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盛孝章書

論盛孝章書朗讀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爲始滿,融又過二。海內知識,零落殆盡,惟會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於孫氏,妻孥湮沒,單孑獨立,孤危愁苦。若使憂能傷人,此子不得復永年矣! 

譯文:  如果光陰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歲的年齡。您是剛滿,而我卻已經超過兩歲了。國內的相識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會稽的盛孝章還活着。他受到東吳孫氏政權的困辱,妻子兒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單無助的一個人,處境非常危險,心情十分痛苦。假使憂愁可以損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長壽了。

注釋:  居:指停留。公:指曹操。始滿:剛滿。這裏指剛滿五十歲。過二:超過兩歲。零落:凋落。這裏指死亡。其人:指盛孝章。孫氏:指東吳孫氏政權。孫策平吳後,對英豪多所殺戮,盛孝章爲當時名士,孫策也很忌恨他。但孫策死於年(建安五年),該文作於年(建安九年),則殺盛孝章者當爲孫權。妻孥(nú奴):妻子兒女。湮(yān煙)沒:埋沒。指喪亡。永年:長壽。

  《春秋傳》曰:「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今孝章,實丈夫之雄也,天下談士,依以揚聲,而身不免於幽縶,命不期於旦夕,是吾祖不當復論損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絕交也。公誠能馳一介之使,加咫尺之書,則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譯文:  《春秋傳》裏說:「諸侯之間有相互併吞的,齊桓公沒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種羞恥。」盛孝章確實是當今男子中的豪傑,天下一些善於言談議論的人,常要依靠他來宣揚自己的名聲,而他本人卻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麼孔子就不應該談論朋友好壞的問題,也無怪朱穆所以要寫他的《絕交論》了。您如果能趕快派遣一個使者,再帶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來,而交友之道也可以發揚光大了。

注釋:  《春秋傳》:闡明《春秋》經義的書。這裏指《公羊傳》。「諸侯」三句:見《公羊傳·僖公元年》。前年(僖公元年),狄人出兵滅邢。齊桓公當時居霸主地位,未能發兵救援,自己感到羞恥。所以《春秋》作者有意爲他隱諱,於這一年只寫上「邢亡」兩字,而不寫亡於誰手。文章引用這幾句話的意思是以曹操比齊桓公,暗示他拯救孝章是義不容辭的事。談士:善於言談議論的人。幽執:指被囚禁。吾祖:指孔子。孔融是孔子後裔,故稱。論損益之友:《論語·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闢,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朱穆:字公叔,東漢時人。他有感於當時不講交友之道的衰敗風俗,寫了《崇厚論》、《絕交論》兩篇文章,表示對世風的不滿。介,一個。咫(zhǐ止):古以八寸爲咫。

  今之少年,喜謗前輩,或能譏評孝章。孝章要爲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稱歎。燕君市駿馬之骨,非欲以騁道裏,乃當以招絕足也。惟公匡復漢室,宗社將絕,又能正之。正之之術,實須得賢。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昭王築臺以尊郭隗,隗雖小才,而逢大遇,竟能發明主之至心,故樂毅自魏往,劇辛自趙往,鄒衍自齊往。向使郭隗倒懸而王不解,臨溺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稱引,自公所知,而復有雲者,欲公崇篤斯義也。因表不悉。

譯文:  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說前輩的壞話,或許有人會對孝章加以譏諷評論。總的說來孝章是一個盛名天下、爲天下人所稱賞讚美的人。燕君購買駿馬的屍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奔馳,而是通過它來招致千裏馬。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復漢朝王室,使將要覆滅的政權重新安定下來。天下要安定,關鍵在於得到賢才。珠玉不生腳,卻能夠到人的身邊來,就是因爲有人喜歡它們,賢士們生了腳卻不來,是君王不求賢的緣故。燕昭王築了黃金臺來尊崇郭隗,郭隗雖然是一個才能不高的人,但卻得到厚待,終竟能傳播明主的誠心,所以樂毅從魏國前去,劇辛從趙國前去,鄒衍從齊國前去。假如當初郭隗處於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幫助他,正像落水將要淹死的時候不去援救他,那麼其他賢士也都將遠走高飛,沒有肯到北方燕國來的人了。上面所說的一些事情,本來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還是要再說一下,無非是想提請您對交友之道加以重視罷了。實在不能詳盡地表達我的意思。

注釋:  要:總要,總括來說。九牧:九州。古代分天下爲九州,州長稱牧伯,所以稱九州爲九牧,也就是「天下」的意思。「燕君」句:《戰國策·燕策》:「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裏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裏馬;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馬死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爲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能期年,千裏之馬至者三。』」市:買。絕足:絕塵之足。指奔馳時足不沾塵的千裏馬。孔融引用燕君市駿馬骨的故事,是要曹操招致盛孝章。以爲縱然孝章不是絕頂賢才,但把他招來可以得到好賢的名聲,天下賢才必能接踵而來。宗社:宗廟和社稷。指國家政權。「宗廟」是皇帝祭祖宗的地方,「社稷」是皇帝祭天地的地方。絕:斷絕。祭祀斷絕即意味政權覆滅。正:扶正,安定。「珠玉」二句:語本《韓詩外傳》卷六:「蓋胥謂晉平公曰:『夫珠出於江海,玉出於崑山,無足而至者,由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蓋主君無好士之意耳。』」脛(jìng敬):小腿。這裏指腳。昭王:燕昭王姬職(前—前在位)。燕昭王渴望賢者,以報齊國破燕之仇,請謀臣郭隗推薦,郭隗說:「只要你尊重國內賢人,天下賢士必會聞風而來。」昭王說:「那麼我該從誰開始呢?」郭隗說:「請從我開始。我尚且受到尊重,何況比我更高明的賢士呢?」於是昭王就爲他修建宮室,並以師禮相待。又相傳昭王在易水東南築黃金臺,置千金於臺,招納天下賢士。大遇:隆重的待遇。明主之至心:指燕昭王招用賢才的至誠之心。樂毅:魏國人,燕昭王任爲上將軍,曾爲燕伐齊,破齊七十餘城。劇辛:趙國人,有賢才,跟樂毅一起合謀破齊。鄒衍:齊國人,主張大九州說,燕昭王以師禮相待。向:從前。倒懸:倒掛着。比喻困苦危急。首:向。稱引:指信中論說、引述的事情。自:本來。崇篤:推崇重視。斯義:指交友、招納賢才的道理。不悉:不能詳盡。舊時書信結尾常用的套語。

論盛孝章書注音

   ㄙㄨㄟˋ ㄩㄝˋ ㄅㄨˊ ㄐㄩ , ㄕˊ ㄐㄧㄝˊ ㄖㄨˊ ㄌㄧㄡˊ 。 ㄨˇ ㄕˊ ㄓ ㄋㄧㄢˊ , ㄏㄨ ㄧㄢ ㄧˇ ㄓˋ 。 ㄍㄨㄥ 爲 ㄕˇ ㄇㄢˇ , ㄖㄨㄥˊ ㄧㄡˋ ㄍㄨㄛˋ ㄦˋ 。 ㄏㄞˇ ㄋㄟˋ ㄓ ㄕˋ , ㄌㄧㄥˊ ㄌㄨㄛˋ ㄉㄞˋ ㄐㄧㄣˋ , ㄨㄟˊ ㄏㄨㄟˋ ㄐㄧ ㄕㄥˋ ㄒㄧㄠˋ ㄓㄤ ㄕㄤˋ ㄘㄨㄣˊ 。 ㄑㄧˊ ㄖㄣˊ ㄎㄨㄣˋ ㄩˊ ㄙㄨㄣ ㄕˋ , ㄑㄧ ㄋㄨˊ ㄧㄣ ㄇㄛˋ , ㄉㄢ ㄐㄧㄝˊ ㄉㄨˊ ㄌㄧˋ , ㄍㄨ ㄨㄟˊ ㄔㄡˊ ㄎㄨˇ 。 ㄖㄨㄛˋ ㄕˇ ㄧㄡ ㄋㄥˊ ㄕㄤ ㄖㄣˊ , ㄘˇ ㄗ˙ ㄅㄨˋ ㄉㄜˊ ㄈㄨˋ ㄩㄥˇ ㄋㄧㄢˊ ㄧˇ ! 

  《 ㄔㄨㄣ ㄑㄧㄡ ㄔㄨㄢˊ 》 ㄩㄝ :「 ㄓㄨ ㄏㄡˊ ㄧㄡˇ ㄒㄧㄤˋ ㄇㄧㄝˋ ㄨㄤˊ ㄓㄜˇ , ㄏㄨㄢˊ ㄍㄨㄥ ㄅㄨˋ ㄋㄥˊ ㄐㄧㄡˋ , ㄗㄜˊ ㄏㄨㄢˊ ㄍㄨㄥ ㄔˇ ㄓ 。」 ㄐㄧㄣ ㄒㄧㄠˋ ㄓㄤ , ㄕˊ ㄓㄤˋ ㄈㄨ ㄓ ㄒㄩㄥˊ ㄧㄝˇ , ㄊㄧㄢ ㄒㄧㄚˋ ㄊㄢˊ ㄕˋ , ㄧ ㄧˇ ㄧㄤˊ ㄕㄥ , ㄦˊ ㄕㄣ ㄅㄨˋ ㄇㄧㄢˇ ㄩˊ ㄧㄡ ㄓˊ , ㄇㄧㄥˋ ㄅㄨˋ ㄑㄧˊ ㄩˊ ㄉㄢˋ ㄒㄧˋ , ㄕˋ ㄨˊ ㄗㄨˇ ㄅㄨˊ ㄉㄤˋ ㄈㄨˋ ㄌㄨㄣˋ ㄙㄨㄣˇ ㄧˋ ㄓ ㄧㄡˇ , ㄦˊ ㄓㄨ ㄇㄨˋ ㄙㄨㄛˇ ㄧˇ ㄐㄩㄝˊ ㄐㄧㄠ ㄧㄝˇ 。 ㄍㄨㄥ ㄔㄥˊ ㄋㄥˊ ㄔˊ ㄧˊ ㄐㄧㄝˋ ㄓ ㄕˇ , ㄐㄧㄚ ㄓˇ ㄔˇ ㄓ ㄕㄨ , ㄗㄜˊ ㄒㄧㄠˋ ㄓㄤ ㄎㄜˇ ㄓˋ , ㄧㄡˇ ㄉㄠˋ ㄎㄜˇ ㄏㄨㄥˊ ㄧˇ 。 

   ㄐㄧㄣ ㄓ ㄕㄠˋ ㄋㄧㄢˊ , ㄒㄧˇ ㄅㄤˋ ㄑㄧㄢˊ ㄅㄟˋ , ㄏㄨㄛˋ ㄋㄥˊ ㄐㄧ ㄆㄧㄥˊ ㄒㄧㄠˋ ㄓㄤ 。 ㄒㄧㄠˋ ㄓㄤ ㄧㄠˋ 爲 ㄧㄡˇ ㄊㄧㄢ ㄒㄧㄚˋ ㄉㄚˋ ㄇㄧㄥˊ , ㄐㄧㄡˇ ㄇㄨˋ ㄓ ㄖㄣˊ , ㄙㄨㄛˇ ㄍㄨㄥˋ ㄔㄥ ㄊㄢˋ 。 ㄧㄢˋ ㄐㄩㄣ ㄕˋ ㄐㄩㄣˋ ㄇㄚˇ ㄓ ㄍㄨˇ , ㄈㄟ ㄩˋ ㄧˇ ㄔㄥˇ ㄉㄠˋ ㄌㄧˇ , ㄋㄞˇ ㄉㄤ ㄧˇ ㄓㄠ ㄐㄩㄝˊ ㄗㄨˊ ㄧㄝˇ 。 ㄨㄟˊ ㄍㄨㄥ ㄎㄨㄤ ㄈㄨˋ ㄏㄢˋ ㄕˋ , ㄗㄨㄥ ㄕㄜˋ ㄐㄧㄤ ㄐㄩㄝˊ , ㄧㄡˋ ㄋㄥˊ ㄓㄥˋ ㄓ 。 ㄓㄥˋ ㄓ ㄓ ㄕㄨˋ , ㄕˊ ㄒㄩ ㄉㄟˇ ㄒㄧㄢˊ 。 ㄓㄨ ㄩˋ ㄨˊ ㄐㄧㄥˋ ㄦˊ ㄗˋ ㄓˋ ㄓㄜˇ , ㄧˇ ㄖㄣˊ ㄏㄠˇ ㄓ ㄧㄝˇ , ㄎㄨㄤˋ ㄒㄧㄢˊ ㄓㄜˇ ㄓ ㄧㄡˇ ㄗㄨˊ ㄏㄨ ! ㄓㄠ ㄨㄤˊ ㄓㄨˊ ㄊㄞˊ ㄧˇ ㄗㄨㄣ ㄍㄨㄛ ㄨㄟˇ , ㄨㄟˇ ㄙㄨㄟ ㄒㄧㄠˇ ㄘㄞˊ , ㄦˊ ㄈㄥˊ ㄉㄚˋ ㄩˋ , ㄐㄧㄥˋ ㄋㄥˊ ㄈㄚ ㄇㄧㄥˊ ㄓㄨˇ ㄓ ㄓˋ ㄒㄧㄣ , ㄍㄨˋ ㄌㄜˋ ㄧˋ ㄗˋ ㄨㄟˋ ㄨㄤˇ , ㄐㄩˋ ㄒㄧㄣ ㄗˋ ㄓㄠˋ ㄨㄤˇ , ㄗㄡ ㄧㄢˇ ㄗˋ ㄑㄧˊ ㄨㄤˇ 。 ㄒㄧㄤˋ ㄕˇ ㄍㄨㄛ ㄨㄟˇ ㄉㄠˋ ㄒㄩㄢˊ ㄦˊ ㄨㄤˊ ㄅㄨˋ ㄐㄧㄝˇ , ㄌㄧㄣˊ ㄋㄧˋ ㄦˊ ㄨㄤˊ ㄅㄨˊ ㄓㄥˇ , ㄗㄜˊ ㄕˋ ㄧˋ ㄐㄧㄤ ㄍㄠ ㄒㄧㄤˊ ㄩㄢˇ ㄧㄣˇ , ㄇㄛˋ ㄧㄡˇ ㄅㄟˇ ㄕㄡˇ ㄧㄢˋ ㄌㄨˋ ㄓㄜˇ ㄧˇ 。 ㄈㄢˊ ㄙㄨㄛˇ ㄔㄥ ㄧㄣˇ , ㄗˋ ㄍㄨㄥ ㄙㄨㄛˇ ㄓ , ㄦˊ ㄈㄨˋ ㄧㄡˇ ㄩㄣˊ ㄓㄜˇ , ㄩˋ ㄍㄨㄥ ㄔㄨㄥˊ ㄉㄨˇ ㄙ ㄧˋ ㄧㄝˇ 。 ㄧㄣ ㄅㄧㄠˇ ㄅㄨˊ ㄒㄧ 。

論盛孝章書釋義

譯文

  如果光陰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歲的年齡。您是剛滿,而我卻已經超過兩歲了。國內的相識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會稽的盛孝章還活着。他受到東吳孫氏政權的困辱,妻子兒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單無助的一個人,處境非常危險,心情十分痛苦。假使憂愁可以損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長壽了。

  《春秋傳》裏說:「諸侯之間有相互併吞的,齊桓公沒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種羞恥。」盛孝章確實是當今男子中的豪傑,天下一些善於言談議論的人,常要依靠他來宣揚自己的名聲,而他本人卻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麼孔子就不應該談論朋友好壞的問題,也無怪朱穆所以要寫他的《絕交論》了。您如果能趕快派遣一個使者,再帶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來,而交友之道也可以發揚光大了。

  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說前輩的壞話,或許有人會對孝章加以譏諷評論。總的說來孝章是一個盛名天下、爲天下人所稱賞讚美的人。燕君購買駿馬的屍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奔馳,而是通過它來招致千裏馬。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復漢朝王室,使將要覆滅的政權重新安定下來。天下要安定,關鍵在於得到賢才。珠玉不生腳,卻能夠到人的身邊來,就是因爲有人喜歡它們,賢士們生了腳卻不來,是君王不求賢的緣故。燕昭王築了黃金臺來尊崇郭隗,郭隗雖然是一個才能不高的人,但卻得到厚待,終竟能傳播明主的誠心,所以樂毅從魏國前去,劇辛從趙國前去,鄒衍從齊國前去。假如當初郭隗處於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幫助他,正像落水將要淹死的時候不去援救他,那麼其他賢士也都將遠走高飛,沒有肯到北方燕國來的人了。上面所說的一些事情,本來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還是要再說一下,無非是想提請您對交友之道加以重視罷了。實在不能詳盡地表達我的意思。

註釋

(1)居:指停留。

(2)公:指曹操。始滿:剛滿。這裏指剛滿五十歲。

(3)過二:超過兩歲。

(4)零落:凋落。這裏指死亡。

(5)其人:指盛孝章。孫氏:指東吳孫氏政權。孫策平吳後,對英豪多所殺戮,盛孝章爲當時名士,孫策也很忌恨他。但孫策死於200年(建安五年),該文作於204年(建安九年),則殺盛孝章者當爲孫權。

(6)妻孥(nú奴):妻子兒女。湮(yān煙)沒:埋沒。指喪亡。

(7)永年:長壽。

(8)《春秋傳》:闡明《春秋》經義的書。這裏指《公羊傳》。

(9)「諸侯」三句:見《公羊傳·僖公元年》。前659年(僖公元年),狄人出兵滅邢。齊桓公當時居霸主地位,未能發兵救援,自己感到羞恥。所以《春秋》作者有意爲他隱諱,於這一年只寫上「邢亡」兩字,而不寫亡於誰手。文章引用這幾句話的意思是以曹操比齊桓公,暗示他拯救孝章是義不容辭的事。

(10)談士:善於言談議論的人。

(11)幽執:指被囚禁。

(12)吾祖:指孔子。孔融是孔子後裔,故稱。論損益之友:《論語·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闢,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3)朱穆:字公叔,東漢時人。他有感於當時不講交友之道的衰敗風俗,寫了《崇厚論》、《絕交論》兩篇文章,表示對世風的不滿。

(14)介,一個。

(15)咫(zhǐ止):古以八寸爲咫。

(16)要:總要,總括來說。

(17)九牧:九州。古代分天下爲九州,州長稱牧伯,所以稱九州爲九牧,也就是「天下」的意思。

(18)「燕君」句:《戰國策·燕策》:「郭隗先生曰:『臣聞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裏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於君曰:『請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裏馬;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反以報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馬,安事死馬而捐五百金?』涓人對曰:『馬死且買之五百金,況生馬乎?天下必以王爲能市馬,馬今至矣!』於是不能期年,千裏之馬至者三。』」市:買。

(19)絕足:絕塵之足。指奔馳時足不沾塵的千裏馬。孔融引用燕君市駿馬骨的故事,是要曹操招致盛孝章。以爲縱然孝章不是絕頂賢才,但把他招來可以得到好賢的名聲,天下賢才必能接踵而來。

(20)宗社:宗廟和社稷。指國家政權。「宗廟」是皇帝祭祖宗的地方,「社稷」是皇帝祭天地的地方。絕:斷絕。祭祀斷絕即意味政權覆滅。

(21)正:扶正,安定。

(22)「珠玉」二句:語本《韓詩外傳》卷六:「蓋胥謂晉平公曰:『夫珠出於江海,玉出於崑山,無足而至者,由主君之好也。士有足而不至者,蓋主君無好士之意耳。』」脛(jìng敬):小腿。這裏指腳。

(23)昭王:燕昭王姬職(前311—前279在位)。燕昭王渴望賢者,以報齊國破燕之仇,請謀臣郭隗推薦,郭隗說:「只要你尊重國內賢人,天下賢士必會聞風而來。」昭王說:「那麼我該從誰開始呢?」郭隗說:「請從我開始。我尚且受到尊重,何況比我更高明的賢士呢?」於是昭王就爲他修建宮室,並以師禮相待。又相傳昭王在易水東南築黃金臺,置千金於臺,招納天下賢士。

(24)大遇:隆重的待遇。

(25)明主之至心:指燕昭王招用賢才的至誠之心。

(26)樂毅:魏國人,燕昭王任爲上將軍,曾爲燕伐齊,破齊七十餘城。

(27)劇辛:趙國人,有賢才,跟樂毅一起合謀破齊。

(28)鄒衍:齊國人,主張大九州說,燕昭王以師禮相待。

(29)向:從前。倒懸:倒掛着。比喻困苦危急。

(30)首:向。

(31)稱引:指信中論說、引述的事情。

(32)自:本來。

(33)崇篤:推崇重視。斯義:指交友、招納賢才的道理。

(34)不悉:不能詳盡。舊時書信結尾常用的套語。

論盛孝章書賞析

  這篇文章選自《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孔少府集》,又名《與曹公論盛孝章書》,是204年(漢獻帝建安九年),孔融任少府時向曹操推薦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名憲,會稽人,也是漢末名士。曾任吳郡太守,因病辭官家居。孫策平吳後,對當時名士深爲忌恨,孝章因此曾外出避禍。孫策死後,孫權繼續對其進行迫害。孔融與孝章友善,知道他處境危急,所以特地寫了這封信,向當時任司空兼車騎將軍的曹操救援。曹操接信後,即徵孝章爲都尉,徵命未至,孝章已爲孫權所害。文章敘述了孝章所處的艱難處境,並引用歷史上重用賢才的故事,從交友之道和得賢之重要來打動對方,辭意懇切,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量。

孔融

孔融(153-208),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文學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俊秀。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郡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建安元年(196),徵還爲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大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爲曹操所殺。能詩善文。散文鋒利簡潔,代表作是《薦禰衡表》。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孔北海集》。 ...

孔融朗讀
()

猜你喜歡

旅枕驟疑風徹屋,曉窗還見雪填渠。

梅花未放臘前蕊,雁足渾無別後書。

故意誰其哀范叔,倦遊身自困相如。

贈言故愈綈袍賜,載路何須駟馬車。

()

貯腹書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霧飛雲遣。老筆紛披姿媚出,冰灑鐵梅芳泫。

高詠遍、蜀箋吳繭。六代江山文酒地,記孝侯、臺畔春陰淺。

龍竟臥,蠖羞展。

客遊不藉縱橫顯。日端居、犀香溫透,墨池摩扁。生受鹿門妻子福,萬態擾龍馴犬。

愛白璧、微瑕全免。相約卜鄰投老去,有青溪、茅屋堪重典。

花共插,竹同剪。

()

霄漢勳名喜致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應許國終懷赤,鬢爲憂民早博銀。

公道定知歸太史,清朝無愧作閒人。從今勘破黃粱夢,習靜虛堂養穀神。

()

問渠得似山間日,猶自筠籠叫不停。

我亦多言私自省,再三守口要如瓶。

()

拜相後先公與馬,公多容色馬多憂。若更慶曆爲元祐,公亦須憂到死休。

()

訪水南鄭隱,雪北徐園,燕閉魚扃。喬木城東宅,尚春篁徑翠,秋荔垣青。

有翁孑身遺世,娛老寫黃庭。感二十年前,攜燈借榻,我夢曾經。

荒形。縱非昔,仗守研文孫,補葺池亭。畫境依稀是,漫淒涼風月,柳斷荷零。

朅來舊欄重倚,高躅吊鴻冥。算把得清芬,湘梅黛幹環四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