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周

馬周(601~648年2月7日),唐初宰相。字賓王,博州茌平(今山東省茌平縣茌平鎮馬莊)人。少孤貧,勤讀博學,精《詩》、《書》,善《春秋》。後到長安,爲中郎將常何家客,公元631年,代常何上疏20餘事,深得太宗賞識,授監察御史,後累官至中書令。曾直諫太宗以隋爲鑑,少興謠賦,提倡節儉,反對實行世封制。

()

軼事典故

四請馬周

  歷史上有劉備三顧茅廬、恭請諸葛亮出山輔佐漢室的故事,留下流傳千秋的納賢佳話。其實,盛世明君唐太宗也有一段四請馬周的故事。太宗不僅在草創基業、馬上定天下時注重求賢,而且在登基稱帝後,更是思得忠良以匡輔國政。他"三請馬周"破格用才的故事,顯示出他思賢若渴的明君本色。

  貞觀三年,天下大旱,嚴重的災情已危及國計民生。唐太宗憂心如焚,多次率百官求雨並極爲虔誠的譴責自己。太宗求天不應,便召集羣臣商量對策。他宣佈,無論文臣還是武將都要指出朝廷政令的得失,並提出幾條具體的意見。這可難壞了武將常何,他回到府中,愁眉不展。正好家中一位名叫馬周的落魄朋友,漫遊到長安,借住在他的府中。得知了常何的爲難之事,馬周不假思索,伏在案上,洋洋灑灑的向朝廷提了二十多條建議,文辭非常優美。

  次日早朝,常何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將奏疏呈現給太宗。太宗一看,這些建議有根有據,切中時弊,確屬可行,但武夫常何決非有這神來之筆,便問他是何人所寫。常何告訴太宗爲馬周所寫。太宗又問馬周是何樣之人,常何便向太宗介紹說:「馬周是清河茌平(今山東茌平)人,家境貧寒,但勤奮好學,尤其精通先秦諸子的典籍。由於自負才學出衆,清高而孤傲,鬱鬱不得志。他在博州一所學校教書,常受地方官的訓斥,一怒之下便拂袖而去,離家遠遊。他窮困潦倒,經常受人欺凌,歷盡艱辛來到長安,住在臣家,乃當今一大奇士也。」

  致酒行——李賀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主父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拏雲,誰念幽寒坐嗚呃?

太平廣記

  馬周者,華陰素靈宮仙官也。唐氏將受命,太上敕之下佐於國。而沉湎於酒,汨沒風塵間二十年。棲旅固餒,所向拘礙,幾爲磕僕。聞袁天綱自蜀入秦,善於相術,因詣之,以決休咎。天綱目之良久曰:「五神奔散,屍居旦夕爾,何相之有耶?」周大驚,問以禳制之術。天綱曰:「可自此東直而行,當有老叟騎牛者,不得迫而與語,但隨其行,此災可除矣。」周如言而行,未出都門,果有老叟騎牛出城。默隨其後,繚繞村徑,登一大山。周隨至山頂,叟顧見之,下牛,坐於樹下,與語曰:「太上命汝輔佐聖孫,創業拯世,何爲昏沉於酒,自掇困餓。五神已散,正氣凋淪,旦夕將死,而不修省邪?」周亦懵然未曉,叟曰:「汝本素靈宮仙官,今太華仙王使人招汝。」即引入宮闕,經歷宮門數重,至大殿之前,羽衛森肅,若帝王所居。趨至簾前,有宣言責之者,以其受命不恭,墮廢所委,使還其舊署,自責省愆。叟與所使數人,送於東廡之外別院中,室宇宏麗,視其門則姓名存焉。啓鑰而入,爐火鼎器,牀榻茵席,宛如近所棲止。沉吟思之,未能了悟。忽有五人服五方之衣,長大奇偉,立於前曰:「我皆先生五臟之神也。先生酣酒流蕩,濁辱於身,我等久歸此矣。但閉目,將復於神室也。」周瞑目頃之,忽覺心智明悟,並憶前事。二十餘年若旬日之間耳。復扃鐍所居,出仙王之庭,稽首謝過,再稟其命,來詣長安。明日復詣天綱,天綱驚曰:「子何所遇邪?已有瘳矣。六十日當一日九遷,百日位至丞相,勉自愛也。」如是,貞觀中,敕文武各貢理國之策。周之所貢,意出人表。是日拜拾遺監察御史裏行,自此累居大任。入相中書令數年。一旦羣仙降其室曰:「佐國功成,可以退矣。太乙徵命,無復留也。」翌日無疾仙逝,諡曰忠公,其所著功業,匡贊國政,揚歷品秩,國史有傳,此不備書。

貞觀政要

  馬周是博州茌平人。貞觀五年時,到了京師長安,在中郎將常何家中寄宿。當時唐太宗李世民讓文武百官上書說他的得失,馬周幫助常何羅列出二十餘件事情,讓他上奏,結果都很符合聖意。唐太宗對此事感到很奇怪,就問常何,常何回答說:「這些都不是微臣的意思,都是屬下的食客馬周所提出的。」唐太宗即刻召見馬周,沒到達的期間,曾四次派遣屬下去催促。到了覲見後,唐太宗與馬周談得很高興。授予他監察御史一職,並連官中書舍人。馬周爲人機智善辯,能上奏,十分了解事情的原由,所以上奏沒有一次不合太宗心意。太宗曾說過:「對於馬周,若有一時不見,就要想想自己有什麼不是了。」貞觀十八年,馬周遷官中書令,兼職太子左庶子,馬周已經兼職兩官,處理事情平靜合理,得到了當時許多人的讚賞。後又因爲本分升官吏部尚書。太宗經常對身邊的侍者說:「馬周處事迅速,天性謹慎。至於評價他人,直言不諱,比之我所派遣之人,還是他比較合乎我的意思。既然已經表現出他的忠誠,親附於我,也實在只有他,能夠與我共同使社稷安康!」

野史逸聞

  馬周西行去長安,中途走到新豐,住在一家旅店裏。店主人只顧招待照顧一些有錢的商人,而顧不上照顧馬周。馬周便要了酒菜,悠然自得地獨自喝酒,店主人感到他是個很奇怪的人。後來他協助常何處理了二十多件積壓已久,很難處理的公務。太宗皇帝覺得常何很能幹,常何說:「這不是我的功勞,而是我們家的食客馬周協助處理的。」太宗皇帝當天就急着召見馬周,馬周沒有及時趕到,太宗皇帝接連派了四個人前去催促。見面以後,太宗皇帝對馬周的談話非常滿意,任命他爲監察御史。太宗皇帝命令擺上鼓樂慶賀。每一下鼓樂的敲擊聲,都震驚了衆人,大家都知道了這件事。馬周任中書令以後,得了糖尿病,一年多也沒有治好,一次皇帝到翠微宮,命令選一塊好地方給馬周建一座住宅,並且派名醫和使臣不斷去探望馬周。皇帝還派人將皇宮裏的飯菜送去給馬周吃。太宗皇帝還曾經親自爲馬周調藥,皇太子也經常親臨問安。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馬周,字賓王,清河茌平(今山東茌平縣茌平鎮)人。年少時就成爲孤兒,家境貧寒,喜好學習,尤其精通《詩》、《傳》,因貧困失意放浪不羈不爲州裏尊敬。

  武德年間,補授博州助教,每天都飲酒,不把講授當回事。刺史達奚恕多次斥責,馬周就憤然離職,在曹、汴之間遊蕩,又被浚儀令崔賢首侮辱,於是在氣怒之下西遊長安。宿於新豐的旅店中,店主只招待諸商販不照顧馬周,馬周於是要了一鬥八升酒,悠然獨飲,店主深感驚奇。到了京師,寄住在中郎將常何家中。

四請馬周
  貞觀五年(631年),太宗令百官上書談論朝政得失,常何因是武官不涉獵經學,馬周便爲常何陳述合乎時宜的事二十多件,叫他奏上,事事符合旨意。太宗懷疑常何有這樣的才能,詢問常何,常何說:"這不是臣所能寫出的,是家客馬周草擬的。他每次和臣談論,無不以忠孝爲宗旨。"太宗當天召見了馬周,在馬周尚未到達期間,皇上四次派人催促。待到馬周拜見後,太宗和他談論得非常高興,令他在門下省值班侍奉。

扶搖直上
  貞觀六年(632年),馬周授任監察御史,奉命出使符合旨意。皇帝因常何舉薦得當,賜帛三百匹。馬周的諫言太宗都採納了,不久授任侍御史,加散朝大夫。

  貞觀十一年(637年),因諫言有功,升任給事中。

  貞觀十二年(638年),轉任中書舍人。

  貞觀十五年(641年),升任治書侍御史,兼知諫議大夫,又兼檢校晉王府長史。晉王爲皇太子,拜授中書侍郎,兼太子右庶子。當時設置太子司議郎,皇帝精選堪任此職的人。馬周嘆息說:「恨我資歷品級妄高,不能歷任這一官職。"

  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宗命馬周與黃門侍郎劉洎、中書侍郎岑文本、太子賓客褚遂良,隔一天前往東宮一次,與太子李治一起遊覽參觀,研究學問。

  貞觀十八年(644年)四月九日,太宗前往太平宮,對侍從官員說:「臣屬聽話的多,直言冒犯的少,我今天打算聽一聽我有什麼過失,各位實話實說,不要隱瞞。」太子右庶子馬周說:「陛下最近所做的賞罰有一點點以自己喜怒作標準的傾向,除此之外看不到其他過失。」太宗全都接受。八月二十六日,馬周升任中書令,依舊兼任太子右庶子。馬周的職務兼管兩宮以後,處事精密,很是獲得時人的讚譽。同年,太宗徵討遼東,皇太子在定州堅守,令馬周和高士廉、劉洎留下輔佐皇太子。

  貞觀十九年(645年),太宗返回,馬周以本官代理吏部尚書。馬周認爲一年四季都在甄選官員,十分辛勞,請求恢復原狀,於每年十一月開始甄選,第二年三月完畢,太宗批準。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加銀青光祿大夫。

得病逝世
  馬周患消渴病,整年不好。皇帝臨幸翠微宮,敕令尋求優勝之地爲馬周修建住宅。著名醫生宦官使者,前往探視的接連不斷,常常令尚食把膳食送給他,太宗親自爲他調藥,皇太子親臨問病。馬周臨終前,索要所陳奏事宜的草稿以帙,親手燒掉,感慨地說:「管仲、晏嬰揭露君主的過錯,爲求死後名聲,我不做這種事。」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正月九日,馬周逝世,終年四十八歲。太宗爲他舉哀,追贈幽州都督,陪葬昭陵。自從馬周亡故,太宗非常想念他,要憑藉方士之術求得顯現他的身影。馬周有隨機應變的才能,善於陳述奏進,深識事理,所陳述的事情沒有不切中要害的。太宗曾經說:「我對馬周,一會看不到便要思念他。」

  高宗繼位,追贈尚書右僕射、高唐縣公。垂拱年間,配享高宗廟庭。

馬周的詩文

太清上初日,春水送孤舟。

山遠疑無樹,潮平似不流。

()

何惜鄧林樹,不借一枝棲。(出《冊府元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