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食其力

拼音:
zì shí qí lì
注音:
ㄗˋ ㄕˊ ㄑ一ˊ ㄌ一ˋ
釋義:
依靠自己的勞動來謀生。
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食貨志》:「今驅民而歸之農,皆著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例子:
居貧,自食其力,隱田裏間,以教授爲業,非義不爲,人敬憚之。(明 李昌祺《剪燈餘話 泰山御史傳》)
辨析:
見「自力更生」。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感情:
自食其力是褒義
同義:
反義:
英語:
live on one's own labor
日語:
自分(じぶん)で働(はたら)いて生活(せいかつ)する
俄語:
кормиться своим трудом(жить на свои трудовые доходы)
德語:
von seiner Hǎnde Arbeit leben
法語:
vivre de son propre travail(gagner son pain à la sueur de son front)
()

典源

    《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
    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財有餘,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今毆1>民而歸之農,皆著於本2>,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3>轉而緣4>南畝5>,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也,竊為陛下惜之!

    〔注解〕

    1. 毆:音ㄑㄩ。據唐.顏師古注
    2. 著於本:附於根本。著,音ㄓㄨㄛˊ
    3. 末技游食之民:指從事工商業及游蕩不務正業。
    4. 緣:憑藉。
    5. 南畝:南邊的田畝。因南坡向陽,利於植物生長,故田地多向南開墾。後泛稱田畝。

典故說明

根據《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記載,漢文帝時,賈誼見到人民紛紛棄農從商,擔心將來造成糧食不足的問題,於是向文帝力陳農業是立國的根本,朝廷應當鼓勵人民從事農耕,使每個人都能憑藉自己的力量養活自己,讓那些從事工、商等末技及游蕩不務正業的人從事耕種,這麼一來就會有充足的存糧,人民就能安居樂業,國家富強安寧,而不至於像現在這樣生活在危懼之中。漢文帝聽取賈誼的建議,就開闢籍田親自耕種,勸導人民務農。「自食其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憑藉自己的力量養活自己。

造句

    1. 雖然是身體殘障,但他們自食其力的勞動精神令人欽佩。
    2. 為了減輕家裡負擔,他自食其力,半工半讀完成大學學業。
    3. 現代女性意識抬頭,越來越多女性自食其力,不再依賴男性。
    4. 我們應該訓練殘疾人士學習一技之長,讓他們能夠自食其力
    5. 他一考上大學就不再跟父母親拿錢,憑著家教,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