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不常

拼音:
fǎn fù bù cháng
注音:
ㄈㄢˇ ㄈㄨˋ ㄅㄨˋ ㄔㄤˊ
釋義:
反覆:顛過來倒過去。經常變化沒有穩定狀態,形容情況變來變去沒有定準。
例子: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74回:「見銀錢忘恩義,見刀劍且顧水性楊花,反覆不常。」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用於人或事物。
感情:
反覆不常是中性
同義:
英語:
play fast and loose
()

典源

    此處所列為「反覆無常」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梁.費昶〈行路難〉詩二首之一(據《玉臺新詠》卷九引)
    君不見,長安客舍門,倡家少女名桃根。貧窮夜紡無燈燭,何言一朝奉至尊。至尊離宮百餘處,千門萬戶不知曙。唯聞啞啞城上烏,玉欄金井牽轆轤。丹梁翠柱飛屠蘇,香薪桂火炊雕胡。當年翻覆無常定,薄命為女何必麤1>

    〔注解〕

    1. 麤:音ㄘㄨ,同「粗」,粗陋。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反覆無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反覆無常」原或作「翻覆無常」,意思就是反覆變易不定。南朝梁詩人費昶作有一首樂府詩,名為〈行路難〉。詩中描述一個女子桃根,原本出身寒微,後被選入皇宮服侍皇帝。後宮佳麗三千,能見到皇帝的機會極為渺茫,只能百般寂聊地一日度過一日。但雖如此,宮中物質生活的優裕,絕非過去未入宮時所能想像,一旦入了宮,便是享盡了富貴。這不禁讓人感慨世事之變化無常,誰能說出身微寒的薄命女子,必然就會是一生粗陋貧賤呢?後來「反覆無常」這句成語或者就是從詩中「翻覆無常定」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變動不定,沒有定準。出現「反覆無常」的書證如宋.陳亮〈與范東叔龍圖書〉二首之二:「時事反覆無常,天運所至,亦看人事對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