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作

遼西作朗讀

燕郊芳歲晚,殘雪凍邊城。

譯文:燕郊大地,芳草鮮美的季節快要過去;邊城之中,仍然殘存着點點積雪。

注釋:燕郊:指遼西。遼西地區爲戰國時期燕國邊區,故稱。芳歲:即百花盛開的季節,指春季。殘雪:殘存的積雪。

四月青草合,遼陽春水生。

譯文:陽春四月,青青的野草遍佈四野;遼水的北岸,積雪融化,漲起了春汛。

注釋:合:即長滿,遍佈。遼陽:指遼水北岸地區。春水生:指四月份遼水上遊地區積雪融化,形成遼河的春汛。

胡人正牧馬,漢將日徵兵。

譯文:關外胡人正在放養戰馬,關內漢家將日日徵兵。

注釋:胡人:指奚、契丹、靺鞨等少數民族。日:即天天。

露重寶刀溼,沙虛金鼓鳴。

譯文:露水凝重,把將士的寶刀打溼了;沙土松虛,軍隊的金鼓嗚嗚作鳴。

注釋:沙虛:指沙土不結實。金鼓:即四金和六鼓,四金指錞﹑鐲﹑鐃﹑鐸。六鼓指雷鼓﹑靈鼓﹑路鼓﹑鼖鼓﹑鼛鼓﹑晉鼓。一作「金甲」。

寒衣著已盡,春服與誰成。

譯文:戍卒們冬天的寒衣已經穿爛,可是這時春天的服裝還沒有誰給他們做成。

注釋:春服:春日穿的衣服。與誰成:又一作「誰與成」。

寄語洛陽使,爲傳邊塞情。

譯文:轉告前往洛陽的使者,請你傳達一下這邊塞的艱苦情況。

注釋:洛陽使:指前往洛陽的使者。邊塞:一作「邊戍」。

遼西作注音

ㄧㄢˋ ㄐㄧㄠ ㄈㄤ ㄙㄨㄟˋ ㄨㄢˇ , ㄘㄢˊ ㄒㄩㄝˇ ㄉㄨㄥˋ ㄅㄧㄢ ㄔㄥˊ 。

ㄙˋ ㄩㄝˋ ㄑㄧㄥ ㄘㄠˇ ㄍㄜˊ , ㄌㄧㄠˊ ㄧㄤˊ ㄔㄨㄣ ㄕㄨㄟˇ ㄕㄥ 。

ㄏㄨˊ ㄖㄣˊ ㄓㄥˋ ㄇㄨˋ ㄇㄚˇ , ㄏㄢˋ ㄐㄧㄤ ㄖˋ ㄓㄥ ㄅㄧㄥ 。

ㄌㄨˋ ㄔㄨㄥˊ ㄅㄠˇ ㄉㄠ ㄕ , ㄕㄚ ㄒㄩ ㄐㄧㄣ ㄍㄨˇ ㄇㄧㄥˊ 。

ㄏㄢˊ ㄧ ㄓㄜ˙ ㄧˇ ㄐㄧㄣˋ , ㄔㄨㄣ ㄈㄨˊ ㄩˇ ㄕㄟˊ ㄔㄥˊ 。

ㄐㄧˋ ㄩˇ ㄌㄨㄛˋ ㄧㄤˊ ㄕˇ ,爲 ㄔㄨㄢˊ ㄅㄧㄢ ㄙㄞˋ ㄑㄧㄥˊ 。

遼西作釋義

譯文

燕郊大地,芳草鮮美的季節快要過去;邊城之中,仍然殘存着點點積雪。

陽春四月,青青的野草遍佈四野;遼水的北岸,積雪融化,漲起了春汛。

關外胡人正在放養戰馬,關內漢家將日日徵兵。

露水凝重,把將士的寶刀打溼了;沙土松虛,軍隊的金鼓嗚嗚作鳴。

戍卒們冬天的寒衣已經穿爛,可是這時春天的服裝還沒有誰給他們做成。

轉告前往洛陽的使者,請你傳達一下這邊塞的艱苦情況。

註釋

遼西作:《河嶽英靈集》、《唐詩紀事》均作《遼西》。遼西,古郡名,戰國燕置,隋唐已廢,這裏指遼河流域西部地區,唐代在此設置平盧節度使。

燕郊:指遼西。遼西地區爲戰國時期燕國邊區,故稱。芳歲:即百花盛開的季節,指春季。

殘雪:殘存的積雪。

合:即長滿,遍佈。

遼陽:指遼水北岸地區。春水生:指四月份遼水上遊地區積雪融化,形成遼河的春汛。

胡人:指奚、契丹、靺鞨等少數民族。

日:即天天。

沙虛:指沙土不結實。金鼓:即四金和六鼓,四金指錞﹑鐲﹑鐃﹑鐸。六鼓指雷鼓﹑靈鼓﹑路鼓﹑鼖鼓﹑鼛鼓﹑晉鼓。一作「金甲」。

春服:春日穿的衣服。誰爲成:意即誰來做,一作「與誰成」,又一作「誰與成」。

洛陽使:指前往洛陽的使者。

邊塞:一作「邊戍」。

參考資料:

1、於海娣.唐詩鑑賞大全集: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67

2、吉林大學中文系.唐詩鑑賞大典(二):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144-146

遼西作創作背景

  據《唐詩紀事》,這首詩約作於唐玄宗天寶(742—756年)初年。

參考資料:

1、吉林大學中文系.唐詩鑑賞大典(二):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144-146

遼西作賞析

  「四月青草合,遼陽春水生」四句是說:燕郊大地,芳草鮮美的季節快要過去;邊城之中,仍然殘存着點點積雪。陽春四月,青青的野草遍佈四野;遼水的北岸,積雪融化,漲起了春汛。這幾句描寫遼西春天的景象。起句點名時節地點。遼西地處北國,雖然已是晚春,卻殘雪猶存,讓人感到陣陣寒意。既稱「芳歲」,複稱「殘雪」,再一個「凍」字,寫出了這裏荒寒而獨特的景象。「四月」照應「芳歲晚」;「春水」暗應「殘雪」。這兩句在荒寒的背景上塗抹了清亮的生命的綠色,意境寧靜優美。

  「露重寶刀溼,沙虛金鼓鳴」四句意爲:關外胡人正在放養戰馬,關內漢家將日日徵兵。露水凝重,把將士的寶刀打溼了;沙土松虛,軍隊的金鼓嗚嗚作鳴。這四句由前面描繪遼西春景轉爲寫人。四月春草合,故胡人正牧馬。胡人入侵通常是在秋高馬肥之時,此春天牧馬,看似安寧祥和,實暗伏殺機,因而漢將日徵兵,嚴加防範,不敢懈怠。「露重」兩句,用兵器與鎧甲在自然條件下的反應突出士兵作戰的艱苦,引出下文的感嘆。

  「寒衣着已盡,春服誰爲成。寄語洛陽使,爲傳邊塞情」四句意爲:戍卒們冬天的寒衣已經穿爛,可是這時春天的服裝還沒有誰給他們做成。轉告前往洛陽的使者,請你傳達一下這邊塞的艱苦情況。這四句即景抒情。「寒衣」二字,呼應開頭次句「殘雪凍邊城」。寒衣已盡,春服無着,戍邊生活倍加艱辛,卻無人知曉、可憐。「春服誰爲成」,採用疑問語氣,意即沒有做成,自然引出結句寄語洛陽使,亦即寄語朝廷,要體恤邊關將士的辛苦。字裏行間,飽含着詩人的深切同情。

  這首反映邊塞生活的詩作,語言平實,層次清晰,格調剛健,境界沉雄,飽含深情,意在言外,可謂「風骨凜然,一窺塞垣,說盡戎旅」。

崔顥

崔顥 唐開元年間進士,官至太僕寺丞,天寶中爲司勳員外郎。最爲人們津津樂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說李白爲之擱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讚歎。《全唐詩》存其詩四十二首。 ...

崔顥朗讀
()

猜你喜歡

夢向天邊折玉蓮,玉蓮化作一髯仙。人間此夢誠何夢,疑是濂溪託舊緣。

()

萬罪一身何穢污,知君恩恕信能塗。窮途當哭君皆顧,潦倒窮途誰若吾。

()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後偏能說戰場。颯颯悲風飄瓦礫,座間人似到昆陽。

()

到來心自足,不見亦相親。說法思居士,忘機憶丈人。
微風吹藥案,晴日照茶巾。幽興殊未盡,東城飛暮塵。

()

節物催人又一年,銀花蓮炬照金尊。

麝鎚官樣陪公讌,粉繭卿風憶故園。

何似兒孫談草草,不妨燈火半昏昏。

人生行止誰能料,今夕蘇州看上元。

()

梅莟蒼香邊蹈雪來,杏花雨裏帶春回。

明朝解纜還千裏,今日看花更一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