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

鷓鴣朗讀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

譯文:鷓鴣在溫暖的煙色荒地上面嬉戲,只見他們五彩斑斕的羽毛那麼整齊;看它們的行動舉止,類別與平日活潑的山雞相象。

注釋:戲:嬉戲。煙蕪:煙霧瀰漫的荒地。錦翼齊:彩色的羽毛整齊。品流:等級,類別。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裏啼。

譯文:天空陰沉雨水淋漓的時候,從巴丘湖,洞庭湖東南湖邊的青草地上經過;黃陵廟花瓣飄落,只聽鷓鴣的啼叫聲音。

注釋:雨昏:下雨天空陰沉。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東南。黃陵廟:祭祀娥皇、女英的廟。傳說帝舜南巡,死於蒼梧。二妃從徵,溺於湘江,後人遂立祠於水側,是爲黃陵廟。

遊子乍聞徵袖溼,佳人才唱翠眉低。

譯文:身在異鄉的客人剛一聽到鳴叫,就不由自主抬起手臂,聽任淚水沾溼衣袖;美麗的女子剛一聽到鳴叫,開口唱和一曲充滿相思情意的《山鷓鴣》,青黑色的眉毛黯然低垂。

注釋:遊子:離家在外或久居外鄉的人。乍聞:剛聽到。徵袖:指遊子的衣袖。徵,遠行。翠眉:古時女子用螺黛(一種青黑色礦物顏料)畫的眉。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譯文:寬闊的湘江上鷓鴣叫聲此起彼伏,同是不幸境遇的人們的情懷水乳交融;茂密的竹林叢中深處鷓鴣尋找溫暖的巢穴,夕陽就要落山,帶來悲涼的苦意。

注釋:湘江闊:寬闊的湘江。湘江:長江支流,在今湖南省。苦竹:竹的一種,筍味苦。日向:一作「春日」。

鷓鴣注音

ㄋㄨㄢˇ ㄒㄧˋ ㄧㄢ ㄨˊ ㄐㄧㄣˇ ㄧˋ ㄑㄧˊ , ㄆㄧㄣˇ ㄌㄧㄡˊ ㄧㄥ ㄉㄜˊ ㄐㄧㄣˋ ㄕㄢ ㄐㄧ 。

ㄩˇ ㄏㄨㄣ ㄑㄧㄥ ㄘㄠˇ ㄏㄨˊ ㄅㄧㄢ ㄍㄨㄛˋ , ㄏㄨㄚ ㄌㄨㄛˋ ㄏㄨㄤˊ ㄌㄧㄥˊ ㄇㄧㄠˋ ㄌㄧˇ ㄊㄧˊ 。

ㄧㄡˊ ㄗˇ ㄓㄚˋ ㄨㄣˊ ㄓㄥ ㄒㄧㄡˋ ㄕ , ㄐㄧㄚ ㄖㄣˊ ㄘㄞˊ ㄔㄤˋ ㄘㄨㄟˋ ㄇㄟˊ ㄉㄧ 。

ㄒㄧㄤˋ ㄏㄨ ㄒㄧㄤ ㄧㄥˋ ㄒㄧㄤ ㄐㄧㄤ ㄎㄨㄛˋ , ㄎㄨˇ ㄓㄨˊ ㄘㄨㄥˊ ㄕㄣ ㄖˋ ㄒㄧㄤˋ ㄒㄧ 。

鷓鴣釋義

譯文

鷓鴣在溫暖的煙色荒地上面嬉戲,只見他們五彩斑斕的羽毛那麼整齊;

看它們的行動舉止,類別與平日活潑的山雞相象。

天空陰沉雨水淋漓的時候,從巴丘湖,洞庭湖東南湖邊的青草地上經過;

黃陵廟花瓣飄落,只聽鷓鴣的啼叫聲音。

身在異鄉的客人剛一聽到鳴叫,就不由自主抬起手臂,聽任淚水沾溼衣袖;

美麗的女子剛一聽到鳴叫,開口唱和一曲充滿相思情意的《山鷓鴣》,青黑色的眉毛黯然低垂。

寬闊的湘江上鷓鴣叫聲此起彼伏,同是不幸境遇的人們的情懷水乳交融;

茂密的竹林叢中深處鷓鴣尋找溫暖的巢穴,夕陽就要落山,帶來悲涼的苦意。

註釋

戲:嬉戲。

煙蕪:煙霧瀰漫的荒地。

錦翼齊:彩色的羽毛整齊。

品流:等級,類別。

雨昏:下雨天空陰沉。

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洞庭湖東南。

黃陵廟:祭祀娥皇、女英的廟。傳說帝舜南巡,死於蒼梧。二妃從徵,溺於湘江,後人遂立祠於水側,是爲黃陵廟。

遊子:離家在外或久居外鄉的人。

乍(zhà)聞:剛聽到。

徵袖:指遊子的衣袖。徵,遠行。

翠眉:古時女子用螺黛(一種青黑色礦物顏料)畫的眉。

湘江闊:寬闊的湘江。湘江:長江支流,在今湖南省。

苦竹:竹的一種,筍味苦。

日向:一作「春日」。

參考資料:

1、李朝東 .《初中文言文詳解一本全》 :河海大學出版社 ,2011 :51-52頁 .

2、雅瑟 .《唐詩三百首鑑賞大全集》 :新世界出版社 ,2011 :427-428頁 .

鷓鴣賞析

  鷓鴣,產於我國南部,形似雌雉,體大如鳩。其鳴爲「鉤輈格磔」,俗以爲極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其聲以抒寫逐客流人之情。鄭谷詠鷓鴣不重形似,而着力表現其神韻,正是緊緊抓住這一點來構思落墨的。

  開篇寫鷓鴣的習性、羽色和形貌。鷓鴣「性畏霜露,早晚希出」(崔豹《古今注》)。「暖戲煙蕪錦翼齊」,開首着一「暖」字,便把鷓鴣的習性表現出來了。「錦翼」兩字,又點染出鷓鴣斑斕醒目的羽色。在詩人的心目中,鷓鴣的高雅風致甚至可以和美麗的山雞同列。在這裏,詩人並沒有對鷓鴣的形象作工鵰細鏤的描繪,而是通過寫其嬉戲活動和與山雞的比較作了畫龍點睛式的勾勒,從而啓迪人們豐富的聯想。

  首聯詠其形,以下各聯詠其聲。然而詩人並不簡單地摹其聲,而是着意表現由聲而產生的哀怨悽切的情韻。青草湖,即巴丘湖,在洞庭湖東南;黃陵廟,在湘陰縣北洞庭湖畔。傳說帝舜南巡,死於蒼梧。二妃從徵,溺於湘江,後人遂立祠於水側,是爲黃陵廟。這一帶,歷史上又是屈原流落之地,因而遷客流人到此最易觸發羈旅愁懷。這樣的特殊環境,已足以使人產生幽思遐想,而詩人又蒙上了一層濃重傷感的氣氛:瀟瀟暮雨、落紅片片。荒江、野廟更着以雨昏、花落,便形成了一種悽迷幽遠的意境,渲染出一種令人魂消腸斷的氛圍。此時此刻,畏霜露、怕風寒的鷓鴣自是不能嬉戲自如,而只能愁苦悲鳴了。然而「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裏啼」,反覆吟詠,似又象遊子徵人涉足悽迷荒僻之地,聆聽鷓鴣的聲聲哀鳴而黯然傷神。鷓鴣之聲和徵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這二句之妙,在於寫出了鷓鴣的神韻。作者未擬其聲,未繪其形,而讀者似已聞其聲,已睹其形,並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風韻了。對此,沈德潛讚歎地說:「詠物詩刻露不如神韻,三四語勝於『鉤輈格磔』也。詩家稱鄭鷓鴣以此」(《唐詩別裁》),正道出這兩句詩的奧祕。

  五、六兩句,看來是從鷓鴣轉而寫人,其實句句不離鷓鴣之聲,承接相當巧妙。「遊子乍聞徵袖溼」,是承上句「啼」字而來,「佳人才唱翠眉低」,又是因鷓鴣聲而發。佳人唱的,無疑是《山鷓鴣》詞,這是仿鷓鴣之聲而作的悽苦之調。閨中少婦面對落花、暮雨,思念遠行不歸的丈夫,情思難遣,唱一曲《山鷓鴣》吧,可是才輕抒歌喉,便難以自持了。詩人選擇遊子聞聲而淚下,佳人才唱而蹙眉兩個細節,又用「乍」、「才」兩個虛詞加以強調,有力地烘託出鷓鴣啼聲之哀怨。在詩人筆下,鷓鴣的啼鳴竟成了高樓少婦相思曲、天涯遊子斷腸歌了。在這裏,人之哀情和鳥之哀啼,虛實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爲補充,相得益彰。

  最後一聯:「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詩人筆墨更爲渾成。「行不得也哥哥」聲聲在浩瀚的江面上迴響,是羣羣鷓鴣在低迴飛鳴呢,抑或是佳人遊子一「唱」一「聞」在呼應?這是頗富想象的。「湘江闊」、「日向西」,使鷓鴣之聲越發悽唳,景象也越發幽冷。那些怕冷的鷓鴣忙於在苦竹叢中尋找暖窩,然而在江邊踽踽獨行的遊子,何時才能返回故鄉呢?終篇宕出遠神,言雖盡而意無窮,透出詩人那沉重的羈旅鄉思之愁。清代金聖嘆以爲末句「深得比興之遺」(《聖嘆選批唐才子詩》),這是很有見地的。詩人緊緊把握住人和鷓鴣在感情上的聯繫,詠鷓鴣而重在傳神韻,使人和鷓鴣融爲一體,構思精妙縝密,難怪世人譽之爲「警絕」了。

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臺編》。 ...

鄭谷朗讀
()

猜你喜歡

去年同渡江,江上風雷惡。

與君相後先,夜向蘆洲泊。

君今作邑太行陽,八月黃河雁初落。

漢家借寇吏正閒,到喜秋城罷嚴柝。

()

冰壺雪室坐禪時,世事紛紜莫可知。仰羨一堂雲水客,忘機寂默是便宜。

()

洞庭自是君家果,霜落晴洲色漸深。收子未儲千顆玉,封侯寧抵萬株金。

不移淮北生生意,相饋燕南歲歲心。莫怪野人芹自美,江陵千樹不同林。

()

院深人寂寂。怯細雨朝寒,睡濃無力。臨軒一聲笛。

甚驚心難定,玉階孤立。蜂翻蝶集,便迷了歸途應憶。

想人間薄倖春風,肯爲百花無色。

難覓。籠煙疑粉,掩月摧妝,舊蹤還失。青苔雪積。倚欄畔,總狼藉。

恐枝頭寒重,子規啼血,早把冰容染溼。待黃昏,銀燭擎時,探春消息。

()

忽來方外香,欲言言不得。爲問識廣者,一時皆語塞。

()

聞道君王憶月卿,徵書蚤晚到山城。可知昨夜東風起,碧玉峯頭鶴夢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