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

童趣朗讀

  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譯文:  我回憶兒童時,可以張開眼睛看着太陽,能看清最細微的東西。我看見細小的東西,一定會去仔細地觀察它的紋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注釋:  餘:我。憶:回憶,回想。稚:幼小,形容年齡小。張目:張大眼睛。對:面向,對着,朝。明察秋毫:形容視力好。秋毫,指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非常纖細的羽毛。後來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藐小之物:微小的東西。細:仔細。紋理:花紋和條理。故:所以。物外:這裏指超出事物本身。

  夏蚊成雷,私擬作羣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爲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衝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爲之怡然稱快。

譯文:  夏天蚊子發出雷鳴般的聲響,我暗自把它們比作羣鶴在空中飛舞,心裏這麼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仙鶴了;我抬着頭看它們,脖頸都爲此僵硬了。我又將幾隻蚊子留在素帳中,用煙慢慢地噴它們,讓它們衝着煙霧邊飛邊叫,我把它當做一幅青雲白鶴的景觀,果然像仙鶴在青雲中鳴叫,我爲這景象高興地拍手叫好。

注釋:  成:像。私擬:我(把蚊子)比作。擬,比。私,私自於:在。則:那麼,就。或:有的。果:果真。項爲之強:脖頸爲此而變得僵硬了。項,頸,脖頸。爲,爲此。強,通「僵」,僵硬的意思。素帳:未染色的帳子。徐噴以煙:慢慢地用煙噴。徐,慢慢地。以,用。使:讓。而:承接關係,這裏可解釋爲「便」「就」。作:當做。觀:景觀。唳:鳥鳴。爲之:因此。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然,……的樣子。

  餘常於土牆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爲林,以蟲蟻爲獸,以土礫凸者爲丘,凹者爲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譯文:  我常在土牆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臺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臺相平,聚精會神地觀察,把草叢當做樹林,把蟲子、螞蟻當做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做山丘,凹陷的部分當做山谷,我在其中遊玩,覺得非常安閒舒適。

注釋:  以……爲……:把……當作……。林:森林。礫:土塊。壑:山溝。怡然自得:安適愉快而又滿足的樣子。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爲所吞。餘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譯文:  有一天,我看見兩隻小蟲在草間相鬥,蹲下來觀察它們,興趣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的傢夥,掀翻山壓倒樹而來了,原來是一隻癩蛤蟆,舌頭一吐,兩隻蟲子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情安定下來,捉住癩蛤蟆,鞭打了幾十下,把它驅趕到別的院子裏去了。

注釋:  興:興致。龐然大物:體積龐大的東西,極大的東西。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這裏有「原來是」的意思。蝦()蟆:蟾蜍的通稱。蝦蟆,現寫作「蛤蟆」。爲:介詞,被。方出神:正在出神。方,正。鞭:名詞作動詞,鞭打。數十:幾十。驅:驅趕。之:代詞,它指癩蛤蟆。

童趣注音

   ㄩˊ ㄧˋ ㄊㄨㄥˊ ㄓˋ ㄕˊ , ㄋㄥˊ ㄓㄤ ㄇㄨˋ ㄉㄨㄟˋ ㄖˋ , ㄇㄧㄥˊ ㄔㄚˊ ㄑㄧㄡ ㄏㄠˊ , ㄐㄧㄢˋ ㄇㄧㄠˇ ㄒㄧㄠˇ ㄓ ㄨˋ ㄅㄧˋ ㄒㄧˋ ㄔㄚˊ ㄑㄧˊ ㄨㄣˊ ㄌㄧˇ , ㄍㄨˋ ㄕˊ ㄧㄡˇ ㄨˋ ㄨㄞˋ ㄓ ㄑㄩˋ 。

   ㄒㄧㄚˋ ㄨㄣˊ ㄔㄥˊ ㄌㄟˊ , ㄙ ㄋㄧˇ ㄗㄨㄛˋ 羣 ㄏㄜˋ ㄨˇ ㄩˊ ㄎㄨㄥ ㄓㄨㄥ , ㄒㄧㄣ ㄓ ㄙㄨㄛˇ ㄒㄧㄤˋ , ㄗㄜˊ ㄏㄨㄛˋ ㄑㄧㄢ ㄏㄨㄛˋ ㄅㄞˇ , ㄍㄨㄛˇ ㄖㄢˊ ㄏㄜˋ ㄧㄝˇ ; ㄤˊ ㄕㄡˇ ㄍㄨㄢ ㄓ , ㄒㄧㄤˋ 爲 ㄓ ㄑㄧㄤˊ 。 ㄧㄡˋ ㄌㄧㄡˊ ㄨㄣˊ ㄩˊ ㄙㄨˋ ㄓㄤˋ ㄓㄨㄥ , ㄒㄩˊ ㄆㄣ ㄧˇ ㄧㄢ , ㄕˇ ㄓ ㄔㄨㄥ ㄧㄢ ㄦˊ ㄈㄟ ㄇㄧㄥˊ , ㄗㄨㄛˋ ㄑㄧㄥ ㄩㄣˊ ㄅㄞˊ ㄏㄜˋ ㄍㄨㄢ , ㄍㄨㄛˇ ㄖㄨˊ ㄏㄜˋ ㄌㄧˋ ㄩㄣˊ ㄉㄨㄢ ,爲 ㄓ ㄧˊ ㄖㄢˊ ㄔㄥ ㄎㄨㄞˋ 。

   ㄩˊ ㄔㄤˊ ㄩˊ ㄊㄨˇ ㄑㄧㄤˊ ㄠ ㄊㄨˊ ㄔㄨˋ , ㄏㄨㄚ ㄊㄞˊ ㄒㄧㄠˇ ㄘㄠˇ ㄘㄨㄥˊ ㄗㄚˊ ㄔㄨˇ , ㄉㄨㄣ ㄑㄧˊ ㄕㄣ , ㄕˇ ㄩˇ ㄊㄞˊ ㄑㄧˊ ; ㄉㄧㄥˋ ㄕㄣˊ ㄒㄧˋ ㄕˋ , ㄧˇ ㄘㄨㄥˊ ㄘㄠˇ 爲 ㄌㄧㄣˊ , ㄧˇ ㄔㄨㄥˊ ㄧˇ 爲 ㄕㄡˋ , ㄧˇ ㄊㄨˇ ㄌㄧˋ ㄊㄨˊ ㄓㄜˇ 爲 ㄑㄧㄡ , ㄠ ㄓㄜˇ 爲 ㄏㄨㄛˋ , ㄕㄣˊ ㄧㄡˊ ㄑㄧˊ ㄓㄨㄥ , ㄧˊ ㄖㄢˊ ㄗˋ ㄉㄜˊ 。

   ㄧˊ ㄖˋ , ㄐㄧㄢˋ ㄦˋ ㄔㄨㄥˊ ㄉㄡˋ ㄘㄠˇ ㄐㄧㄢ , ㄍㄨㄢ ㄓ , ㄒㄧㄥ ㄓㄥˋ ㄋㄨㄥˊ , ㄏㄨ ㄧㄡˇ ㄆㄤˊ ㄖㄢˊ ㄉㄚˋ ㄨˋ , ㄅㄚˊ ㄕㄢ ㄉㄠˋ ㄕㄨˋ ㄦˊ ㄌㄞˊ , ㄍㄞˋ ㄧ ㄌㄞˋ ㄍㄜˊ ㄇㄚ˙ , ㄕㄜˊ ㄧˋ ㄊㄨˇ ㄦˊ ㄦˋ ㄔㄨㄥˊ ㄐㄧㄣˋ 爲 ㄙㄨㄛˇ ㄊㄨㄣ 。 ㄩˊ ㄋㄧㄢˊ ㄧㄡˋ , ㄈㄤ ㄔㄨ ㄕㄣˊ , ㄅㄨˋ ㄐㄩㄝˊ ㄧㄚ˙ ㄖㄢˊ ㄧ ㄐㄧㄥ 。 ㄕㄣˊ ㄉㄧㄥˋ , ㄓㄨㄛ ㄏㄚˊ ㄇㄚ˙ , ㄅㄧㄢ ㄕㄨˋ ㄕˊ , ㄑㄩ ㄓ ㄅㄧㄝˊ ㄩㄢˋ 。

童趣釋義

譯文

  我回憶兒童時,可以張開眼睛看着太陽,能看清最細微的東西。我看見細小的東西,一定會去仔細地觀察它的紋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天蚊子發出雷鳴般的聲響,我暗自把它們比作羣鶴在空中飛舞,心裏這麼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仙鶴了;我抬着頭看它們,脖頸都爲此僵硬了。我又將幾隻蚊子留在素帳中,用煙慢慢地噴它們,讓它們衝着煙霧邊飛邊叫,我把它當做一幅青雲白鶴的景觀,果然像仙鶴在青雲中鳴叫,我爲這景象高興地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牆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臺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臺相平,聚精會神地觀察,把草叢當做樹林,把蟲子、螞蟻當做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做山丘,凹陷的部分當做山谷,我在其中遊玩,覺得非常安閒舒適。

  有一天,我看見兩隻小蟲在草間相鬥,蹲下來觀察它們,興趣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的傢夥,掀翻山壓倒樹而來了,原來是一隻癩蛤蟆,舌頭一吐,兩隻蟲子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情安定下來,捉住癩蛤蟆,鞭打了幾十下,把它驅趕到別的院子裏去了。

註釋

餘:我。

憶:回憶,回想。

稚:幼小,形容年齡小。

張目:張大眼睛。

對:面向,對着,朝。

明察秋毫:形容視力好。秋毫,指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非常纖細的羽毛。後來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藐小之物:微小的東西。

細:仔細。

紋理:花紋和條理。

故:所以。

物外:這裏指超出事物本身。

成:像。

私擬:我(把蚊子)比作。擬,比。私,私自

於:在。

則:那麼,就。

或:有的。

果:果真。

項爲之強(jiāng):脖頸爲此而變得僵硬了。項,頸,脖頸。爲,爲此。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素帳:未染色的帳子。

徐噴以煙:慢慢地用煙噴。徐,慢慢地。以,用。

使:讓。

而:承接關係,這裏可解釋爲「便」「就」。

作:當做。

觀:景觀。

唳(lì):鳥鳴。

爲之:因此。

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然,……的樣子。

以……爲……:把……當作……。

林:森林。

礫:土塊。

壑(hè):山溝。

怡然自得:安適愉快而又滿足的樣子。

興:興致。

龐然大物:體積龐大的東西,極大的東西。

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這裏有「原來是」的意思。

蝦(há)蟆:蟾蜍的通稱。蝦蟆,現寫作「蛤蟆」。

爲:介詞,被。

方出神:正在出神。方,正。

鞭:名詞作動詞,鞭打。

數十:幾十。

驅:驅趕。

之:代詞,它指癩蛤蟆。

參考資料:

1、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室 .九年義務標準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 :20-24 .

童趣創作背景

  《童趣》節選自《浮生六記》,是沈復的一部自傳體散文作品,是一篇帶有抒情性的回憶錄和記敘性的散文,寫作此文時作者已46歲。

參考資料:

1、趙有賢.清代文學:廣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270

童趣賞析

  作者追憶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爛漫的童趣。全文可分爲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總寫童年視覺敏銳,喜歡細緻地觀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樂趣。

  「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既反映小孩子視覺敏銳,又表現出孩子的稚氣、天真。「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說明作者小時候善於細緻地觀察細小事物,看到細微的事物中那些別人所不能看到的妙處,產生超然物外的樂趣。

  第二部分(第2段至篇末),具體寫童年觀察景物的奇趣。

  先寫夏天觀察蚊飛的樂趣。「夏蚊成雷」是誇張又是比喻,這裏則是「我」從蚊羣嗡嗡的聲音與悶雷聲相似的特點聯想到雷聲。而把蚊比作鶴,也是蚊子的體形、長足與鶴相像,這是孩子們的聯想。這些聯想不但照應了第一部分的「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同時也爲下文作了鋪墊。「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心裏這樣想,眼前就果然出現了羣鶴飛舞的景觀。這是在前文聯想基礎上的想象,這正是「物外之趣」。而「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衝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爲之怡然稱快」,又是「我」創造性的聯想和想象,進一步體現了物外之趣。同時也反映了「我」的知識豐富,但活動範圍狹小,沒有機會和條件接觸「青雲白鶴」的實景,靠着豐富的想像仍然可以領略到書本上圖畫上所描繪的「青雲白鶴」的實景。再寫「我」觀察土牆、花臺和小蟲爭鬥的樂趣。這裏寫「我」觀察花臺草木,「以叢草爲林,以蟲蚊爲獸」神遊其中,仍是表現「物外之趣」的。而觀蟲鬥、驅蝦蟆的故事,不但緊扣「趣」字,說明「我」觀察入神,而且還能表現「我」的真正可愛,天真無邪。

沈復

沈復 (1763年—1825),字三白,號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於長洲(今江蘇蘇州)。清代文學家。著有《浮生六記》。工詩畫、散文。據《浮生六記》來看,他出身於幕僚家庭,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隨父親到浙江紹興求學。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巡江南,沈復隨父親恭迎聖駕。後來到蘇州從事酒業。他與妻子陳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變故,夫妻曾旅居外地,歷經坎坷。妻子死後,他去四川充當幕僚。此後情況不明。 ...

沈復朗讀
()

猜你喜歡

太上屈尊摶衆杯,豈能盡破恣狂詭。芸芸手足美頭顱,何愛造之何怒毀。

()

江南水闊疑無地,漢北風高忽似秋。鴻雁定應驚悄悄,麒麟何許泣幽幽。

步兵阮籍唯耽酒,隱士龐公不入州。敢饜朝盤惟苜蓿,封侯渾是爛羊頭。

()

寒柳金明俱已休。哪堪回首舊風流。縱橫盲左凌雲筆,寂寞人間白玉樓。

情脈脈,意悠悠。空懷家國古今愁。何須更說前朝事,待唱新詞對晚秋。

()

湘波一尺阻東西,湘草湘煙入望迷。碧海相看消鏡雪,丹經何術煉銀泥。

歸舟吳越迎歌扇,潭水滄浪廢杖藜。問訊綏山桃幾熟,飛花好寄五陵溪。

()

霧捲馬蹄塵自起,東風送渡咸陽水。故園花木綠成圍,猶向關中見桃李。

聞道春前雪最深,行人僵死薪如金。羲和不肯爲日馭,潛入北海分幽陰。

長安今過何曾識,此度劉郎老於昔。終南入望眼長青,渭水翻波心更赤。

只今身在選官圖,夢守麼麼五十餘。衣輕躍駿美年少,愛爾平時不讀書。

()

一舟停、佛狸祠下,酒邊人與花遇。金焦雙送南朝客,海上圓波重聚。

相記取。只那夕朱樓,我汝銷魂處。簾櫳遍數。又露掠篷低,風銷蠟黯,草草別君去。

人間世,都似看花隔霧。庾郎何必詞賦。卅年爭笑屠龍技,誰共靈脩相訴。

聊慰汝。盼等到重陽,買棹江南雨。艷才何補。剩十裏青溪,二分明月,兜影照離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