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掌難鳴

拼音:
gū zhǎng nán míng
注音:
ㄍㄨ ㄓㄤˇ ㄋㄢˊ ㄇ一ㄥˊ
釋義:
孤:單獨;鳴:叫。比喻發出聲音。一個巴掌拍不響。比喻一個人力量薄弱;難以成事。
出處:
韓非《韓非子 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應,故曰:一手獨拍,雖疾無聲。」
例子:
爲見解珍、解寶是個好漢,有心要救他,史是單絲不線,孤掌難鳴,只報得他一個信。(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九回)
正音:
「孤」,不能讀作「hú」。
辯形:
「孤」,不能寫作「狐」;「鳴」,不能寫作「名」、「明」。
辨析:
孤掌難鳴和「孤立無援」;都含有「力量單薄;處境困難」的意思。但孤掌難鳴強調「難以成事」;「孤立無援」強調「得不到援助。」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用於勢力單薄。
感情:
孤掌難鳴是中性
同義:
反義:
英語:
A single palm can not clap; It's hard to succeed without support.
日語:
片方(かたほう)の手のみでは拍手(はくしゅ)はできない。〈喻〉単独(たんどく)では何事(なにごと)もできない
俄語:
один в пóле не вóин
德語:
mit einer Hand kann man nicht klatschen(als einzelner kann man schwer etwas zustande bringen)
法語:
un homme isolé est voué à l'échec(on ne peut faire claquer une seule main)
()

典源

    《韓非子.功名》
    夫有材而無勢,雖賢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於高山之上,下臨千仞之谿,材非長也,位高也。桀為天子,能制天下,非賢也,勢重也;堯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千鈞得船則浮;錙銖失船則沈,非千鈞輕而錙銖重也,有勢之與無勢也,故短之臨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賢也以勢。人主者,天下一力1>以共載之,故安;眾同心以共立之,故尊;人臣守所長,盡所能,故忠。以尊主主2>3>忠臣,則長樂生而功名成,名實相持而成,形影相應而立,故臣主同欲而異使。人主之患,在莫之應,故曰:一手獨拍,雖疾無聲。人臣之憂,在不得一。故曰:右手畫圓,左手畫方,不能兩成。故曰:至治之國,君若桴,臣若鼓;技若車,事若馬。故人有餘力,易於應;而技有餘巧,便於事。

    〔注解〕

    1. 一力:合力。
    2. 尊主主:「主」字重複,可刪去其一。王渭注
    3. 御:統治,控制。

典故說明

先秦集法家思想之大成的《韓非子》,在〈功名〉篇中提到:明君要立功成名必須建立領導的威勢以獲得天下大眾的擁護愛戴,其地位才能安定崇高,而人臣也才能把握所長盡所能為國盡忠。如果能如此,地位尊崇的國君就能掌控忠臣做事,國家必然長治久安,而且君臣的關係名實相符,如影隨形,彼此意願相通,各盡本分。所以說人君最大的憂患在於無人呼應,就好像用一個巴掌鼓掌,怎麼樣也發不出聲音。後來文中的「一手獨拍,雖疾無聲」,就演變成為「孤掌難鳴」這個成語,比喻人孤立無助,不能成事。

造句

    1. 你就算再能幹,若旁邊沒人協助,也是孤掌難鳴
    2. 這次我雖已盡心盡力,可惜孤掌難鳴,還是無功而返。
    3. 沒有人幫忙掩護,你孤掌難鳴,很難突破對方的封鎖。
    4. 此事必須大家群策群力,我有再大本領,終究孤掌難鳴
    5. 隊長快速運球進攻,卻無人接應,終於孤掌難鳴而失手。
    6. 在眾口鑠金、積非成是的情況下,使他深感孤掌難鳴,無法釐清真相。
    7. 雖是孤掌難鳴,他在會議上依然為維護正義而據理力爭,令人深感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