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過其實

拼音:
yán guò qí shí
注音:
一ㄢˊ ㄍㄨㄛˋ ㄑ一ˊ ㄕˊ
釋義:
言:語言;過:超過;越過;實:實際。原指言語不實;超過自己的實際能力。現多指說話說得過分誇張、不符合實際。
出處:
陳壽《三國志 蜀志 馬良傳》:「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例子: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21章:「他被梁大老漢言過其實的話嚇唬住了。」
正音:
「其」,不能讀作「qī」。
辯形:
「實」,不能寫作「拾」。
辨析:
言過其實和「誇大其詞」;都有「說的話和實際情況不符合」的意思。但言過其實偏重在言語過分、浮誇;還常用來表示人的性格;「誇大其詞」偏重在誇大。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感情:
言過其實是貶義
同義:
反義:
恰如其分、名副其實、言必有信
英語:
overshoot the truth
日語:
話(はなし)が実際(じっさい)よりも大(おお)げさである
俄語:
говорить с преувеличениями(сильно преувеличивать)
德語:
seine Worte übersteigern seine Fǎhigkeit(einen Sachverhalt aufbauschen)
法語:
exagérer(amplifier)
()

典源

    #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二.正失》1>
    成帝曰:「其治天下,孰與孝宣皇帝?」向曰:「中宗之世,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親,單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其治過於太宗之時,亦以遭遇匈奴賓服,四夷和親也。」上曰:「後世皆言文帝治天下幾至太平,其德比周成王,此語何從生?」向對曰:「生於言事。文帝禮言事者,不傷其意,群臣無小大,至即便從容言,上止輦聽之,其言可者稱善,不可者喜笑而已。言事多褒之,後人見遺文,則以為然。世之毀譽,莫能得實,審形者少,隨聲者多,或至以無為有。……」向以為如此。及世間言文帝小生於軍中,長大祭代東門外,使者求得之,因立為代王,徵當即位,後期,日為之再中,集上書囊,以為前殿帷,常居明光宮聽政,為薄太后持三年服,治天下,致升平,斷獄三百人,粟一升一錢:凡此十餘事,皆俗人所妄傳,言過其實,及傅會2>,或以為前皆非是,如劉向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馬良》。
    2. 傅會:牽強、附會。

    〔參考資料〕

    《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馬良》
    良弟謖,字幼常,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除緜竹成都令、越嶲太守。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典故說明

東漢應劭所著的《風俗通義》中的〈正失〉篇,開頭即點出此篇是為了糾正歷史上善惡謬誤所寫,所以立篇名為〈正失〉。在孝文帝這段中,指出劉向認為世俗流傳漢文帝的許多事跡,大多是些誇大,與事實不相符的穿鑿附會之說。只因文帝非常禮遇來上諫的大臣,所以大臣們對文帝多有褒獎。例如:文中列舉十數件關於文帝的善行,都有溢美、牽強附會之嫌。後人看到這些褒揚的文章,就以為全是事實。世上的非議與稱讚,有很多是名實不符,但會去求證的人不多,隨聲附和的人倒是不少。應劭在此對劉向的看法表示贊同。後來「言過其實」被用來指言辭虛妄誇大,與事實不相符。

造句

    1. 我覺得他的說法言過其實,不盡可信。
    2. 我若不言過其實誇張些,你們會緊張嗎?
    3. 事情並未如傳說嚴重,媒體報導言過其實
    4. 言過其實地,把一件小擦撞說成了大車禍。
    5. 我想他的用心是要提醒你注意,只是話說得有些言過其實
    6. 這部影片的介紹有點兒言過其實,真正去看過的人都有受騙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