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極泰來

拼音:
pǐ jí tài lái
注音:
ㄆ一ˇ ㄐ一ˊ ㄊㄞˋ ㄌㄞˊ
釋義:
否:壞;泰:好;順利。壞到極點;好的就來了。指事物發展到極點;就會向對立面轉化。
出處:
漢 趙曄《吳越春秋 勾踐入臣外傳》:「時過於期,否終則泰。」
例子: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正音:
「否」,不能讀作「fǒu」。
辯形:
「極」,不能寫作「及」。
用法:
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感情:
否極泰來是褒義
同義:
英語:
After extreme bad luck.
俄語:
полосá невезения сменяется порой удáч
法語:
après la pluie,le beau temps
()

典源

    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入臣外傳》
    越王曰:「任人者不辱身,自用者危其國。大夫皆前圖未然之端,傾敵破讎,坐招泰山之福。今寡人守窮若斯,而云湯、文困厄,後必霸,何言之違禮儀!夫君子爭寸陰而棄珠玉。今寡人冀得免於軍旅之憂而復反。……何大夫之言,不合於寡人之意!」於是大夫種、范蠡曰:「聞古人曰:『居不幽,志不廣;形不愁,思不遠。』聖王賢主,皆遇困厄之難,蒙不救之恥。身拘而名尊,軀辱而聲榮,處卑而不以為惡,居危而不以為薄。五帝德厚,而(無)窮厄之恨,然尚有泛濫之憂。三守暴因之辱,不離三獄之囚,泣涕而受冤,行哭而為隸1>,演《易》2>作卦,天道祐之。時過於期,否終則泰。……夫吉者,凶之門。福者,禍之根。今大王雖在危困之際,孰知其非暢達之兆哉?」

    〔注解〕

    1. 隸:古代稱地位卑賤或供人役使的人
    2. 演《易》:相傳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ㄧㄡˇ)里時,曾取法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演《易經》而窮究天人之理,推伏羲八卦而為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

典故說明

「否極泰來」原作「否終則泰」。〈否〉和〈泰〉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兩卦。〈否卦〉,坤下乾上。在下的坤,陰氣下沉;在上的乾,陽氣上升。於是陰陽二氣不交,具天地不交,萬物不通之象,屬凶卦。〈泰卦〉,乾下坤上。在下的乾,陽氣上升;在上的坤,陰氣下沉。於是陰陽二氣相交,具天地交而二氣通之象,屬吉卦。「否終則泰」就是表示物極必反,惡運到了極點,好運即將降臨。在春秋時代,越國被吳國所敗,越王句踐入吳稱臣,凶多吉少,臨行前與眾臣在江邊餞別,語多感慨。大夫文種與范蠡便勸諫越王句踐,古代聖賢皆曾遭遇過許多困厄,而得以成就其聖德,故應當學習當年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ㄧㄡˇ)里七年,卻能坦然面對的精神以自勵。周文王雖然被紂王像個奴隸般地囚禁起來,但他並不為外在環境的榮辱感到憂愁,潛心研究《易經》中的天人之理,推演伏羲氏的八卦為六十四卦,並為之作卦辭和爻辭。後來他人生中的困厄時期終於結束,他也得歸故里。由此可知,人生的禍福都是天道循環,只要能夠積極面對,不懷憂喪志,一旦困厄結束了,順遂的日子必然到來。越王句踐接受了臣子們的勸諫,在吳國忍辱負重地事奉吳王夫差,終於得以歸國,更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不斷地壯大國勢,終於滅吳,報仇雪恥。後來「否極泰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否終則泰」演變而出,比喻情況由壞逐漸好轉。

造句

    1. 他辛苦了幾年,終於否極泰來,事業漸有起色。
    2. 我相信噩運已過,今後否極泰來,必將一切順利。
    3. 祈禱上蒼保祐,讓我們的事業否極泰來,從此風調雨順。
    4. 目前局勢已好轉,應是否極泰來的徵兆,我們的堅持終於有了代價。
    5. 我相信事情終會否極泰來,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因一時困頓就灰心喪志。
    6. 人世間的事往往否極泰來、周而復始地循環,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灰心。
    7. 這幾年經濟狀況不佳,大家心裡都在期盼著:何時否極泰來,時來運轉!
    8. 撿來的發票竟然中了兩百元,他心中想:「莫非否極泰來,要轉好運了 。」
    9. 目前局面的確不好,且讓我們拿出耐心,堅持下去,相信總有否極泰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