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黎安二生序

贈黎安二生序朗讀

  趙郡蘇軾,餘之同年友也。自蜀以書至京師遺餘,稱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攜其文數十萬言,安生攜其文亦數千言,辱以顧餘。讀其文,誠閎壯雋偉,善反覆馳騁,窮盡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縱,若不可極者也。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而蘇君固可謂善知人者也。

譯文:  趙郡蘇軾,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學友。他從蜀地寫信寄到京城給我,讚揚蜀地的學士黎生、安生。不久黎生帶着他的文章幾十萬字,安生帶着他的文章也有幾千字,屈駕前來看我。我讀他們的文章,確實氣勢壯闊,風格雄偉,善於反覆辨析,把事理說得很深透.他們的才情、筆力奔放,似乎是不可估量的。他們二人確實可以說得上是特別傑出的人才,而蘇君也的確可以說是善於識別人才的人了!

  頃之,黎生補江陵府司法參軍。將行,請予言以爲贈。餘曰:「餘之知生,既得之於心矣,乃將以言相求於外邪?」黎生曰:「生與安生之學於斯文,裏之人皆笑以爲迂闊。今求子之言,蓋將解惑於裏人。」餘聞之,自顧而笑。

譯文:  不久以後,黎生補任江陵府司法參軍。臨走的時候,請我寫幾句話作爲贈別。我說:「我對你的瞭解,已經放在心裏了,還需要用言辭表達出來麼?」黎生說:「我和安生學習古文,同鄉鄰裏都譏笑我們,認爲是迂闊。現在請您寫幾句話,是想解除同鄉鄰裏的糊塗看法。」我聽了這話,想想自己,不禁笑了。

  夫世之迂闊,孰有甚於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餘所以困於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闊,孰有甚於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爲笑於裏之人。若餘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歸,且重得罪,庸詎止於笑乎?

譯文:  世上迂闊的人,有誰比我更厲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訓,卻不懂得迎合當世;只知道立志於聖賢之道,卻不懂得隨同世俗。這就是我爲什麼困頓到現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闊,有誰比我更厲害呢?現在你們的迂闊,只因文章不合世俗,這不過是小的迂闊罷了,還擔心被同鄉鄰裏譏笑。像我的迂闊可就大了,如果你們拿了我的話回去,將要得到更多的責怪,豈能只停留在譏笑上呢?

  然則若餘之於生,將何言哉?謂餘之迂爲善,則其患若此;謂爲不善,則有以合乎世,必違乎古,有以同乎俗,必離乎道矣。生其無急於解裏人之惑,則於是焉,必能擇而取之。

譯文:  既然這樣,那麼我將對你們說些什麼好呢?說我的迂闊是好的,可是它的禍害卻是這樣;說它不好,那麼雖然可以迎合現代,但一定違背古訓,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離聖賢之道了。你們還是不要急於解除同鄉鄰裏的糊塗認識吧,這樣就一定能夠在古文、時文;道、世俗這方面作出選擇。

  遂書以贈二生,並示蘇君,以爲何如也?

譯文:  我於是寫了這些話贈給二位,並且拿給蘇君看,你們認爲怎麼樣呢?

贈黎安二生序注音

   ㄓㄠˋ ㄐㄩㄣˋ ㄙㄨ ㄕˋ , ㄩˊ ㄓ ㄊㄨㄥˊ ㄋㄧㄢˊ ㄧㄡˇ ㄧㄝˇ 。 ㄗˋ ㄕㄨˇ ㄧˇ ㄕㄨ ㄓˋ ㄐㄧㄥ ㄕ ㄧˊ ㄩˊ , ㄔㄥ ㄕㄨˇ ㄓ ㄕˋ , ㄩㄝ ㄌㄧˊ ㄕㄥ 、 ㄢ ㄕㄥ ㄓㄜˇ 。 ㄐㄧˋ ㄦˊ ㄌㄧˊ ㄕㄥ ㄒㄧ ㄑㄧˊ ㄨㄣˊ ㄕㄨˇ ㄕˊ ㄨㄢˋ ㄧㄢˊ , ㄢ ㄕㄥ ㄒㄧ ㄑㄧˊ ㄨㄣˊ ㄧˋ ㄕㄨˋ ㄑㄧㄢ ㄧㄢˊ , ㄖㄨˇ ㄧˇ ㄍㄨˋ ㄩˊ 。 ㄉㄨˊ ㄑㄧˊ ㄨㄣˊ , ㄔㄥˊ ㄏㄨㄥˊ ㄓㄨㄤˋ ㄐㄩㄣˋ ㄨㄟˇ , ㄕㄢˋ ㄈㄢˇ ㄈㄨˋ ㄔˊ ㄔㄥˇ , ㄑㄩㄥˊ ㄐㄧㄣˋ ㄕˋ ㄌㄧˇ ; ㄦˊ ㄑㄧˊ ㄘㄞˊ ㄌㄧˋ ㄓ ㄈㄤˋ ㄗㄨㄥˋ , ㄖㄨㄛˋ ㄅㄨˋ ㄎㄜˇ ㄐㄧˊ ㄓㄜˇ ㄧㄝˇ 。 ㄦˋ ㄕㄥ ㄍㄨˋ ㄎㄜˇ ㄨㄟˋ ㄎㄨㄟˊ ㄑㄧˊ ㄊㄜˋ ㄑㄧˇ ㄓ ㄕˋ , ㄦˊ ㄙㄨ ㄐㄩㄣ ㄍㄨˋ ㄎㄜˇ ㄨㄟˋ ㄕㄢˋ ㄓ ㄖㄣˊ ㄓㄜˇ ㄧㄝˇ 。

   ㄑㄧㄥ ㄓ , ㄌㄧˊ ㄕㄥ ㄅㄨˇ ㄐㄧㄤ ㄌㄧㄥˊ ㄈㄨˇ ㄙ ㄈㄚˇ ㄘㄢ ㄐㄩㄣ 。 ㄐㄧㄤ ㄒㄧㄥˊ , ㄑㄧㄥˇ ㄩˇ ㄧㄢˊ ㄧˇ 爲 ㄗㄥˋ 。 ㄩˊ ㄩㄝ :「 ㄩˊ ㄓ ㄓ ㄕㄥ , ㄐㄧˋ ㄉㄜˊ ㄓ ㄩˊ ㄒㄧㄣ ㄧˇ , ㄋㄞˇ ㄐㄧㄤ ㄧˇ ㄧㄢˊ ㄒㄧㄤ ㄑㄧㄡˊ ㄩˊ ㄨㄞˋ ㄒㄧㄝˊ ?」 ㄌㄧˊ ㄕㄥ ㄩㄝ :「 ㄕㄥ ㄩˇ ㄢ ㄕㄥ ㄓ ㄒㄩㄝˊ ㄩˊ ㄙ ㄨㄣˊ , ㄌㄧˇ ㄓ ㄖㄣˊ ㄐㄧㄝ ㄒㄧㄠˋ ㄧˇ 爲 ㄩ ㄎㄨㄛˋ 。 ㄐㄧㄣ ㄑㄧㄡˊ ㄗˇ ㄓ ㄧㄢˊ , ㄍㄞˋ ㄐㄧㄤ ㄐㄧㄝˇ ㄏㄨㄛˋ ㄩˊ ㄌㄧˇ ㄖㄣˊ 。」 ㄩˊ ㄨㄣˊ ㄓ , ㄗˋ ㄍㄨˋ ㄦˊ ㄒㄧㄠˋ 。

   ㄈㄨ ㄕˋ ㄓ ㄩ ㄎㄨㄛˋ , ㄕㄨˊ ㄧㄡˇ ㄕㄣˋ ㄩˊ ㄩˇ ㄏㄨ ? ㄓ ㄒㄧㄣˋ ㄏㄨ ㄍㄨˇ , ㄦˊ ㄅㄨˋ ㄓ ㄏㄜˊ ㄏㄨ ㄕˋ ; ㄓ ㄓˋ ㄏㄨ ㄉㄠˋ , ㄦˊ ㄅㄨˋ ㄓ ㄊㄨㄥˊ ㄏㄨ ㄙㄨˊ 。 ㄘˇ ㄩˊ ㄙㄨㄛˇ ㄧˇ ㄎㄨㄣˋ ㄩˊ ㄐㄧㄣ ㄦˊ ㄅㄨˋ ㄗˋ ㄓ ㄧㄝˇ 。 ㄕˋ ㄓ ㄩ ㄎㄨㄛˋ , ㄕㄨˊ ㄧㄡˇ ㄕㄣˋ ㄩˊ ㄩˇ ㄏㄨ ? ㄐㄧㄣ ㄕㄥ ㄓ ㄩ , ㄊㄜˋ ㄧˇ ㄨㄣˊ ㄅㄨˋ ㄐㄧㄣˋ ㄙㄨˊ , ㄩ ㄓ ㄒㄧㄠˇ ㄓㄜˇ ㄦˇ , ㄏㄨㄢˋ 爲 ㄒㄧㄠˋ ㄩˊ ㄌㄧˇ ㄓ ㄖㄣˊ 。 ㄖㄨㄛˋ ㄩˊ ㄓ ㄩ ㄉㄚˋ ㄧˇ , ㄕˇ ㄕㄥ ㄔˊ ㄨˊ ㄧㄢˊ ㄦˊ ㄍㄨㄟ , ㄑㄧㄝˇ ㄔㄨㄥˊ ㄉㄜˊ ㄗㄨㄟˋ , ㄩㄥ ㄐㄩˋ ㄓˇ ㄩˊ ㄒㄧㄠˋ ㄏㄨ ?

   ㄖㄢˊ ㄗㄜˊ ㄖㄨㄛˋ ㄩˊ ㄓ ㄩˊ ㄕㄥ , ㄐㄧㄤ ㄏㄜˊ ㄧㄢˊ ㄗㄞ ? ㄨㄟˋ ㄩˊ ㄓ ㄩ 爲 ㄕㄢˋ , ㄗㄜˊ ㄑㄧˊ ㄏㄨㄢˋ ㄖㄨㄛˋ ㄘˇ ; ㄨㄟˋ 爲 ㄅㄨˊ ㄕㄢˋ , ㄗㄜˊ ㄧㄡˇ ㄧˇ ㄏㄜˊ ㄏㄨ ㄕˋ , ㄅㄧˋ ㄨㄟˊ ㄏㄨ ㄍㄨˇ , ㄧㄡˇ ㄧˇ ㄊㄨㄥˊ ㄏㄨ ㄙㄨˊ , ㄅㄧˋ ㄌㄧˊ ㄏㄨ ㄉㄠˋ ㄧˇ 。 ㄕㄥ ㄑㄧˊ ㄨˊ ㄐㄧˊ ㄩˊ ㄐㄧㄝˇ ㄌㄧˇ ㄖㄣˊ ㄓ ㄏㄨㄛˋ , ㄗㄜˊ ㄩˊ ㄕˋ ㄧㄢ , ㄅㄧˋ ㄋㄥˊ ㄗㄜˊ ㄦˊ ㄑㄩˇ ㄓ 。

   ㄙㄨㄟˋ ㄕㄨ ㄧˇ ㄗㄥˋ ㄦˋ ㄕㄥ , ㄅㄧㄥˋ ㄕˋ ㄙㄨ ㄐㄩㄣ , ㄧˇ 爲 ㄏㄜˊ ㄖㄨˊ ㄧㄝˇ ?

贈黎安二生序創作背景

  這是一篇應黎生之求而寫的贈序,寫於治平四年(1067)。黎安二生是蘇軾寫信推薦給曾鞏的朋友。他們從四川拿着自己的文章來京師就正於曾鞏,也是「以文會友」之意。不久,黎生補任江陵府司法參軍。行前,應二生之請,曾鞏寫了這篇著名的文章。

贈黎安二生序賞析

  1、正話反說

  作者前文極力鋪陳藻飾黎安二生文才,正是爲了說明後面的「不迂」,「不迂」而以「迂」

  名之。顯示了世俗的謬誤。正話反說,文曲意直,顯示內在的鋒芒。

  2、意境含蓄

  諸多憤世之氣,盡在深蘊之中

  本文的篇幅不長,結構也比較簡單,先介紹黎、安二生的由來,再說明寫作本文的用意,然後有針對性地指出如何認識迂闊。迂闊,從古到今都有人在用這一形容個性的詞。如果拋開它那略帶貶義的內容,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所謂迂闊,是指一個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迎合世俗偏見,而又有一種執著的信念,矢志不渝。如果他的觀點、信念是正確的話,那麼這種迂闊的表現正是難能可貴的。曾鞏正是基於這一思路,纔對迂闊進行了精闢的分析。

  從文中反映的背景來看,黎、安二生由於「學於斯文」,即酷愛韓愈、柳宗元以至歐陽修、蘇軾所倡導的古文而遭到「裏人」的譏笑;而曾鞏也因身體力行地追求「道」,給自己帶來一些「患」。可見當時的社會風氣是如何淺薄了。這種不直接抨擊時弊而從側面加以反映的手法,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

  另外,本文中的委婉的表現手法也值得注意。作者明明表達了自己的是非觀,卻在提法上留有餘地,即勸誡黎、安二生「擇而取之」,如何定奪,還是由他們自己去決定吧。還在結尾處提出,希望二生轉告蘇軾,問一問他「以爲如何」。這不僅表明作者的謙虛態度,而且是尊重對方的一種表現。

曾鞏

曾鞏(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豐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漢族,建昌南豐(今屬江西)人,後居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西)。曾致堯之孫,曾易佔之子。嘉祐二年(1057)進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爲「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之一。在學術思想和文學事業上貢獻卓越。 ...

曾鞏朗讀
()

猜你喜歡

欹木崩厓架短橋,盤岡幾轉度山椒。牛堪負囷歸村壟,水自推車灌稻苗。

瘴雨灑林煙不掃,火雲酣午葉如燒。雖然也是南中地,卻望家園首重翹。

()

悲風起高樹,陰雲蔽朝陽。伊人在天末,地遠道路長。

駕言欲相就,車敝馬玄黃。秋深氣愈厲,孤雁正南翔。

爰附尺素書,以寄我衷腸。飛高影漸沒,蹙刺心內傷。

()

寄命湖船帶夢遊,又依海客戀殘秋。

楹書壁掛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樓。

映照鬚眉能玩世,支離皮骨故工愁。

持杯各在飛鴻側,咽入天風與唱愁。

()

繡被新鴛剩半牀,怕拈卮酒怕聞香。能瘳別恨無靈藥,願駐華姿有禁方。

背冷乍溫教女弟,面痕輕舐待蕭郎。懸知乍起新妝淡,只有葵花似嫩黃。

()

大海天之東,其處有黃金之宮,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從之,水波雷駭。幾望見之,以風爲解。徐福至彼,止王不來。

至今海上人,時見城郭高崔嵬。黿鼉噴沫,聲如宮商。

日月經之,以爲光明。或言有巨魚,身如十洲長。幾化爲龍不可當,一旦失水愁徬徨。

北冥之鯤,有耶無耶。又言海中之棗大如瓜,棗不實,空開花。

但見鯨魚出沒,鑿齒磨牙。昔時童男女,一去不回家。

東浮大海難復難,不如歸去持魚竿。

()

酒醉詩成後,山鍾迫晚歸。嵐煙千嶂隱,燈火萬家微。

放足隨高下,忘機任坦巍。明朝如有意,相約莫相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