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氣用事

拼音:
yì qì yòng shì
注音:
一ˋ ㄑ一ˋ ㄩㄥˋ ㄕˋ
釋義:
意氣:主觀;偏激的情緒;用事:辦事。處理事情只憑個人一時的情緒。
出處:
黃宗羲《陳乾初墓誌銘初稿》:「潛心力行,以求實得,始知曩日意氣用事,刻意破除,久歸平貼。」
例子:
做事前不三思而行,而是意氣用事,往往會把好事辦壞。
正音:
「事」,不能讀作「sì」。
辯形:
「意」,不能寫作「義」。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感情:
意氣用事是貶義
同義:
反義:
英語:
act on the strength of an impulse
日語:
感情でものごとを処理(しょり)する
俄語:
поддáться своему настроению
德語:
sich nur von seinen Launen leiten lassen
法語:
agir suivant son caprice(se laisser guider par le sentiment)
()

典源

    ※明.唐順之〈寄黃士尚書〉(據《唐荊川先生文集》卷六引)
    弟近來深覺往時意氣用事1>,腳根不實之病,方欲洗滌心源,從獨知2>處著工夫。待其久而有得,則思與鄉里後進、有志之士共講明焉,一洗其蟻羶鼠腐、爭勢競利之陋,而還其青天白日、不欲不為之初心。

    〔注解〕

    1. 用事:處理事務。
    2. 獨知:獨,獨處。知,致知。

典故說明

「意氣用事」是指一個人憑意氣處理事務。這句成語見用於明.唐順之的〈寄黃士尚書〉。唐順之(西元1507∼1560),明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學者稱「荊川先生」。是明代重要的散文家,提倡唐宋古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同為明代重要文學流派的代表。這篇〈寄黃士尚書〉,唐順之深覺自己以前處理事務只憑情緒而缺乏理智,導致基礎空虛、不踏實的弊病,因此現今想要洗滌心境,擺脫束縛,在慎獨、致知處下功夫。後來「意氣用事」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處理事務但憑情緒,缺乏理智。

造句

    1. 他的個性衝動,經常意氣用事,徒增困擾。
    2. 這件事情關係重大,你可千萬不能意氣用事
    3. 一個容易意氣用事的人,是無法託付他重要任務的。
    4. 為人排解糾紛應該要冷靜沉著,絕對不可以意氣用事
    5. 你這種意氣用事的處理方式,只會為自己惹來更多麻煩。
    6. 他曾經意氣用事,頂撞了老王,幸好老王大人大量,沒有跟他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