那麼的清瘦挺拔、不染一絲塵埃。

初見嵩山注音

ㄋㄧㄢˊ ㄌㄞˊ ㄢ ㄇㄚˇ ㄎㄨㄣˋ ㄔㄣˊ ㄞ , ㄌㄞˋ ㄧㄡˇ ㄑㄧㄥ ㄕㄢ ㄏㄨㄛˋ ㄨㄛˇ ㄏㄨㄞˊ 。

ㄖˋ ㄇㄨˋ ㄅㄟˇ ㄈㄥ ㄔㄨㄟ ㄩˇ ㄑㄩˋ , ㄕㄨˋ 峯 ㄑㄧㄥ ㄕㄡˋ ㄔㄨ ㄩㄣˊ ㄌㄞˊ 。

初見嵩山釋義

譯文

多少年來,鞍馬勞頓,被困於塵埃之中,塵世污濁,我的呼吸都有些不暢了。還好有青山在,它穩健、挺拔、聳立,它披一身青翠,迎接清風雨露,送走晚霞明月。青山的豁達,讓我也有了馳騁的胸懷。

天色漸晚,北風蕭蕭,吹走一片雲雨,此時,晴空一碧,幾座山峯就從雲後面走出來了,原來它們是那麼的清瘦挺拔、不染一絲塵埃。

註釋

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五嶽中的中嶽。

鞍馬困:鞍馬勞頓,指辛苦奔走於道路。

豁我懷:使我開懷。豁,舒展。

初見嵩山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夏秋之交,詩人張耒赴任洛陽壽安縣尉,途中作此詩。詩人原任臨淮主簿,據《臨淮主簿廳題名記》記載,任職的三年中,文牘勞形,單調寂寞,唯有遇佳山秀水時,悶懷才豁然開朗。

參考資料:

1、蕭滌非,劉乃昌.中國文學名篇鑑賞(詩卷).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466

初見嵩山賞析

  此詩標題中「初」就是關鍵字眼。而第二句中「豁」則是抒情字眼,蘊含着詩人的喜悅之情。這是一首寫山的詩,卻沒有采用常見的「開門見山」的寫法,而是爲山的出場先做下了一系列的鋪排,詩人所見的對象——嵩山直到末句纔出現,增添了嵩山的神祕感。「數峯清瘦出雲來」,是此詩最精彩的一句,但如把這一句提前,讓嵩山一開始就露面,詩的意味就會變得索然。詩人巧妙地激發了讀者急於相見的慾望,使嵩山在千呼萬喚中隱現,而其一旦出場,全詩便在高潮中平穩結束,留給讀者很大的想象空間。

  詩人首二句不是寫嵩山,而是從作者仕途失意落筆。「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作者奔走風塵,在困頓和疲憊中,全賴青山使他的情懷有時能得到短暫的開豁。這樣,青山便在未露面之前先給了人一種親切感,引起人們想見一見的願望。一個「困」字,形象的展現了詩人疲勞困頓的精神狀態,以及空懷一腔抱負在官場中左衝右突,卻不得施展的慘淡景象。

  第二句宕開一筆,轉而去寫奔波中的一點安慰,曉暢的語言驟然拉近了詩人與山的距離。青山的出現不僅使詩人得到精神的滿足,更是一種自然流暢的情感寄託,吸引讀者同詩人一樣抬頭綽望。所謂」近山而志高」,在這裏,詩人對青山的親近實際上就是對高潔傲岸的人格操守的親近,也是對含蓄豁達的人生態度的親近。

  第三句「日暮北風吹雨去」,爲嵩山的出場渲染了氣氛。「日暮」言天已傍晚,落日餘輝中更見嵩山的深幽巍峨。「北風吹雨去」,嵩山在風侵雨蝕後愈加清新朗潤,但這只是詩人的想象,未見嵩山,心中已對嵩山的景象做了一番描摹。詩人採用渲染的手法,爲嵩山的出現展開序幕。

  前面一系列的鋪墊成就了第四句的點睛之筆,「數峯清瘦出雲來」,全詩只有這一句寫嵩山,但詩境格外豁朗。嵩山終於在層層浮雲中聳現出來,它一出現便淡化了所有的背景,其峭拔清瘦的形象是那麼的清晰明朗,其高潔超脫的姿態是那麼的卓爾不羣,因而深得作者的喜愛和讚美。「出雲來」三字抓住嵩山從雲端現出的一剎那,表現出詩人的滿足與喜悅,並緊扣「初見」二字。詩中鮮活清晰的意象往往是詩人情感的外化,寄予了詩人一定的審美理想與藝術追求。在這裏,詩人精心挑選了「清瘦」一詞來形容嵩山,寫得有血有肉,極富靈性,不只賦予嵩山以人的品格、人的風貌,更體現了作者的人格操守與精神追求,引人想象雨後嵩山的特有韻味和詩人得見嵩山後的一番情懷。至此,全詩感情達到最高潮,全詩平穩結束,卻言有盡而意無窮。

  這篇詩作寫的對象是嵩山,但在很大程度上它又是表現詩人自己。人們在精神上以什麼作爲慰藉,往往能見出志趣和品格。困頓於仕途,賴以慰藉情懷的是嵩山,詩人的情志也表現了出來。同時山以什麼樣的面貌出現在藝術作品裏,也往往受作者的主觀感情支配。「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辛棄疾《賀新郎》)這裏有着主觀感情對象化的問題。此詩用「清瘦」形容嵩山,不光是造語比較新奇,而且在詩人審美意識活動中也反映了他的精神氣質與追求。中國士大夫中一些高人雅士,正是常常留給後世以清瘦、清竣的印象。如王維給孟浩然畫像,「頎而長,峭而瘦,衣白袍」,就是典型的清瘦。因此,「數峯清瘦出雲來」,雖是寫嵩山,卻又是人與景物融而爲一,體現了詩人感情的外化。這首詩,將嵩山的面貌以及詩人的精神風貌,同時展現給了讀者,達到了一種物我相融的境界。

  從藝術技巧上看,該詩滲透着醒豁通透的人生態度,擁有明白曉暢的語言特色,又將自己剛毅超脫的品行與之融爲一體,是張耒詩風的全面寫照。

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爲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遊學於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於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

張耒朗讀
()

猜你喜歡

兩山夾飛流,曲折始東走。排空殷崩雷,出峽去愈驟。

商人數畏津,漁子駭奔溜。回瀾乍窺淵,迸瀨亂泄竇。

上當羣石爭,下及衆川漱。勢齊龍門險,雄長碣石右。

惜哉神禹功,奠畫遠莫究。遂令五嶺南,別與萬靈鬥。

我行一停舟,適值風雨候。崩騰心爲徨,滉瀁目已瞀。

篙師戒前徵,薄暮不敢逗。開蓬訝驚湍,宛若羣鷺簉。

乃知造化神,茲寔亙宇宙。三複忠信言,呼酒聊獨侑。

()

挾策剛爲泮水行,暖風遲日試諸生。姚黃魏紫知何許,獨有楊花撲硯輕。

()

支遁長松見者稀,松邊剛試薜蘿衣。

隨來獨鶴相依久,幾度開籠不肯飛。

()

莫爲盤飧烹不鳴,借公松石聽溪聲。貂蟬只是麒麟楦,寄語諸公卿自卿。

()

積素流光映彩鐙,上元今歲景偏增。若論春雪如春雨,便慶食升有四升。

()

空谷人來續舊遊,一函詩墨古徽州。驚潮竹影玲瓏透,鎖石桐煙澹宕浮。

直與此情磨歲月,聊將小語記春秋。寒齋就我生顏色,十笏雲山眼底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