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禮

王安禮(1034年--1095年),字和甫,北宋政治家、詩人。撫州臨川(今江西省撫州市) 人,王安石同母四弟。生於宋仁宗景祐元年,卒於哲宗紹聖二年,年六十二歲,官至尚書左丞。世稱王安禮、王安國、王雱爲「臨川三王」。著有《王魏公集》20卷。

()

軼事典故

  王安禮擒誣告者

  宋代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禮任開封知府時,曾斷過不少疑難案子。

  某日,有人投遞一封匿名信,告京城的一個富翁,說此人家屯大量兵器,養有兵丁,並正在聯絡有關權威人士,想要謀反。

  王安禮接信後覺得奇怪,他雖與那富戶沒往來,可早聽聞該人忠厚老實,是個本份的生意人。加之信中語言刻薄,許多罪名只有列舉而無旁證。根據多年辦案經驗,他認爲此事屬匿名誣告,便沒將它當作一回事。

  不料,沒多久,京城竟到處傳聞富戶謀反的事。沒過幾天,竟傳到皇帝耳中。皇帝立即詔令開封府徹底清查此事。王安禮只得奉命前往搜查。

  富翁甚爲驚恐。官兵封鎖住出口,進而翻箱倒櫃,一下子把富翁家中搞得天翻地覆。搜查整整進行了一天,各路人馬竟沒有查出任何謀反的證據。

  王安禮問富翁:「你平日可有仇人?」

  富翁搖搖頭道:「小人一向本分,從不與人結仇。」

  王安禮又問:「你再回憶一下,可有對你不滿之人?」

  富翁想了想,一拍腦門,說:「哦,前不久有個靠寫訟狀謀生的馬生來借債,當時我手頭正好沒現錢。他很不滿,臨走說了許多怨恨的話,還說要給我厲害看看。」

  王安札暫且將富翁拘至大獄,以免遭人非議。

  次日,王安禮將馬生傳到衙門,對馬生說:「聽說你寫得一手好字,本府這裏有幾本案卷,因書吏生病,上面催得緊,能否請你幫忙抄一下?」

  馬生受寵若驚地道:「小人有幸,願意效勞。」

  當即,馬生便落筆抄案卷。王安禮將抄好的案卷拿到後房一瞧,心中大喜,此字與匿名信上的筆跡竟出自一人之手。

  王安禮即命手下將馬生擒獲,詢問他寫誹謗文書之事。物證皆在,馬生無可抵賴,只得招認。

人物生平

  王安禮嘉祐六年(1061)中進士,初入幕河東路唐介門下。熙寧三年(1070),西夏侵犯邊境,河東宣撫使韓絳倉促調集四萬百姓防守。王安禮堅決反對,認爲「民不習武事,今驅之上陣,縱不爲敵所敗,亦會凍餓而死,應該停止徵用」。後帥呂公弼採納他的意見,改調精兵迎敵,使四萬無辜百姓免於難。呂公弼非常感謝王安禮之議,並將此事上奏。宋神宗聞其才,召爲崇文院校書,入集賢院,出任潤州、湖州知州,開封府判官,直舍人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誥。

  王安禮敢於仗義執言,大膽進諫。王安禮與王安石政見不一,曾上書反對變法。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寫了一些反對變法的詩文,被御史中丞李定等指控下獄,處境十分危險,無人敢救。王安禮從容面君,對神宗說:自古有氣量的君主,不以言語定人罪,今一旦將蘇軾逮獄加罪,恐後人要說陛下不能容才。神宗對此案本來就不準備深究,王安禮進諫後,遂從輕發落蘇軾。

  王安禮以翰林學士任開封知府時,善於斷案,執法嚴明。「有滯訟不得其情及剖決具案而未論者幾萬人」。經過日夜操勞、明查暗訪,不畏權勢,認真剖析案情,秉公執法,到職不過3個月,將所有積案審清,致使「囚繫皆空」,並將結果公佈於府前。遼使在府前看到後,也大加讚譽。神宗聽說後也稱讚「安禮能勤吏,駭動殊鄰,於古無愧矣!」特給他官升一級,以資獎勵。

  元豐四年(1081),拜尚書右丞,遷左丞(副相),參與執政議事。元豐七年(1084),終因多次諫阻神宗派兵攻打西夏,被御史張汝賢所劾,以端明院學士知江寧府。元祐中,加資政院學士,先後任揚州、青州、蔡州、舒州等知州、永興知軍。紹聖二年(1095)任太原知府,卒於任所。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魏國公。

  王安禮以文詞見長,樓鑰稱其文「踔厲駿發、卒歸於道」。其詩或曠達超邁,或寄情高遠。著有《王魏公集》20卷,明中葉後散佚,今存《永樂大典》輯佚本收入《四庫全書》《豫章叢書》。《宋史》卷三二七、《東都事略》卷七九有傳。

  《王魏公集》收錄了作者所撰祭文四十餘篇,這些祭文,系宋代國家祭祀大典的重要文書。這些道教祭祀儀式上的祭文資料,讓我們瞭解到宋代社會祭祀儀式頻繁舉行的真實狀況。作爲道教祭祀儀式重要組成部分的祭文,真實再現了宋代社會道教文化發展興盛的面貌,表明宋代社會道教在人們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瞭解和研究宋代社會民俗學的重要史料。這些祭文,就文體名稱而言,分有青詞、朱表、齋文、祈文、祝文、上梁文、祭文等類。就內容上說,包括祈求生命、濟度亡靈、避讓災害、祈請雨雪、禱告土地等方面,就祀神方面看,含有上天神明、城隍土地、雷電水火、閻王地藏等神鬼譜系,是宋代社會祭文較爲集中的一部文書。

  其後裔居東鄉縣愉怡鄉禮坊村,有「宋名臣王安禮故居」石碑。

王安禮的詩文

賦比相如巳絕倫,即論才識又名臣。致身可但諸公右,發策宜爲上國珍。

今日朝廷思讜直,一時賢俊待經綸。行看致主唐虞術,與笑淄川曲學人。

()

寂寞揚雄與世疏,賴逢佳友慰窮居。深沉智慮三冬學,磊落胸懷萬卷書。

自古賢豪今日盛,看君才調幾人如。還朝好作登瀛客,聞說元臣薦子虛。

()

料峭風來午漏遲,壁門䡾䡾敞輕支。侵尋出谷春鶯囀,約略營巢社燕期。

隱幾稍同南郭嗒,濫巾未望北山移。值君佳句吟哦久,等是官曹得暇時。

()

天上春風水外寒,琉璃瓦溼月團團。千門納鑰塵飛遠,一夕聯文火禁寬。

人想柝聲來睥睨,鳥驚花影墮欄幹。少陵老去唯便靜,此地優容欲報難。

()

燭淚漼漼罷賦詩,幅巾乘興步東西。銀河逼夜光芒墮,玉宇參天次第迷。

稍夢荊江三裏鵠,忽驚漢殿五時雞。平生出處無心較,亦似莊周萬物齊。

()

曾隨嘉客在層巒,秋色陰晴一望間。洞外暫乘雲縹緲,林端時露水灣環。

維舟暇日來尋勝,經世高才卻愛閒。聞說使君歌舞去,盛遊應不減東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