怙惡不悛

拼音:
hù è bù quān
注音:
ㄏㄨˋ ㄜˋ ㄅㄨˋ ㄑㄨㄢ
釋義:
一貫作惡;屢教不改。怙:堅持;悛:悔改。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雖欲救之,其將能乎?」
例子:
對這個怙惡不悛的慣犯,必須嚴加懲處。
正音:
「怙」,不能讀作「gū」、「gǔ」;「惡」,不能讀作「ě」、「wù」;「悛」,不能讀作「jùn」。
辯形:
「怙」,不能寫作「枯」、「估」;「悛」,不能寫作「俊」。
用法:
連動式;作賓語;含貶義。
感情:
怙惡不悛是貶義
同義:
反義:
痛改前非、翻然悔悟
英語:
stick to one's wickedness and refuse to reform
德語:
ohne Reue und unverbesserlich
()

典源

    《左傳.隱公六年》
    五月庚申,鄭伯侵陳,大獲。往歲,鄭伯請成1>于陳,陳侯不許。五父諫曰:「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君其許鄭!」陳侯曰:「宋、衛實難2>,鄭何能為?」遂不許。君子曰:「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之謂乎!長惡不悛3>,從自及也。雖欲救之,其4>將能乎?」

    〔注解〕

    1. 成:和解、媾和。
    2. 難:音ㄋㄢˋ,災禍。
    3. 悛:音ㄑㄩㄢ,悔改。
    4. 其:同「豈」,難道。

典故說明

「怙惡不悛」原作「長惡不悛」。據《左傳.隱公六年》載,春秋時,結鄰的陳、鄭二國時常發生爭端而彼此交惡。後來鄭國曾提出請求,希望能夠與陳國和平共處。當時,陳桓公弟五父認為廣結善緣是國家的重要施政方針,因此建議接受講和。但陳桓公卻認為宋、衛國才是難以對付的敵手,鄭國算不了什麼,就拒絕接受鄭國的講和。結果在陳桓公六年五月時,鄭國入侵陳國,陳國大敗,被擄去許多財物及俘虜。對於這樣失敗的結果,當時的人便加以評論說:「善不可丟失,惡不可滋長。」陳桓公因為不廣結善緣,讓惡因滋長蔓生而不知悔改,隨之而來的便是自取禍害。後來「怙惡不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人作惡多端,不肯悔改。

造句

    1. 對那些怙惡不悛的累犯,定要嚴懲不貸!
    2. 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怙惡不悛,終遭天譴!
    3. 一個人如果怙惡不悛,繼續為非作歹,終將自取滅亡。
    4. 這些飆車族如果怙惡不悛,繼續胡鬧,必將受到法律的懲處。
    5. 這些歹徒壞事作盡,完全沒有悔意,可以說是怙惡不悛,豈容寬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