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毛麟角

拼音:
fèng máo lín jiǎo
注音:
ㄈㄥˋ ㄇㄠˊ ㄌ一ㄣˊ ㄐ一ㄠˇ
釋義:
鳳;麟:鳳凰、麒麟;是傳說中珍禽異獸。鳳凰身上的羽毛;麒麟頭上的犄角。比喻珍貴、稀少的人或事物。
出處:
明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 文》:「康對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鳳毛麟角。」
例子:
全縣只考上你一個,無論如何是鳳毛麟角。(梁斌《紅旗譜》二十)
辯形:
「鳳」,不能寫作「風」;「麟」,不能寫作「鱗」、「磷」;「角」,不能寫作「腳」。
辨析:
鳳毛麟角和「百裏挑一」都具有出衆;難得的意思。但鳳毛麟角的應用範圍不限於此;還可以形容具體的物品珍貴而稀少。語義也比「百裏挑一」重。
用法:
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感情:
鳳毛麟角是褒義
同義:
反義:
英語:
phoenix feathers and unicorn's horn; rare and precious things
日語:
極めて珍(めずら)しい物事(ものごと)人物
俄語:
уникум
德語:
sehr seltener und wertvoller Gegenstand
法語:
chose rare et précieuse
()

典源

    1. 「鳳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
      王敬倫1>風姿似父,作侍中2>,加授桓公3>,公服從大門入。桓公望之,曰:「大奴4>固自有鳳毛5>。」

      〔注解〕

      1. 王敬倫:王劭,字敬倫,晉臨沂人,王導第五子,生卒年不詳。風姿美麗,得桓溫器重。官至尚書僕射、吳國內史。
      2. 侍中:職官名。秦置五人,往來殿內東廂奏事。漢以為加官,分掌乘輿服物,侍於君王左右,與聞朝政,為皇帝親信重臣。魏晉以後為門下省的長官,到元代時廢除。
      3. 桓公:桓溫(西元312∼378),字元子,晉龍亢人。初拜駙馬都尉,定蜀,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馬。與前燕慕容垂戰於枋頭,大敗而還。後廢帝奕,立簡文帝,陰謀篡奪,威勢顯赫,旋以疾卒。
      4. 大奴:指王劭。或謂王劭小字。
      5. 鳳毛:鳳凰的羽毛。
    2. 「麟角」:三國魏.蔣濟〈萬機論〉(據《太平御覽.卷四九六.諺下》引)
      學者如牛毛1>,成者如鱗角2>

      〔注解〕

      1. 牛毛:牛身上的毛,比喻極多。
      2. 鱗角:當作「麟角」。麒麟的角極為罕見,比喻極少。

典故說明

「鳳毛麟角」係由「鳳毛」及「麟角」二詞語組合而成。「鳳毛」見於《世說新語.容止》。王劭是王導的第五子,風度姿態都很像他的父親。他作侍中時,有次奉旨授予桓溫升職用的官服。王劭剛從大門進入,桓溫遠遠的望著他,覺得他有其父之風。六朝時南方人稱讚子弟的才幹可與父兄輩相比者為「有鳳毛」,於是桓溫就說:「大奴固自有鳳毛。」意思便是稱讚王劭的能力不輸給其父王導。「麟角」見於〈萬機論〉。魏文帝曹丕雅好文學,即位後進行了一連串的改革,包括選拔人才,提倡文學,一時之間,文風大盛。但為學之人雖多,有所成就之人卻少,故蔣濟在〈萬機論〉中評論道:「學習的人雖然多得像牛毛一樣,但真正學有所成的人卻像麒麟的角一樣稀少。」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鳳毛麟角」,用來比喻稀罕珍貴的人、物。

造句

    1. 現在能裱褙字畫書籍的師傅已是鳳毛麟角,寥寥無幾了。
    2. 隨波逐流者,多如過江之鯽;守正不阿者,鮮若鳳毛麟角
    3. 故宮珍藏的翠玉白菜,維妙維肖,確是古代藝品中的鳳毛麟角
    4. 在我們鄉下地方,擁有博士學位的人有如鳳毛麟角,人人稱羨。
    5. 像他這麼熱心公益、毋私毋我的人,在現代社會中已是鳳毛麟角,不可多得了。
    6. 在古代的社會裡,像李清照那樣能以詞擅名當代文壇的女性,實屬鳳毛麟角,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