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臭萬年

拼音:
yí chòu wàn nián
注音:
一ˊ ㄔㄡˋ ㄨㄢˋ ㄋ一ㄢˊ
釋義:
臭:比喻惡名聲;萬年:指時間很長久。人死了;可是臭名卻永遠流傳下去;遭人唾罵。
出處:
《宋史 林勳等傳贊》:「若乃程珌之竊取富貴,梁本大李知孝甘爲史歐遠鷹犬,遺臭萬年者也。」
例子:
賣國投敵的小醜們,沒有一個不是遺臭萬年的。
正音:
「臭」,不能讀作「xiù」。
辯形:
「遺」,不能寫作「遣」。
用法:
補充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感情:
遺臭萬年是貶義
同義:
臭名昭著聲名狼藉、人所不齒
反義:
永垂不朽名垂青史、萬古流芳
英語:
leave a stink for ten thousand years
日語:
汚名(おめい)をながく後世(こうせい)に残(のこ)す
俄語:
покрыть себя несмываемым позором
德語:
für immer verrufen sein
法語:
laisser à jamais une mémoire en exécration(rester odieux pour toujours)
()

典源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
    桓公1>臥語2>曰:「作此寂寂3>,將為文、景4>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後世5>,亦不足復遺臭萬載邪?」

    〔注解〕

    1. 桓公:桓溫(西元312∼378),字元子,東晉龍亢人。初拜駙馬都尉,定蜀,滅成漢。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馬;與前燕慕容垂戰於枋頭,大敗而還。後廢帝奕,立簡文帝,陰謀篡奪,專擅朝政,威勢顯赫,意欲受禪,未成,旋以疾卒。
    2. 臥語:躺著說話。
    3. 寂寂:落寞而無所作為。
    4. 文、景:指晉文帝司馬昭、晉景帝司馬師。司馬昭(西元211∼265),字子上,三國魏溫縣人。司馬懿的次子,司馬師之弟。曹髦在位時,繼其兄司馬師之後為大將軍,專擅國政,自為丞相,後封為晉公,加九錫。死後,其子司馬炎篡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為文帝。司馬師(西元208∼255),字子元,三國魏溫縣人。司馬懿長子。魏明帝景初中,拜散騎常侍,累遷中護軍。父死,以輔軍大將軍輔政。嘉平六年,廢齊王芳,立魏文帝孫曹髦為帝。正元二年,揚州刺史文欽、鎮東將軍毋丘儉起兵,率軍鎮壓。死後弟司馬昭繼專朝政。侄司馬炎建晉朝,追尊為景帝。
    5. 流芳後世:美名流傳後世,為人所稱頌。見「流芳百世」。

典故說明

「遺臭萬年」原作「遺臭萬載」。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一類是以《世說新語》為代表的志人小說。劉義慶(西元403∼444),南朝宋彭城人。為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為人寡欲恬淡,雅好文史,不少的文人名士都聚集在他門下。著有《幽明錄》、《宣驗記》、《世說新語》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政局動盪,許多文人名士不能重務實而崇尚清談,品評人物之風盛行。《世說新語》就是記述當時文人名士的言談、風尚、軼聞和遺事,反映了各種人物的風貌。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若干則,全書共有一千多則。書中除了反映士人們的思想言行,以及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外,更善用了比喻、對照、誇張、描繪等文學修辭技巧。在〈尤悔〉篇中提到東晉大將桓溫,有一次在休息時躺著對親信們說:「像現在這樣冷冷清清的,毫無作為,將要被晉文帝和景帝所恥笑了。人生在世,不應當這樣沒沒無聞。」接著忽然坐起來說:「難道我就這樣既不能讓美名流傳於後世,也不能讓惡名永遠流傳後世嗎?」由此可以看出,桓溫認為要讓美名流芳後世,是不容易;但是如果能讓臭名傳於後世,也應算是值得自豪的事了。這當然只是桓溫自以為是的看法。後來「遺臭萬年」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惡名永傳後世,為人所唾棄。出現「遺臭萬年」的書證如《宋史.卷四二二.林勳等列傳》:「論曰:『若乃程珌之竊取富貴,梁成大、李知孝甘為史彌遠鷹犬,遺臭萬年者也。』」

造句

    1. 凡是通敵叛國者必遺臭萬年
    2. 陷害岳飛的秦檜,是個遺臭萬年的大奸臣。
    3. 一個人縱使不能流芳百世,卻也不可遺臭萬年
    4. 像他這樣倒行逆施,違背天理,真不怕遺臭萬年
    5. 他要真的賣國,豈不是遺臭萬年,讓後代子孫蒙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