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一反三

拼音:
jǔ yī fǎn sān
注音:
ㄐㄨˇ 一 ㄈㄢˇ ㄙㄢ
釋義:
反:類推。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相似的許多事情。比喻善於學習;能夠由此及彼。
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例子:
我是憑着一卷《詩韻》學說話,倒可以有「舉一反三」的效驗。(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四回)
辯形:
「反」,不能寫作「返」。
辨析:
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都比喻只要瞭解某一方面的事物;就能類推懂得同類的其他事物;有時可連用。但舉一反三偏重在「反三」;指從懂得一點;類推而知其他;這裏的其他不限於同類;「觸類旁通」偏重在「旁通」;指能對同類事物融會貫通。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感情:
舉一反三是褒義
同義:
融會貫通、觸類旁通
反義:
英語:
From one sample you may judge of the whole.
日語:
一(いつ)をもって他を察(さっ)する
俄語:
судить по аналогии
德語:
vom Einzelnen aufs Allgemeine schlieβen
法語:
de la connaissance d'une chose en inférer d'autres
()

典源

    《論語.述而》
    子曰:「不憤不啟1>,不悱不發2>,舉一隅3>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注解〕

    1. 不憤不啟:不到學生想求明白而無法獲得時,不去開導他。憤,心中想了解卻有困難。啟,開導、教導。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2. 不悱不發:不到學生想說卻說不出來時,不去啟發他。悱,音ㄈㄟˇ,心裡有意見想表露卻說不出來的樣子。見「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3. 隅:音ㄩˊ,角、角落。
    4. 不復也:不再告訴他。復,再、又。

典故說明

在《論語.述而》篇中,孔子曾說過他教導學生的方法,十分重視求知動機和啟發,他要學生主動地去思辨事理,而不只是被動地依循或死記。他說:「我教導學生時,他如果不對道理先去思考,想求明白而仍有所疑惑時,我是不會去開導他。如果他不是已經經過思慮,只因困在某個關鍵處,想說卻說不出來時,我是不會去啟發他。如果我舉一個四方形的東西為例子,我已經提示他一個角,而他卻還不能推想到其他三個角,我就不再教導他了。」在這段話中,孔子強調了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重要。缺少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人,他只能一味接受別人的說法,卻無法去自我推論,所得到的知識也就不夠紮實了。所以一位好老師,他會注重啟發式的教育,讓學生不但能主動去學習而且還能養成觸類旁通的推論能力。《論語》原文中的「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後來就演變成「舉一反三」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人於學習中善於觸類旁通。

造句

    1. 凡事能舉一反三,正是他學習快速的原因。
    2. 真正聰敏的人,往往能告往知來,舉一反三
    3. 讀書要求靈活運用,才能舉一反三,事半功倍。
    4. 對學過的知識,經常舉一反三,就能悟出新知識。
    5. 小明反應相當敏捷,只要老師教過的,他都能舉一反三
    6. 熟讀這本方法論,從此可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推求眾理。
    7. 歷史雖然漫長,但興亡之理如出一轍,舉一反三,雖百代可知。
    8. 研究問題,需要廣蒐資料,深入分析,才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9. 把二連加四次就是二乘以四,舉一反三,把五連加四次就是五乘以四。
    10. 老師說如果懂得這些知識後,就可以舉一反三地知道其他類似的知識。
    11. 這世界上有的人舉一反三,一教就會,但也有無論怎麼教仍是頑石難以點頭的人。
    12. 你如能把這訣竅弄懂,日後無論學哪一門派的功夫﹐一定都能舉一反三,事半功倍。
    13. 想要了解本地行情,倒也不必貨比三家,只要挑一家來問價錢,舉一反三,大概也就差不多了。
    14. 原來這些招式,和他原來所學的拳法相近,更何況今遇明師指點,他更是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進步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