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牙切齒

拼音:
yǎo yá qiè chǐ
注音:
一ㄠˇ 一ㄚˊ ㄑ一ㄝˋ ㄔˇ
釋義:
切齒:咬緊牙齒;表示痛恨。形容憤恨或發狠到極點的神情。
出處:
孫仲章《勘頭巾》第二折:「爲甚事咬牙切齒,唬得犯罪人面色如金紙。」
例子:
只見水軍頭領早把張清解來。衆多兄弟都被他打傷,咬牙切齒,盡要來殺張清。(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十回)
正音:
「切」,不能讀作「qiē」。
辯形:
「牙」,不能寫作「芽」。
辨析:
(一)見「恨之入骨」。(二)咬牙切齒和「痛心疾首」「深惡痛絕」;都表示痛恨。但咬牙切齒偏重在痛恨的狀態表情;可以用於對自己方面也可以用於對敵人方面的痛恨;多作口頭;「痛心疾首」偏重於「痛」的心情上;往往指對內部人的痛恨;多用作書面語;「深惡痛絕」偏重於形容痛恨的思想感情方面;多用於書面語。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感情:
咬牙切齒是貶義
同義:
反義:
英語:
bite one's lips and graw one's teeth
日語:
歯(は)ぎりして悔(くや)しがる
俄語:
скрежетáть зубáми
法語:
grincer des dents(nourrir une haine implacable contre)
()

典源

    ※《韓非子.守道》
    人主離法失人,則危於伯夷不妄取,而不免於田成、盜跖之禍,何也?今天下無一伯夷而姦人不絕世,故立法度量。度量信,則伯夷不失是而盜跖不得非;法分明,則賢不得奪不肖,強不得侵弱,眾不得暴寡。……人主甘服1>於玉堂2>之中,而無瞋目3>切齒4>傾取5>之患;人臣垂拱於金城之內,而無扼腕聚脣嗟唶之禍。

    〔注解〕

    1. 甘服:甘食美服。
    2. 玉堂:宮殿的美稱。
    3. 瞋目:瞪大眼睛怒視。瞋,音ㄔㄣ。
    4. 切齒:咬緊牙齒。表示非常悲痛憤恨。
    5. 傾取:覆滅的意思。

典故說明

「切齒」的「切」,音ㄑㄧㄝˋ,是「密合」、「咬緊」的意思,所以與「咬牙」同義,因而組合成「咬牙切齒」。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非常痛恨的樣子。較早的文獻只用「切齒」,《韓非子.守道》談論保全國家的方法。韓非子認為,如果國家能夠將法度確實建立,厚賞嚴刑,讓人民有所依循,那麼「人主甘服於玉堂之中,而無瞋目切齒傾取之患。」意思是說將法度建立好,君主就能在宮殿享受豪華的生活,沒有人會瞪著眼睛,咬緊牙齒,憤恨地想要傾覆他了。後來「切齒」之上,另增同意的「咬牙」二字,成為「咬牙切齒」的成語,廣為後人所用,用以表示非常悲痛憤恨。

造句

    1. 一提起仇人,只見他咬牙切齒地罵個不停。
    2. 他怒氣沖沖,咬牙切齒,要去找對方算帳。
    3. 老李被兒子氣得咬牙切齒,差點就要中風了。
    4. 小明咬牙切齒地罵著這個騙子:「你還算是人嗎?」
    5. 看著老王那咬牙切齒的樣子,大家連半句話都不敢說。
    6. 知道這件事情的真相後,每個人都咬牙切齒,憤恨不平。
    7. 辛苦研發的成果,最後竟然遭到剽竊,每個工作人員都恨得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