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投無路

拼音:
zǒu tóu wú lù
注音:
ㄗㄡˇ ㄊㄡˊ ㄨˊ ㄌㄨˋ
釋義:
無路可走(投:投奔)。指陷入絕境。
出處:
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無路,知他這沙門島是何處酆都。」
例子:
她真是走投無路了,只好來求老主人。(魯迅《彷徨 祝福》)
辯形:
「投」,不能寫作「頭」。
辨析:
見「窮途末路」。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補語;含貶義。
感情:
走投無路是貶義
同義:
反義:
如願以償、左右逢源、天從人願
英語:
be driven from pillar to post(have no way out; be in an impasse; be up against the wall)
日語:
艖(み)を寄(よ)せるところがない
俄語:
не иметь никакого выхода(нет никакого выхода)
德語:
in eine ausweglose Lage geraten(keinen Ausweg finden)
法語:
se trouver dans une impasse,dans une situation sans issue
()

典源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
    淋的我走投無路,知他這沙門島是何處酆都1>。長吁2>,氣結成雲霧。行行裡著車轍把腿陷住,可又早閃了胯骨,怎當這頭直上急簌簌雨打,腳底下滑擦擦泥淤。

    〔注解〕

    1. 酆都:俗傳為冥府所在,今四川省有酆都縣。
    2. 吁:音ㄒㄩ,嘆息。
    3. 簌簌:ㄙㄨˋ ㄙㄨˋ,紛紛墜下的樣子。

典故說明

「走投無路」的「走投」是「走而投向」的意思。宋代范成大有一首〈初發桂林有出嶺之喜但病餘便覺登頓至靈川疲甚自歎羸軀乃無一可偶陸融州有使來書此寄之〉詩,中間有兩句:「走投破驛宿,強飯不下咽。」就是說一路奔波,投宿在破驛站,勉強想吃點東西,卻嚥不下去。所以「走投無路」的意思就是不知走向何處、投向何方,眼前無路可走了,用來比喻一個人陷入困境。元代時,楊顯之所寫的戲曲《瀟湘雨》第三折中,就用了「走投無路」來表示主角的困境。內容描述女主角張翠鸞被押解,經過沙門島,碰到一場大雨,又冷又溼,不但雙腳陷在泥濘中,舉步維艱,又閃了腰,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因此覺得這沙門島簡直是人間煉獄。「走投無路」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人無路可走,處境窘困。

造句

    1. 他因經商失敗,被債主逼得走投無路
    2. 我實在是被逼得走投無路,才出此下策。
    3. 他的公司解散後,生計並無著落,簡直是走投無路
    4. 他必定是走投無路了,才會委屈自己向我開口求援。
    5. 在警方設下天羅地網後,流竄的歹徒顯然已走投無路了。
    6. 正當我走投無路之際,蒙你雪中送炭,此情此恩永難忘懷。
    7. 誰願意在你走投無路時伸出援手,那人就是你真正的朋友。
    8. 那一年夏天,正當我走投無路的時候,巧遇一位同鄉長輩,真如久旱逢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