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驚小怪

拼音:
dà jīng xiǎo guài
注音:
ㄉㄚˋ ㄐ一ㄥ ㄒ一ㄠˇ ㄍㄨㄞˋ
釋義:
指對不足爲奇的事情過分驚訝、奇怪。
出處:
朱熹《答林擇之書》:「要須把此事來做一平常事看,樸實頭做將去,久之自然見效,不必如此大驚小怪,起模畫樣也。」
例子:
兄弟,休要大驚小怪的,則他便是楊衙內,是個有權有勢的的。(元 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
辨析:
大驚小怪和「少見多怪」;都有「不必要的過分驚訝」的意思。但「少見多怪」指見識少的人遇見平常的事也覺得新奇而表示驚訝;大驚小怪不含「見識少」的意思;也不限於見識少的人;只是指對不足爲奇的事表現出過分驚訝。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用於否定句中。
感情:
大驚小怪是中性
同義:
反義:
英語:
get excited over a little thing
日語:
大(おお)げさに騒(さわ)ぎ立(た)てる
俄語:
удивляться по пустякáм
德語:
viel Lǎrm um nichts(sich über etwas wundern,was in Wirklichkeit nicht ungewǒhnlich ist)
法語:
s'étonner pour peu de chose(beaucoup de bruit pour rien)
()

典源

    ※宋.朱熹〈答林擇之書〉其一四(據《朱文公文集》卷四三引)
    所示疑義,已略看。端叔、恭叔惠書,極感其意。但如此用功,鄙意不能無疑,要須把此事來做一平常事看,朴實頭1>做將2>去,久之自然見效,不必如此大驚小怪,起模畫樣也。

    〔注解〕

    1. 朴實頭:老實、踏實。
    2. 將:音ㄐㄧㄤ,語助詞,置於動詞後。

典故說明

「大驚小怪」一語當從「驚怪」變化而來。漢語使用「大?小?」來構詞的情形很普遍,例如「大呼小叫」、「大吆小喝」等。一般來說,經過這樣構詞轉化,語義會變得較強,所以「大驚小怪」比「驚怪」語義強,更能夸飾與強化驚怪的程度。「驚怪」一詞出現的時代稍早,例如《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乃者日中見昧,陰薄陽,黑氣為變,百姓莫不驚怪。」《續漢書志.第三.五行志一》:「有一狗突出,走入司徒府門,或見之者,莫不驚怪。」都是形容驚奇訝異樣子。一般使用「驚怪」時,其對象通常確實都是較為奇特的異象,後來構詞轉化,成為「大驚小怪」一語時,強化了驚怪的程度,但反而習慣用於一些不足為奇的小事,以突顯出反應的過度。如宋代朱熹在〈答林擇之書〉中說道:「要須把此事來做一平常事看,朴實頭做將去,久之自然見效,不必如此大驚小怪,起模畫樣也。」意思是:對於操存涵養這門學問,應該把它看成一件平常事,在日常中踏實地去做,久而久之便會有成效,不需要過分聲張,當成大事般憂心嚴肅地去討論與教導,如此反而無助於事。朱子話中的「大驚小怪」,就是指對方反應過度。所以「大驚小怪」這個成語就是用來形容為一些不足為奇的小事而過分聲張、驚怪。在清代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一回中有段極為有趣的描述:有個窮光蛋在路上撿到一隻死鵪鶉,拿回家想炸來吃,但卻沒有油,於是提著鵪鶉來到賣油條的攤子,假裝要買油條,然後「故意把鵪鶉掉在油鍋裡面,還做成大驚小怪的樣子」,結果鵪鶉熟了,窮光蛋還假意抱怨了店家一番才離開。

造句

    1. 東西用久了難免會壞,燈泡不亮,不用這麼大驚小怪
    2. 孩子只是有點感冒,不必大驚小怪地到處求神問卜吧!
    3. 她一向追求流行,就算去穿鼻環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4. 電腦現在家家都有,你為什麼看到他有,這麼大驚小怪
    5. 他把青少年染髮這種行為說成是傷風敗俗,未免也太大驚小怪了吧!
    6. 我只不過是劃破了點皮,敷敷藥就沒事,你們幹嘛如此大驚小怪的?
    7. 看到母親今天化了妝,父親一副大驚小怪的樣子,我忍不住笑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