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

鄭板橋(1693—1765)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家。名燮,字克柔,漢族,江蘇興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揚州,以賣畫爲生。「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五十餘年,成就最爲突出。著有《板橋全集》。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元年進士。中進士後曾歷官河南范縣、山東濰縣知縣,有惠政。以請臻饑民忤大吏,乞疾歸。

()

軼事典故

以怪出名
  鄭板橋的「怪」,頗有點濟公活佛的味道,「怪」中總含幾分真誠,幾分幽默,幾分酸辣。每當他看到貪官奸民被遊街示衆時,便畫一幅梅蘭竹石,掛在犯人身上作爲圍屏,以此吸引觀衆,藉以警世醒民。

頗有罵名
  鄭板橋無官一身輕,再回到揚州賣字畫,身價已與前大不相同,求之者多,收入頗有可觀。但他最厭惡那些附儒風雅的暴發戶,就像揚州一些腦滿腸肥的鹽商之類,縱出高價,他也不加理會。高興時馬上動筆,不高興時,不允還要罵人。他這種怪脾氣,自難爲世俗所理解。有一次爲朋友作畫時,他特地題字以作坦率的自供:

  「終日作字作畫,不得休息,便要罵人。三日不動筆,又想一幅紙來,以舒其沉悶之氣,此亦吾曹之賤相也。索我畫,偏不畫,不索我畫,偏要畫,極是不可解處。然解人於此,但笑而聽之。」

個人潤例
  鄭板橋賣畫,不像歷來文人畫家那樣猶抱琵琶半遮面。既然已經邁進市場,索性大大方方的。他制定《板橋潤格》,成爲中國畫家明碼標價賣畫的第一人。「大幅6兩,中幅4兩,小幅2兩,條幅對聯1兩,扇子鬥方5錢。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爲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爲賴賬。年老體倦,亦不能陪諸君作無益語言也。」還在最後附了一首詩:「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耳邊。」明明是俗不可耐的事,但出諸板橋,轉覺其俗得分外可愛,正因他是出於率真。

好吃狗肉
  板橋定潤格,規定凡求其書畫者,應先付定金,並作潤例,頗爲風趣。當時,許多豪門巨紳,廳堂點綴,常以得到板橋書畫爲榮。但板橋不慕名利,不畏權勢,生平最不喜爲那些官宦劣紳們作書畫,這在他老人家的潤格裏是不便聲明的。有一次,一幫豪紳爲得其書畫,運用計謀,設下陷阱。他們瞭解到板橋愛吃狗肉,就在他偕友外出交遊的必經之路上,借村民的茅舍,烹煮了一鍋香噴噴的狗肉,待板橋經過時;主人「笑臉相迎,並以狗肉好酒相待。」板橋不疑,開懷暢飲,連贊酒美餚不止。飯罷,主人端出文房四寶,言請大人留聯以作紀念。板橋深覺今有口福,便立刻應諾,隨即起身提筆,並詢問主人大名,署款以酬雅意。書畢,盡興而歸。後來,在一次宴席上,他偶然發現自己的書畫作品掛在那裏,方知自己受騙,十分後悔,自己嘴饞不已。

刻苦習字
  據說,鄭板橋早年學書相當刻苦,寫衆家字體均能神似,但終覺不足。有一次,他竟在妻子的背上劃來劃去,揣摩字的筆畫和結構。妻子不耐煩了,說:「你有你的體,我有我的體,你老在人家的體上劃什麼?」這無意間說出的一語雙關的話,使板橋恍然有悟:不能老在別人的體格上「規規效法」,只有在個人感悟的基礎上,另闢蹊徑,才能獨領風騷。於是,他取黃庭堅之長筆劃入八分,誇張其擺宕,「搖波駐節」,單字略扁,左低右高,姿致如畫。又以畫蘭竹之筆入書,求書法的畫意。清人蔣士銓說他「寫字如作蘭,波磔奇古形翩翩」,生動地道出了「板橋體」的特質。

板橋姻緣
  鄭板橋文採蓋世,可惜早期窮途潦倒,一日走到一家人門前,驚覺門前的對聯是自己的詩作,鄭生向戶主饒夫人問個究竟,饒夫人說自己女兒極愛鄭板橋的作品,鄭生忙道自己正是鄭板橋,饒夫人馬上把女兒五娘叫出來,並且把她許配給鄭板橋,鄭板橋後來高中進士,大小登科一道兒至,夫婦二人也恩愛一生。

餘桃口齒
  鄭板橋在《板橋自敘》曾寫道:「酷嗜山水。又好色,尤多餘桃口齒,及椒風弄兒之戲。然自知老且醜,此輩利吾金幣來耳。有一言幹與外政,即叱去之,未嘗爲所迷惑。」餘桃口齒,椒風弄兒,都是好男風的典故。大意說是自己尤其喜好男色,但是因爲老醜,常常是因爲金錢而接近他。只是他卻不許男妓幹擾他外政,否則就驅逐出去。並沒有因男色而耽誤縣治。曾主張改刑律中的笞臀爲笞背。身爲縣令,一次不得不對一犯賭美男施以杖責,竟至於差點當堂落淚。

巧罵豪紳
  有一次,一個豪紳求鄭燮題寫一個門匾。那個豪紳平日裏巴結官府,幹盡了很多壞事。鄭燮決定要捉弄他一下,便寫了」雅聞起敬「四個字。油漆門匾時,鄭燮叮囑漆匠對」雅、起、敬「三個字只漆左半邊,對」聞「字只漆」門『字。過了一段時間,豪紳樓前門匾上的字沒上漆的部分模糊不清了,而上漆的部位越發清晰。遠遠一看,原來的「雅聞起敬」竟成了「牙門走苟」(「衙門走狗」的諧音)。

人物生平

早歲艱辛
  清聖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子時,鄭板橋出生,其時家道已經中落,生活拮據。三歲時,生母汪夫人去世,少時隨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橋讀書。至八、九歲已在父親的指導下作文聯對。

  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四歲又失去繼母鄭夫人。乳母費氏是一位善良、勤勞、樸真的勞動婦女,給了鄭板橋悉心周到的照顧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成了鄭板橋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十六歲從鄉先輩陸種園先生學填詞。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十歲左右考取秀才。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娶妻徐夫人。是年秋鄭板橋首次赴北京,於漱雲軒手書小楷歐陽修《秋聲賦》。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至真州之江村設塾教書。

客居揚州
  雍正元年(1723年),父親去世,此時板橋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由於生活困苦,鄭板橋在三十歲以後即棄館至揚州賣畫爲生,實救困貧,託名」風雅」。在揚州賣畫十年期間,也穿插着一些旅遊活動。不幸的是徐夫人所生之子去世,鄭板橋曾作詩以致哀。

  雍正三年(1725年),出遊江西,於廬山結識無方上人和滿洲士人保祿。出遊北京,與禪宗尊宿及其門羽林諸子弟交遊,放言高論,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在名期間,結織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瓊崖主人。

求學通仕
  雍正五年(1728年),客於通州,讀書於揚州天寧寺,手寫《四書》各一部。

  雍正七年(1730年),作《道情十首》初稿,三十九歲,徐夫人病歿。鄭板橋十載揚州,結論了許多畫友,金農、黃慎等都與他過往甚密,對他的創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極大的影響。

  雍正十年(1732年),鄭板橋四十歲,是年秋,赴南京參加鄉試,中舉人,作《得南捷音》詩。爲求深造,赴鎮江焦山讀書。現焦山別峯庵有鄭板橋手書木刻對聯「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乾隆元年(1736年),在北京,參加禮部會試,中貢士,五月,於太和殿前丹墀參加殿試,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爲賜進士出身,特作《秋葵石筍圖》並題詩曰「我亦終葵稱進士,相隨丹桂狀元郎」,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乾隆二年(1737年),滯留北京一年左右,以圖仕進,未果,南歸揚州,得江西程羽宸資助,娶饒氏。乳母費氏卒。

  乾隆四年(1739年),作七律四首贈淮南監運使虞見曾。

  乾隆五年(1740年),爲董偉業《揚州竹枝詞》作序。

  乾隆六年(1741年),入京,候補官缺,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禮誠款待。

  乾隆七年(1742年)春天,鄭板橋爲范縣令兼署小縣朝城,始訂定詩、詞集,並手寫付梓。

  乾隆八年(1743年),將《道情十首》幾經修改,至是方定稿,刻者爲上元司徒文膏。

兩任知縣
  乾隆九年(1744年),妾饒氏生子。鄭板橋任范縣知縣期間,重視農桑,體察民情、興民休息,百姓安居樂業。

  乾隆十一年(1746年),自范縣調署濰縣。同年,山東發生大饑荒,經常發生人吃人現象。濰縣原本繁華大邑,因災荒連年,救災便成了鄭板橋主持濰縣政事的一項重要內容,他開倉賑貨,令民具領券供給,又大興工役,修城築池,招遠近饑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戶開廠煮粥輪食之。盡封積粟之家,活萬餘人。秋以歉收,捐廉代輪,盡毀借條,活民無算。濰縣饑民出關覓食,板橋感嘆系之,作逃荒行。

  乾隆十二年(1747年),滿洲正黃旗人、侍講學士德保主試山東,板橋同在試院,相與唱和。

  乾隆十三年(1748年),大學士高斌和都御史劉統勳爲特使到山東放賑,板橋隨同前往。時值秋熟,濰縣災情漸趨緩解,饑民也由關外絡繹返鄉,板橋作還家行紀其事。爲防水浸寇擾,捐資倡衆大修濰縣城牆。秋末,書修濰縣城記。乾隆出巡山東。鄭板橋爲「書畫史」,參與籌備,佈置天子登泰山諸事,臥泰山絕頂四十餘日,常以此自豪,鐫一印章「雲乾隆柬封書畫史」。

  乾隆十四年(1749年),饒氏所生之子又於興化病世。與御史沈延芳同遊郭氏園。重訂家書、詩鈔,並手寫付梓。

  乾隆十五年(1750年),撰板橋自序。同年,重修文昌祠,倡建狀元橋,作文昌祠記。

  乾隆十六年(1751年),海水溢,板橋至濰縣北邊禹王臺勘災。鄭板橋作官意在「得志則澤加於民」,因而他理政時能體恤平民和小商販,改革弊政,並從法令上、措施上維護他們的利益,板橋宰濰期間勤政廉政,無留積,亦無冤民」,深得百姓擁戴。濰縣富商雲集,人們以奢靡相容,鄭板橋力倡文事,發現人才,留下了許多佳話。作「難得湖塗」橫幅。

  乾隆十七年(1752年),主持修濰縣城隍廟,撰城隍廟碑記,在文昌祠記和城隍廟碑記裏,板橋力勸濰縣紳民修文潔行」,在濰且百姓間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同年,與濰縣童生韓鎬論文,並作行書七言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鄭板橋在濰縣任上著述頗多,其《濰縣竹枝詞》四十首尤爲膾炙人口。「民於順處皆成子,官到閒時更讀書」。官濰七年,板橋無論是在吏治還是詩文書畫方面都達到了新的高峯,「吏治文名,爲時所重」。板橋居官十年,洞察了官場的種種黑暗,立功天地,字養生民的抱負難以實現,歸田之意與日俱增。

晚年生活
  乾隆十八年(1753年),鄭板橋六十一歲,以爲民請賑忤大吏而去官。去濰之時,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畫像以祀,並自發於濰城海島寺爲鄭板橋建立了生祠。去官以後,板橋賣畫爲生,往來於揚州、興化之間,與同道書畫往來,詩酒唱和。

  乾隆十九年(1754年),鄭板橋遊杭州。復過錢塘,至會稽,探禹穴,遊蘭亭,往來山陰道上。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參加了兩淮監運使虞見曾主持的虹橋修禊,並結識了袁枚,互以詩句贈答。這段時期,板橋所作書畫作品極多,流傳極廣。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畫了一幅《竹石圖》,一塊巨石頂天立地,數竿瘦竹幾乎撐破畫面。右上角空白處題詩一首:「七十老人畫竹石,石更凌嶒竹更直。乃知此老筆非凡,挺挺千尋之壁立。乾隆癸未,板橋鄭燮。」下撳兩方名號印。畫幅右下方空白處又押上「歌吹古揚州」閒章一方。鄭板橋顛沛了一生,不向各種惡勢力低頭,仍如磐石般堅強,如清竹般勁挺,如蘭花般高潔。詩題得整整斜斜,大大小小,或在峯巒之上,代之以皴法;或在竹竿之間,使畫連成一片;或在蘭花叢中,襯託出花更繁,葉更茂。畫上題詩,宋元即首,並非鄭燮始創,但如鄭燮之妙,實不多見,妙就妙在各類藝術高度統一。

  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1765年1月22日),板橋卒,葬於興化城東管阮莊,享年七十三歲。

鄭板橋的詩文

霧樹溟瀠叫亂鴉,溼雲初變早來霞。

東風已綠先春草,細雨猶寒後夜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