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猿意馬

拼音:
xīn yuán yì mǎ
注音:
ㄒ一ㄣ ㄩㄢˊ 一ˋ ㄇㄚˇ
釋義: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馬奔跑一樣控制不住。
出處:
《敦煌變文集 維摩詰經講經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
例子:
俺從今把心猿意馬緊牢拴,將繁華不掛眼。(元 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
辯形:
「猿」,不能寫作「袁」。
辨析:
見「心不在焉」。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感情:
心猿意馬是貶義
同義:
反義:
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心安神定
英語:
in a restless and jumpy mood
法語:
ne pouvoir se fixer sur rien(inconstant)
()

典源

    《參同契.卷上.中篇》漢.徐景休箋註
    守禦固密者,如龍養珠,心不忘;如雞抱卵,氣不絕也。……真積力久,太和充溢,動靜休息,常須謹守。守則昌,失則亡,不可須臾離也,所謂行住坐臥,不離這個。行則措足於坦途,住則凝神於太虛,坐則勻鼻端之息,臥則抱臍下之珠。久而調習,無有間斷,方是端的工夫。否則心猿不定,意馬四馳,神氣散亂于外,欲望結丹,不亦難乎!

典故說明

《參同契》是一本將《周易》易理、「黃老」、「爐火」三者道理參合為一的煉丹修仙之作,因此又稱為《周易參同契》,托言《易經》中的卦象,結合黃老學說,以闡明煉丹(即爐火)的原理和方法,是道教最早有系統論述煉丹的書籍。全書分上、中、下三篇,典源主要在說明內在心性修養的方法。心思必須無所雜念,無所為,才能達到氣和的境界,在動靜之間也要常保平衡,時時調息,於日常生活之中無所間斷。如果心思如猿猴不定地跳躍,像快馬四處地奔馳,而難以控制,就會讓神氣散亂,如此一來,想要修心養性,是不可能的。後來「心猿意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心意不定,不能自持。

造句

    1. 做事要專心,不可心猿意馬,魂不守舍。
    2. 男女朋友,用情須專一,不能心猿意馬,見一個愛一個。
    3. 看到這麼多好玩的事物,他不禁有些動搖,心猿意馬起來了。

    二、

    語義說明

    心思不專注集中。

    使用類別

    用在「心思不專」的表述上。

    例句

    1. 婚期都訂了,她卻還在心猿意馬
    2. 去與不去間,他心猿意馬,陷入矛盾中。
    3. 對於要不要去應徵,至今我仍然心猿意馬,難下決定。
    4. 聽他這麼一吹噓,原本不想買的客人都心猿意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