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中好·握手西風淚不幹

於中好·握手西風淚不幹朗讀

握手西風淚不幹,年來多在別離間。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後山。

譯文:在秋風中執手送顧貞觀南歸,戀戀不捨,想到一年來與好友多次分別,不由得淚流滿面。這一年來我們經常分離。遙想你在家鄉獨坐燈前,聽着窗外淅瀝的秋雨,無人可以相伴;轉念一想,你我曾經同在雪後看山,也可稍解別後獨處的寂寞孤獨。

注釋:年來句:納蘭爲侍衛之臣,扈駕出巡是經常的事,僅清康熙十九年至二十年(1680—1681年),納蘭即先後隨從皇帝巡幸鞏華城、遵化、雄縣等地,故雲與好友「多在別離間」。

憑寄語,勸加餐。桂花時節約重還。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

譯文:憑藉「我」的殷勤話語,你要努力加餐飯,別讓身體瘦損。咱們約定,等到明年桂花開放的時候你要再回來。你的畫像在沉香的縷縷輕煙中清晰可見,但是你內心的悲傷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描畫出來的。

注釋:憑:憑藉。約重還:約定重陽節的時候回來。沉香:中藥名。爲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樹脂的木材。

於中好·握手西風淚不幹注音

ㄨㄛˋ ㄕㄡˇ ㄒㄧ ㄈㄥ ㄌㄟˋ ㄅㄨˊ ㄍㄢˋ , ㄋㄧㄢˊ ㄌㄞˊ ㄉㄨㄛ ㄗㄞˋ ㄅㄧㄝˊ ㄌㄧˊ ㄐㄧㄢ 。 ㄧㄠˊ ㄓ ㄉㄨˊ ㄊㄧㄥ ㄉㄥ ㄑㄧㄢˊ ㄩˇ , ㄓㄨㄢˇ ㄧˋ ㄊㄨㄥˊ ㄎㄢˋ ㄒㄩㄝˇ ㄏㄡˋ ㄕㄢ 。

ㄆㄧㄥˊ ㄐㄧˋ ㄩˇ , ㄑㄩㄢˋ ㄐㄧㄚ ㄘㄢ 。 ㄍㄨㄟˋ ㄏㄨㄚ ㄕˊ ㄐㄧㄝˊ ㄩㄝ ㄔㄨㄥˊ ㄏㄞˊ 。 ㄈㄣ ㄇㄧㄥˊ ㄒㄧㄠˇ ㄒㄧㄤˋ ㄔㄣˊ ㄒㄧㄤ ㄌㄩˇ , ㄧˊ ㄆㄧㄢˋ ㄕㄤ ㄒㄧㄣ ㄩˋ ㄏㄨㄚˋ ㄋㄢˊ 。

於中好·握手西風淚不幹釋義

譯文

在秋風中執手送顧貞觀南歸,戀戀不捨,想到一年來與好友多次分別,不由得淚流滿面。這一年來我們經常分離。遙想你在家鄉獨坐燈前,聽着窗外淅瀝的秋雨,無人可以相伴;轉念一想,你我曾經同在雪後看山,也可稍解別後獨處的寂寞孤獨。

憑藉「我」的殷勤話語,你要努力加餐飯,別讓身體瘦損。咱們約定,等到明年桂花開放的時候你要再回來。你的畫像在沉香的縷縷輕煙中清晰可見,但是你內心的悲傷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描畫出來的。

註釋

於中好:詞牌名。雙調,五十五字,押平聲韻。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呂宮、北曲大石調都有。字句格律都與詞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於套曲。南曲列爲「引子」,多用於傳奇劇的結尾處。

年來句:納蘭爲侍衛之臣,扈駕出巡是經常的事,僅清康熙十九年至二十年(1680—1681年),納蘭即先後隨從皇帝巡幸鞏華城、遵化、雄縣等地,故雲與好友「多在別離間」。

憑:憑藉。

約重還:約定重陽節的時候回來。

沉香:中藥名。爲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樹脂的木材。

參考資料:

1、張秉戌編著,納蘭性德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3年01月第1版,第229頁

2、(清)納蘭性德著,納蘭性德集,三晉出版社,2008.10,第129頁

於中好·握手西風淚不幹創作背景

  康熙二十年(1681),顧貞觀正在京城,逢母喪欲南歸無錫。容若欲留不得,更想到和顧貞觀雖然心心相印,卻聚少離多,此番又將長別,愈發難捨。時值秋雨,納蘭爲好友寫了詩詞相贈。

參考資料:

1、張秉戌著,納蘭詞箋註,北京出版社,2007.02,第224頁

於中好·握手西風淚不幹賞析

  「握手西風淚不幹」,劈頭便是一派依依惜別景象,奠定了全詞的感情基調。握手、西風、淚不幹,每個詞都帶着蕭瑟的意境,組合在一起便營造出了極強的感染力。這裏的「握手」不是西方的禮節,而是離別時真情流露的動作,同義的詞是「執手」。

  如果說「握手西風淚不幹」通過描寫送別的畫面,奠定了這首詞的基調,那麼「年來多在別離間」一句就是通過納蘭容若的怨恨,來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哀傷。每個人都會經歷離別,偶爾的分別尚可接受,但是「年來多在別離間」,知心之人難以聚首。

  「遙知獨聽燈前雨,轉憶同看雪後山。」這兩句描繪出了兩幅迥然不同的畫面——離別後,在風雨之夜不能成眠,獨坐燈前,且聽一窗冷雨;憶曾經,兩人雪後初晴興致盎然,攜手同遊,共賞一山銀裝。「遙知」已是人海茫茫,「轉億」便成往事隨風;「獨聽」聽盡淒涼寂寞,「同看」看遍良辰好景。昔日的相聚合樂.與今後一個人鬱鬱寡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愈歡樂,也就愈痛苦。

  納蘭容若想象分別之後友人「獨聽燈前雨」,似乎是在寫他的孤獨,其實這是容若的孤獨。這是詩詞中的一種寫法,能夠確定遠方的友人深深地思念自己,這需要勇氣和自信。因爲彼此相知,所以知道在想着他的時候,他也一定在想我,所以纔敢說的這樣毫不猶豫。

  恨離別,無限傷感之中,仍然念念不忘關心友人,反覆叮囑着:「多吃些飯。」「憑寄語,勸加餐」,這句化自王次回「欲寄語,加餐飯。難囑咐,魚和雁」。「勸加餐」真的是個很熟悉的情景。想來知己送別,一定會有很多話囑咐,而納蘭容若偏偏選了「多吃飯」這句最樸素的話,未經鵰琢,卻質樸感人。讀來平淡之中感受到濃濃的溫暖。

  「桂花時節約重還」,這是容若與顧貞觀相約,在桂花開放的時節.知己再重聚京華.互訴衷腸。約定,似乎是送別時一個不變的情節。因爲不捨,也爲了給彼此一個慰藉。而約在「桂花時節」,首先想到的便是中秋節,這個月圓人圓的日子,於是便又多了一層期盼。在桂花飄香的時候,希望能與你團圓,共品桂花酒、賞月吟詩。

  最後兩句「分明小像沉香縷,一片傷心欲畫難」,與「送梁汾南還,爲題小影」的題目切合,也是全詞最動人的兩句,尤其是「一片傷心欲畫難」一句,算得上是畫龍點睛的一筆。剛剛畫好的小像籠罩在嫋嫋升起的淡淡香菸之中.納蘭容若細細觀察許久,卻還是不滿意,妙手丹青仍然畫不出我的離傷與思念。

  該詞上片想到一年來聚少離多,更增添了此次送別的悲傷。三、四兩句遙想別後情景,希望彼此能以相聚時的歡樂戰勝別後的孤獨寂寞,有情有景,情景相生。過片殷勤叮嚀,相約重還的時間。結句寫自己獨對好友小像以慰相思,從中卻看到滿面風霜,感受到「一片傷心」,表達了對好友坎坷遭遇的無限同情和深切理解。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採奪目的一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嚮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衆多代表作之一。 ...

納蘭性德朗讀
()

猜你喜歡

敝車羸服豫章城,幾向東湖得細行。

不但屢來人似識,白鷗相慣亦忘驚。

()

吾土之官易,同年感舊勞。宿名留乙榜,真卷貴儀曹。

不倦雲中翼,相從海上濤。心知賢弟子,多有妙音操。

()

何年搆此山之東,百杯相對山花紅。桐山居士老解飲,何當置我新樓中。

()

暮聲雜鳴葉,靈籟生郊墟。白霧脆楊柳,秋水翻芙蕖。

蟾蜍澹簾箔,機杼織寒虛。幾度思蘋藻,茫然愧鹿車。

()

昔我之來柳依依,今我之別山川落葉聲離離。停杯撫劍不能別,此別不飲將何如。

長魚橫盤尾如帚,六龍行炙膳夫手。我自長歌子有酒,男兒快意三百杯。

何須交臂令心哀,北風吹人歸去來。

()

朝暉流影入雲羅,盡熨風紋似鏡磨。一種清明和悅意,欲將坦蕩託微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