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栴

朱栴一般指朱木旃。朱栴(zhān音氈)(1378.2.6.—1438.8.23.),漢族。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6皇子,號凝真、凝真子。明洪武戊午即洪武十一年正月壬午(初九日)(1378年2月6日),出生於明朝最初的都城應天府(即金陵,今江蘇南京市)。正統三年八月乙卯初三日(1438 年.8月23日)病逝,享年61歲。逝世後,埋葬在今寧夏同心縣韋州明王陵。朱栴死後,被明英宗諡曰「靖」,史稱「慶靖王」、「大明慶靖王朱栴」。朱栴是慶王府第一代慶王,他歷經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六朝,在寧夏生活45個春秋。

()

人物生平

  朱栴的栴字也有書上作木字加旃。考朱元璋諸子名字,都是木字旁,故今通作朱栴。朱栴是慶王府第一代慶王,從他開始的慶藩,傳位十世,冊封慶王十一,世子一;郡王四十二;授將、尉爵近百。

  洪武二十四年辛未年(1391 年)四月十三日冊封爲慶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栴先到封地慶陽(今甘肅慶陽市慶城縣)。後,藩國寧夏,以餉未敷,同年,「自慶陽徙韋州」,令駐慶陽北古韋州城(今寧夏同心縣韋州鎮),就延安、綏德、寧夏租賦。洪武三十四年(建文三年)辛已年(1401 年)就藩寧夏(今寧夏銀川市)。

  洪武二十四年,封慶王。

  洪武二十六年,就籓寧夏。以餉未敷,令駐慶陽北古韋州城,就延安、綏、寧租賦。

  洪武二十八年,詔王理慶陽、寧夏、延安、綏德諸衛軍務。

  洪武三十年,始建府邸。

  王好學有文,忠孝出天性。成祖善之,令歲一至韋州度夏。宣德初,言寧夏卑溼,水泉惡,乞仍居韋。不許,令歲一往來,如成祖時。

  正統元年(1436年),寧夏總兵官史昭奏王沮邊務,佔靈州草場畜牧,遣使由綏德草地往還,煽惑土民。章未下,或告王閱兵,造戎器,購天文書。木旃疑皆昭爲之。

  正統三年(1438年),上書,請徙國避昭。明英宗不許,貽書慰諭。不久,鬱鬱成疾,一病不起,此年八月初三日(8月23日)病逝在慶王府,享年61歲,諡「靖」,史稱「慶靖王」,其子康王朱秩煃嗣。

  他歷經明太祖、明惠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六朝,對明代政治、經濟、歷史、文化、軍事等方面的發展,都作出了傑出貢獻。

朱栴的詩文

塞下景荒涼,淡薄秋光,金風淅淅透衣裳。讀罷安仁《秋興賦》,憀慄悲傷。

廿載住邊疆,兩鬢成霜,天邊鴻雁又南翔。借問夏城屯戍客,是否思鄉?

()

水悠悠,路悠悠,隱隱遙山天盡頭,關河又阻修。

古興州,古靈州,白草黃雲都是愁,勸君休倚樓。

()

水悠悠,路悠悠,隱隱遙山天盡頭,關河又阻修。

古興州,古靈州,白草黃雲都是愁,勸君休倚樓。

()

午枕夢初殘,高樓上,獨憑闌幹。清商應律金風至,砧聲斷續,笳音幽怨,雁陣驚寒。

景物不堪看,凝眸處愁有千般。秋光談薄人情似,迢迢野水,茫茫衰草,隱隱青山。

()

登樓眺遠,見賀蘭,萬仞雪峯如畫。瀑布風前千尺影,疑瀉銀河一派。獨倚危欄,神遊無際,天地猶嫌隘。瓊臺玉宇,跨鸞思返仙界。

我醉宿酒初醒,景融詩興,筆掃千軍快。下視紅塵人海混,脫履不能長喟。對月清光,飲餘沆瀣,氣逼人清煞。玉笙吹徹,此時情意誰解?

()

登樓眺遠,見賀蘭,萬仞雪峯如畫。瀑布風前千尺影,疑瀉銀河一派。獨倚危欄,神遊無際,天地猶嫌隘。瓊臺玉宇,跨鸞思返仙界。

我醉宿酒初醒,景融詩興,筆掃千軍快。下視紅塵人海混,脫履不能長喟。對月清光,飲餘沆瀣,氣逼人清煞。玉笙吹徹,此時情意誰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