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不擇食

拼音:
jī bù zé shí
注音:
ㄐ一 ㄅㄨˋ ㄗㄜˊ ㄕˊ
釋義: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丹霞天然禪師》:「又一日訪龐居士,至門首相見。師乃問:『居士在否?』士曰:『飢不擇食』。」
例子:
自古有幾般:飢不擇食,寒不擇衣,慌不擇路,貧不擇妻。(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回)
正音:
「擇」,不能讀作「zhé」。
辯形:
「飢」,不能寫作「雞」。
辨析:
飢不擇食和「狼吞虎嚥」;在含義上有相似之外。但飢不擇食偏重在餓得急了;顧不上選擇食物。除吃東西外;還可形容對其他方面迫切需要;「狼吞虎嚥」偏重在外表的形體動作。
用法:
補充式;作賓語;比喻需要急迫,顧不得選擇。
感情:
飢不擇食是中性
同義:
反義:
英語:
Hunger is the best sauce.
日語:
空腹(くうふく)にまずいものなし,ひもじいと何でもおいしい
俄語:
с жáдностью набрáсываться на всё,что попáло
德語:
der Hungerige ist im Essen nicht wǎhlerisch(Hunger ist der beste Koch)
()

典源

    #《孟子.公孫丑上》1>
    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禦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五燈會元.卷五.丹霞天然禪師》、《五燈會元.卷一一.神鼎洪諲禪師》。

    〔參考資料〕

    ■《五燈會元.卷五.丹霞天然禪師》
    訪龐居士,見女子靈照洗菜次,師曰:「居士在否?」女子放下菜籃,歛手而立。師又問:「居士在否?」女子提籃便行。師遂回。須臾居士歸,女子乃舉前話。士曰:「丹霞在麼?」女曰:「去也。」士曰:「赤土塗牛妳。」又一日訪龐居士,至門首相見。師乃問:「居士在否?」士曰:「饑不擇食。」師曰:「龐老在否?」士曰:「蒼天!蒼天!」便入宅去。師曰:「蒼天!蒼天!」便回。■《五燈會元.卷一一.神鼎洪諲禪師》
    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飢不擇食。」

典故說明

戰國齊人公孫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經問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齊國大權,可以建立像管仲、晏嬰那樣的功業嗎?」孟子不願意被拿來和管仲相比,認為幫助齊國統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現今的齊國不但國土廣大,而且人民眾多,但因為欠缺一個能以王道治理天下的聖明君主,使得長久處在暴政之中的人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的人一樣急切,所以若是齊國在此時施行仁政,和古代相比,只要花費一半的心力,就能達到加倍的功效。後來「飢不擇食」這句成語,就從「飢者易為食」演變而出,用來指飢餓的人不選擇食物。亦用來比喻急需時不暇選擇。

造句

    1. 別以為他胃口好,其實他是飢不擇食啊!
    2. 小明已餓得飢不擇食,任何食物都吃得津津有味。
    3. 他餓了好多天,飢不擇食,見了食物,便狼吞虎嚥起來。

    二、

    語義說明

    比喻急需時不暇選擇。

    使用類別

    用在「應急不擇」的表述上。

    例句

    1. 或許是飢不擇食,無論如何卑微的工作,他都願意嘗試。
    2. 他已失業半年,家徒四壁,所以什麼工作都願意做,真是飢不擇食
    3. 剛出社會,沒有經驗的小李飢不擇食,只好隨便找個工作先安頓下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