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竽充數

拼音:
làn yú chōng shù
注音:
ㄌㄢˋ ㄩˊ ㄔㄨㄥ ㄕㄨˋ
釋義:
濫:與真實不符;竽:一種簧管樂器。不會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樂隊中湊數。比喻沒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貨冒充好貨。有時也表自謙。
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爲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例子:
言調整人事,濫竽充數,依然如故。(鄒韜奮《抗戰以來》)
正音:
「濫」,不能讀作「jiān」。
辯形:
「濫」,不能寫作「爛」;「竽」,不能寫作「芋」、「竿」。
辨析:
濫竽充數和「魚目混珠」;都可表示以假的壞的冒充真的好的。但濫竽充數除表示以假亂真外;還有以次充好的意思;「魚目混珠」表示的以假亂真程度高;辨別不出。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感情:
濫竽充數是貶義
同義:
反義:
貨真價實、名副其實
英語:
be there just to make up the number(pass oneself off as one of the players in an ensemble)
日語:
実力(じつりょく)のない者がその職を埋(う)め合わせていること
俄語:
занимáть место только для полного счёта
德語:
wie ein Kuckuck unter Nachtigallen
法語:
occuper une place pour laquelle on n'est pas qualifié
()

典源

    《韓非子.內儲說上》
    齊宣王1>使人吹竽2>,必三百人。南郭處士3>請為王吹竽,宣王說4>之,廩食5>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6>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一曰,韓昭侯曰:「吹竽者眾,吾無以知其善者。」田嚴對曰:「一一而聽之。」

    〔注解〕

    1. 齊宣王:名辟疆(?∼西元前324)。戰國時齊國國君,威王之子。在位十九年,卒諡宣。
    2. 竽:音ㄩˊ,樂器名。古代一種吹奏樂器,形似笙而較大,三十六管,後減至二十三管。
    3. 南郭處士:姓名、生卒年不詳。因家住南郭,故以為姓。處士,泛指無官職的讀書人。處,音ㄔㄨˇ
    4. 說:音ㄩㄝˋ,「悅」的本字,喜悅。
    5. 廩食:官府發給的糧食。廩,音ㄌㄧㄣˇ
    6. 湣王:名地。戰國時齊國國君,宣王之子,生卒年不詳。燕國名將樂毅攻入齊國都城,湣王逃至莒城被殺。在位四十年。

典故說明

《韓非子.內儲說上》中有一則故事:戰國時,齊宣王喜歡聽竽的合奏,所以每次都要三百多個樂工一同演奏。有位南郭先生,雖然不會吹竽,但因為知道齊宣王的這個嗜好,便請求齊宣王讓自己參加這個樂隊,宣王也很高興地答應了。每當眾多樂工一起合奏的時候,南郭先生就混在數百人的吹竽隊伍中,有模有樣地裝出吹奏的樣子,沒人發現真相,他也因此能獲得很好的待遇。宣王死後,湣王繼位,湣王雖然也喜歡竽的吹奏聲,但他喜歡的卻是獨奏,所以命樂工一個個輪流表演。南郭先生得到了這個消息,知道再也無法蒙混過關,只好逃出宮去。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濫竽充數」一語,用來比喻沒有真才實學的人,卻混在行家中充數,或比喻拿不好的東西充場面。有時也用來當成自謙之辭,比喻自己才德不足。

造句

    1. 不怕你笑,我們團裡濫竽充數者大有人在。
    2. 有些人就是靠關係在公司裡濫竽充數,混日子過。
    3. 憑她那點歌藝,講明白點就是在我們團裡濫竽充數
    4. 我們公司一向考覈嚴格,濫竽充數的人是沒辦法生存的。
    5. 我看本次參賽作品,除少數是真才實學外,其他都是濫竽充數
    6. 這個劇團的人員素質相當整齊,看來沒有濫竽充數的混充其間。

    二、

    語義說明

    比喻拿不好的東西充場面。貶義。

    使用類別

    用在「粗劣敗壞」的表述上。

    例句

    1. 這些繪作水準根本不夠,也敢濫竽充數來參展!
    2. 這可是精密儀器,維修時可不能用普通零件濫竽充數
    3. 在促銷活動中,會有一些不肖商人用劣質商品濫竽充數,消費者購買時要特別小心。

    三、

    語義說明

    作為自謙之詞,比喻自己才德不足。

    使用類別

    用在「自我謙遜」的表述上。

    例句

    1. 這個樂團高手如雲,我不過是濫竽充數罷了。
    2. 我這些畫作,只是為應付展覽,隨便拿出來濫竽充數的。
    3. 我對這個領域沒有研究,今天來和各位專家一起討論,簡直是濫竽充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