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而卻步

拼音:
wàng ér què bù
注音:
ㄨㄤˋ ㄦˊ ㄑㄩㄝˋ ㄅㄨˋ
釋義:
看到困難或危險就往後退縮。形容遇到強敵或困難時就退縮不前。卻步:向後退卻。
出處:
明 徐光啓《復周無逸學憲》:「且以裕蠱所爲,思之痛心,望之卻步。」
例子:
凡這一切,都很可能使某一部分有條件從事這種工作的人望而卻步。(秦牧《象和蟻的童話》
正音:
「而」,不能讀作「ěr」。
辨析:
望而卻步和「望而生畏」都有看了就發怵的意思。但望而卻步側重在行動上不敢前進;而「望而生畏」側重在心理上害怕。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感情:
望而卻步是貶義
同義:
反義:
英語:
shrink back at the sight of
日語:
見(み)ただけでしりごみする
俄語:
спасовать перед трудностями
德語:
vor etwas zurückscheuen (od. zurückweichen)
()

典源

    ※明.徐光啟〈復周無逸學憲書〉(據《徐光啟集.卷一○.書牘一》引)
    一載賢勞,今茲竣事,必多得真才,為他日羽儀楨榦矣。執法不撓,剷除宿弊,是當官本領,即有危機,非所宜避也。況公道在人,終古不泯,從來真清執者何嘗不信於當世耶?黨與二字,耗盡士大夫精神才力,而於國計民生,毫無干涉。且以裕蠱1>所為,思之痛心,望之卻步。今日中外,事事可虞,杞人之慮,蓋非一端。若皆以養癰為得計,其如一朝之患何哉!

    〔注解〕

    1. 裕蠱:寬裕以治蠱。蠱,指前人已壞之事項。謂寬待惡習,猶如養癰貽患。

典故說明

「望而卻步」典源作「望之卻步」。看到了一件困難或危險的事,有些人會去克服,有些人則會畏縮不前,後者的情形,就可以用「望而卻步」來形容。「卻」是退後不前的意思,《孔子家語.儒行解》說:「是猶卻步而欲求及前人,不可得也。」意思是一個人退縮不前而想趕上前人的成就,是不可能的。徐光啟(西元1562∼1633),字子先,明朝算學家,上海人。從利瑪竇學天算之學,為中國人研究西洋科學之始,曾任禮部尚書。譯著甚多,以幾何原本、農政全書等最著。當時明朝政局混亂,黨爭造成朝政敗壞,國力日衰。徐光啟看到這種情形,便感嘆地表示,黨爭耗費了士大夫的精力和才智,而對國家社會毫無幫助,而且同黨之人對彼此的陋行姑息容忍,更叫他每次想到就非常痛心,看到了就退縮不前,不願與之同流合污。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七》:「今藏園、甌北兩才子詩,鬥險爭新,余望而卻步。」則以「望而卻步」形容蔣士銓、趙翼的詩太過艱澀難懂,令人讀了就會退卻害怕。「望而卻步」一般用來形容危險或能力不及的事,令人見了就退卻不前。

造句

    1. 他有恐水症,所以對水上活動望而卻步
    2. 遇到險阻就望而卻步的人,是很難有成就的。
    3. 這本小說太難懂了,許多讀者翻了兩頁就望而卻步
    4. 經過數天辛苦的跋涉,這座令人望而卻步的大山,終於被我們征服了!
    5. 這座高山令很多人望而卻步,但我們憑著不畏艱難的毅力,終於登頂成功。
    6. 這件任務看來好像難得讓人望而卻步,實際做了之後,才發現沒那麼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