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

拼音:
tù sǐ gǒu pēng
注音:
ㄊㄨˋ ㄙˇ ㄍㄡˇ ㄆㄥ
釋義:
野兔捕殺了;獵狗無用;被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效力有功的人拋棄或殺掉。
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例子:
大凡古來有識見的英雄功成名就,便拂袖而去,免使後來有「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禍。(清 陳忱《水滸後傳》第九回)
正音:
「烹」,不能讀作「hēng」、「xiǎng」。
辯形:
「烹」,不能寫作「享」。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諷刺用語。
感情:
兔死狗烹是中性
同義:
鳥盡弓藏、卸磨殺驢
反義:
英語:
cook the hound when the hares have been run down
()

典源

    #《淮南子.說林》1>
    璧瑗成器,礛諸之功;鏌邪斷割,砥礪之力。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強弩2>藏。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文子.上德》、《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
    2. 強弩:裝有機關,勁度很強的弓。弩,音ㄋㄨˇ

    〔參考資料〕

    ■《文子.上德》
    使葉落者,風搖之也。使水濁者,物撓之也。璧鍰之器,礛䃴之功也。莫邪斷割,砥礪之力也。虻與驥致千里而不飛,無裹糧之資而不飢。狡兔得而獵犬烹,高鳥盡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
    ■《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
    句踐已平吳,乃以兵北渡淮,與齊、晉諸侯會於徐州,致貢於周。周元王使人賜句踐胙,命為伯。句踐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與楚,歸吳所侵宋地於宋,與魯泗東方百里。當是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號稱霸王。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種見書,稱病不朝。

典故說明

劉安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世襲而封為淮南王,曾經和眾門客、方士合著了《淮南子》一書,內容兼融先秦各家的學說。在《淮南子.說林》中提到「捕獲了狡兔,就把獵犬烹煮來吃;射盡了高飛的鳥,強弓就被收藏起來」,意指事情成功之後,有功之人沒有得到應有的獎賞,反而因為才能出眾受到猜忌,而遭到殺害或疏遠。後來「兔死狗烹」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成之後,有功之人即遭到殺戮或見棄的命運。

造句

    1. 你要小心別跟錯人了,免得到時候兔死狗烹
    2. 自古以來,能有幾個功臣能逃過兔死狗烹的命運?
    3.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這種恩將仇報的行為,古來常見。
    4. 張良在漢高祖得天下後,主動求去,逃脫了兔死狗烹的命運。
    5. 這些人都是助他開創事業的,如今兔死狗烹,一個個被他開除。
    6. 江山不是我一個人打下來的,有功者共享,哪能做出兔死狗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