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如累卵

拼音:
wēi rú lěi luǎn
注音:
ㄨㄟ ㄖㄨˊ ㄌㄟˇ ㄌㄨㄢˇ
釋義:
比喻形勢非常危險;如同堆起來的蛋;隨時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累:堆;卵:蛋。
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四》:「當是時,魏危於累卵,天下之士相從謀。」
例子:
大名危如累卵,破在旦夕。(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三回)
正音:
「累」,不能讀作「lèi」、「léi」。
辨析:
見「千鈞一髮」。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形容十分危險。
感情:
危如累卵是中性
同義:
反義:
英語:
hazardous like a pile of eggs
()

典源

    #《韓非子.十過》1>
    奚謂國小無禮?昔者晉公子重耳出亡,過於曹,曹君袒裼而觀之。釐負羈與叔瞻侍於前。叔瞻謂曹君曰:「臣觀晉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無禮,彼若有時反國而起兵,即恐為曹傷,君不如殺之。」曹君弗聽。……重耳即位三年,舉兵而伐曹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懸叔瞻而出之,我且殺而以為大戮。」又令人告釐負羈曰:「軍旅薄城,吾知子不違也。其表子之閭,寡人將以為令,令軍勿敢犯。」曹人聞之,率其親戚而保釐負羈之閭者,七百餘家,此禮之所用也,故曹2>,小國也,而迫於晉3>、楚4>之閒,其君之危,猶累卵也,而以無禮涖之,此所以絕世也,故曰「國小無禮」。不用諫臣,則絕世之勢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戰國策.趙策一》、《史記.卷七九.范睢蔡澤列傳.范睢》。
    2. 曹:周武王的弟弟振鐸的封國。都陶丘,在今山東省定陶縣西北四里。春秋末期被宋國吞併。
    3. 晉:周代諸侯國。春秋時據有今山西省大部分與河北省西南地區,地跨黃河兩岸。後為韓、趙、魏三家所分,遂亡。
    4.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5. 涖:音為ㄌㄧˋ同「 蒞 」。

    〔參考資料〕

    ■《戰國策.趙策一》
    蘇秦曰:「今日臣之來也暮,後郭門,藉席無所得,寄宿人田中,傍有大叢。夜半,土梗與木梗鬥曰:『汝不如我。我者,乃土也。使我逢疾風淋雨,壞沮,乃復歸土。今汝非木之根,則木之枝耳。汝逢疾風淋雨,漂入漳、河,東流至海,氾濫無所止。』臣竊以為土梗勝也。今君殺主父而族之,君之立於天下,危於累卵。君聽臣計則生,不聽臣計則死。」李兌曰:「先生就舍,明日復來見兌也。」蘇秦出。
    ■《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列傳.范雎》
    王稽辭魏去,過載范雎入秦。至湖,望見車騎從西來。范雎曰:「彼來者為誰?」王稽曰:「秦相穰侯東行縣邑。」范雎曰:「吾聞穰侯專秦權,惡內諸侯客,此恐辱我,我寧且匿車中。」有頃,穰侯果至,勞王稽,因立車而語曰:「關東有何變?」曰:「無有。」又謂王稽曰:「謁君得無與諸侯客子俱來乎?無益,徒亂人國耳。」王稽曰:「不敢。」即別去。范雎曰:「吾聞穰侯智士也,其見事遲,鄉者疑車中有人,忘索之。」於是范雎下車走,曰:「此必悔之。」行十餘里,果使騎還索車中,無客,乃已。王稽遂與范雎入咸陽。已報使,因言曰:「魏有張祿先生,天下辯士也。曰『秦王之國,危於累卵,得臣則安,然不可以書傳也』。臣故載來。」秦王弗信,使舍食草具。待命歲餘。

典故說明

「危如累卵」原作「危猶累卵」。《韓非子》的〈十過〉篇,內容是舉出辦理國事的十種重要的過失:小忠、小利、行僻、好音、貪愎、耽於女樂、離內遠遊、不聽忠臣、內不量力、國小無禮。再舉出故事加以證驗,說明若犯了這十種過失,即足以危身亡國。其中最後一項:國小無禮,韓非舉的例子是:從前晉國公子重耳在各國間流亡,經過曹國時,曹共公聽說重耳駢脅,就沒禮貌地趁重耳洗澡時跑去觀看。公子重耳因亡命他國,所以隱忍未發。當時曹國臣子叔瞻和釐負羈也在一旁,叔瞻勸諫曹共公說:「我看公子重耳不是個平常人,將來一定有所作為,您今天對他如此無禮,恐怕曹國就要受害了!」釐負羈也勸諫曹共公應該要禮遇公子重耳,但不為曹共公接受。後來公子重耳重回晉國做君主,三年後,便出兵攻打曹國。曹國本來就是一個小國,夾在晉、楚兩大強國之間,曹國的君主就像重疊起來的蛋,隨時有跌破的可能。但曹共公的行事卻如此無禮,也不聽諫臣的意思,所以造成之後亡國的命運。後來「危如累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情況非常危險。

造句

    1. 國事已危如累卵,有志青年應奮起救國!
    2. 為了挽救危如累卵的國家,祖逖挺身報國。
    3. 如果任由毒品繼續氾濫,社會一定危如累卵
    4. 公司目前經營情形,危如累卵,前途發展令人堪憂。
    5. 一場大地震把這一帶的建築物震得東倒西歪,危如累卵
    6. 他老是鋌而走險,弄得處境危如累卵,實在讓人很擔心。
    7. 今天形勢危如累卵,如果大家團結一心,還有一線生機。
    8. 這場動亂如不儘速解決,國家社會根基勢必動搖,危如累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