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言不遜

拼音:
chū yán bù xùn
注音:
ㄔㄨ 一ㄢˊ ㄅㄨˋ ㄒㄨㄣˋ
釋義:
言:話;說;出言:說話;遜:謙讓;恭順。說話不客氣;沒有禮貌。也作「出口不遜。」
出處: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張郃傳》:「圖(郭圖)慚,又更譖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乃歸太祖。」
例子:
他出言不遜,當然不會受歡迎。
正音:
「不」,不能讀作「bú」;「遜」,不能讀作「sūn」。
辯形:
「遜」,不能寫作「訓」。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指說話傲慢無禮出口傷。
感情:
出言不遜是貶義
同義:
反義:
彬彬有禮、謙厚有禮
英語:
speak rudely
日語:
言葉遣(ことばづか)いが傲慢(ごうまん)だ
法語:
tenir un langage blessant
()

典源

    #《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1>
    景帝長男榮,其母栗姬。栗姬,齊人也。立榮為太子。長公主嫖有女,欲予為妃。栗姬妒,而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景帝,得貴幸,皆過栗姬,栗姬日怨怒,謝長公主,不許。長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許之。長公主怒,而日讒栗姬短於景帝曰:「栗姬與諸貴夫人幸姬會,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挾邪媚道。」景帝以故望之。景帝2>嘗體不安,心不樂,屬3>諸子為王者於栗姬,曰:「百歲後4>,善視5>之。」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恚6>,心嗛7>之而未發也。長公主日譽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賢之,又有曩者所夢日符,計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陰使人趣大臣立栗姬為皇后。大行奏事畢,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無號,宜立為皇后。」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案誅大行,而廢太子為臨江王。栗姬愈恚恨,不得見,以憂死。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志.卷一七.魏書.張樂于張徐傳.張郃》。
    2. 景帝:西元前188∼前141,姓劉名啟,字開,是漢文帝的長子。在位時採用黃老治術,實行無為政治,節儉愛民。後因採用晁錯的主張,削奪諸侯王封地,引起七國之亂,幸賴太尉周亞夫平定,自此中央權力鞏固,諸王毫無實力。在位十六年崩。
    3. 屬:音ㄓㄨˇ,同「囑」,託付。
    4. 百歲後:比喻死後。
    5. 視:對待、看待。
    6. 恚:音ㄏㄨㄟˋ,怨恨、憤怒。
    7. 嗛:音ㄒㄧㄢˊ,懷恨。

    〔參考資料〕

    《三國志.卷一七.魏書.張樂于張徐傳.張郃》
    張郃字儁乂,河間鄚人也。……太祖與袁紹相拒於官渡,紹遣將淳于瓊等督運屯烏巢,太祖自將急擊之。郃說紹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瓊等;瓊等破,則將軍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郭圖曰:「郃計非也。不如攻其本營,勢必還,此為不救而自解也。」郃曰:「曹公營固,攻之必不拔,若瓊等見禽,吾屬盡為虜矣。」紹但遣輕騎救瓊,而以重兵攻太祖營,不能下。太祖果破瓊等,紹軍潰。圖慚,又更譖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乃歸太祖。

典故說明

《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是記述漢高祖至武帝五代漢皇的后妃之事,以正后為主,兼及后妃的親族,故稱為外戚世家。從這些后妃之事,可以反映宮廷內部的情況,也能看到帝王生活中的另一面。后妃之間為了爭寵、爭權勢而進行的明爭暗鬥,往往也構成了整個政治形態中鬥爭的一部分。典源是敘述景帝與栗姬之間的一段史事。栗姬是景帝長子的母親,與長公主有一些磨擦,長公主為此常常在景帝面前說栗姬的不是,景帝因此惱恨栗姬。曾經有一次,景帝身體不好,心情不快樂,就把那些被封王的兒子們託付給栗姬,並對她說:「我死了以後,你要好好的照顧他們。」栗姬因為生氣,不肯答應,說話還傲慢無禮。景帝很氣憤,懷恨在心,但並沒有說出口。後來「出言不遜」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言不遜」演變而出,指說話傲慢無禮。另參考資料《三國志》這一段,記載了曹魏名將張郃的事跡,內容就有「出言不遜」這句成語。張郃,在東漢末年,各地起兵爭奪天下之時,歸附於袁紹。在官渡之戰中,他建議袁紹派重兵增援烏巢。袁紹未採納,反而採用郭圖的計策,結果袁軍大敗。郭圖則為此感到羞愧,為推卸責任,反而誣陷張郃,說他因為袁軍失敗而感到高興,說話傲慢無禮。張郃因為害怕遭到不測,便憤而投奔曹操。

造句

    1. 對待長輩,不可以出言不遜
    2. 他常常出言不遜,難怪會樹敵這麼多。
    3. 這孩子老是出言不遜,得好好管教他。
    4. 出言不遜,頂撞老師,因而被處罰了。
    5. 就算她是千金大小姐,也不能這樣出言不遜
    6. 小張說話總是出言不遜,沒人願意跟他做朋友。
    7. 他到底是什麼人,怎麼跑來這裡撒野,出言不遜
    8. 你這樣對母親出言不遜,不是為人子女應有的態度。
    9. 那人酒醉駕駛被警察攔下,非但毫無悔意,還出言不遜呢!
    10. 小張出言不遜,目中無人,連董事長也敢冒犯,我看他是工作不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