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露聲色

拼音:
bù lù shēng sè
注音:
ㄅㄨˋ ㄌㄨˋ ㄕㄥ ㄙㄜˋ
釋義:
露:顯露;聲:說話的聲音或語氣;色:臉上的表情。指不讓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聲音、語氣和表情上流露出來。形容鎮靜、沉着。
出處:
清 王韜《淞隱漫錄 薊素秋》:「女知爲所紿,特不知何人設此坑阱。女固黠,不露聲色,靜以待之。」
例子:
你看它,埋沒地下,不露聲色,生命的每一秒種都在爲完成自己的使命而苦鬥。(曹石《根的情操》)
正音:
「露」,不能讀作「lòu」;「色」,不能讀作「shǎi」。
辯形:
「聲」,不能寫作「生」。
辨析:
見「不動聲色」。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不讓自己感情流露。
感情:
不露聲色是中性
同義:
反義:
失魂落魄、面如土色
英語:
without letting one's feelings show
日語:
もの音(おと)も形跡(けいせき)も現(あらわ)さない,声にも表情(ひょうじょう)にも出さない
俄語:
не покáзывать виду
法語:
ne pas laisser paraǐtre ses sentiments(n'avoir l'air de ri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