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而不實

拼音:
huá ér bù shí
注音:
ㄏㄨㄚˊ ㄦˊ ㄅㄨˋ ㄕˊ
釋義:
華;同「花」;開花;實:結果實。光開花;不結果。比喻外表好看;內裏空虛;有名無實。
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文公五年》:「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
例子:
做工作要紮紮實實,講求實效,不要華而不實,誇誇其談。
正音:
「華」,不能讀作「huà」。
辯形:
「華」,不能寫作「譁」。
辨析:
華而不實和「虛有其表」;都有「外表好看;表裏不一」的意思。不同在於:華而不實重在「不實」;而「虛有其表」重在「表」;且華而不實除可用於人物外;也可用於其他方面。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感情:
華而不實是貶義
同義:
虛有其表、金玉其表、敗絮其中
反義:
英語:
showy and not substantial
日語:
華やかだけで中味(なかみ)がないこと
俄語:
бессодержáтельная красивость
德語:
die Blüte ist prǎchtig,aber taubschǒne Form,leerer Inhalt(nur ǎuβerlich schǒn)
法語:
apparences trompeuses(tout ce qui reluit n'est pas or)
()

典源

    《左傳.文公五年》
    晉陽處父聘于衛,反過甯,甯嬴從之。及溫而還,其妻問之。嬴曰:「以剛。〈商書〉曰:『沈漸剛克,高明柔克。』夫子壹之1>,其不沒2>乎!天為剛德,猶不干時3>,況在人乎?且華而不實,怨之所聚也。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余懼不獲其利而離其難,是以去之。」

    〔注解〕

    1. 壹之:偏執其一,指性剛強。
    2. 沒:通「歿」,死亡。
    3. 干時:干涉四時運行。

典故說明

據《左傳.文公五年》載,春秋魯文公五年,在甯地掌管旅舍的大夫甯嬴,遇到出使衛國回來的晉大夫陽處父,覺得他是個仁德的君子,於是告別妻子追隨他而去。可是,過沒幾天,甯嬴就回來了,妻子問他為什麼這麼快回來?他回答說:「陽處父的個性太過剛強偏執。即使是像上天那麼剛強無情,尚且不干涉四時運行,更何況是人呢?而且一路上和他交談下來,覺得他說的話內容虛浮而不切實際,言過其實,容易觸犯別人,招致怨恨。眾人都怨恨他,我怕跟隨他還沒獲得利益就先遭到災難,所以離開他。」後來「華而不實」被用來比喻虛浮而不切實際。此外,在《國語.晉語四》中,可以看到「華而不實,恥也」這句話。事情發生在春秋時,秦穆公設宴款待晉公子重耳,在宴會結束後對臣子們所說的話。秦穆公認為,一個人徒具華麗的外表,而沒有實際內容,是可恥的。在這裡「華而不實」,同樣有虛浮而不切實際的意思。

造句

    1. 我們做事要務實,不可華而不實
    2. 他這種華而不實的作風,如何成得了大器?
    3. 這種華而不實的人,不是倚賴終身的好對象。
    4. 他的文章只是堆砌了一堆的辭藻,華而不實,沒什麼內容。
    5. 我們應該言行一致,才能受到尊重;華而不實的虛誇行為,終究會遭到鄙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