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不紊

拼音:
yǒu tiáo bù wěn
注音:
一ㄡˇ ㄊ一ㄠˊ ㄅㄨˋ ㄨㄣˇ
釋義:
紊:亂。有條理;不紊亂。
出處:
【出處】《尚書 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例子:
聽上去倒也是原原本本,有條不紊。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六回
正音:
「紊」,不能讀作「jì」。
辯形:
「紊」,不能寫作「絮」。
辨析:
有條不紊和「有條有理」;都可形容工作、說話、做事、作文方面;也可用在思維活動等方面。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感情:
有條不紊是褒義
同義:
反義:
亂七八糟、千頭萬緒
英語:
everything in good order and well arranged
日語:
きちんと秩序(ちつじょ)が立(た)っている
俄語:
быть стройным и не беспорядочным
德語:
in bester Ordnung sein(systematisch und planvoll)
法語:
en bon ordre(bien réglé)
()

典源

    《書經.盤庚上》
    非予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拙謀作,乃逸。若網在綱1>,有條而不紊2>;若農服田3>,力穡4>乃亦有秋5>汝克黜乃心,施實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乃不畏戎毒于遠邇,惰農自安,不昏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

    〔注解〕

    1. 綱:維繫網的粗繩。
    2. 紊:音ㄨㄣˋ,雜亂、混亂。
    3. 服田:從事田畝工作。
    4. 力穡:努力耕種。穡,音ㄙㄜˋ
    5. 秋:穀物成熟季節,即收成之義。

典故說明

這篇典源的背景是殷帝盤庚欲從河北遷都至河南,引起臣民不悅,內容是一篇盤庚安民的訓辭,他說:我如今遷都,並非荒廢了先王的美德,只是你們隱藏了這個美德,不畏懼我這個君王。我內心非常清楚,只是拙於謀劃,以致造成你們的過失。就像網要繫在綱上,才能條理分明而不雜亂;農民從事田耕,只有努力耕作才會有豐收的道理一樣。後來「有條不紊」被用來指條理分明,有次序而不雜亂。

造句

    1. 他做事一向按部就班,有條不紊
    2. 宴會裡的表演節目,正有條不紊地依序進行著。
    3. 由於事先安排周詳,會議的議程顯得有條不紊
    4. 王先生年紀雖大,講起話來仍是有條不紊,層次分明。
    5. 有條不紊的檔案管理,可以讓人員在工作上獲得更高的效率。
    6. 這篇小說雖然情節複雜,作者卻能處理得有條不紊,十分精彩。
    7. 想不到一向慌亂的他,在會議上陳述理由時,竟能侃侃而談,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