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來舟中作

燕子來舟中作朗讀

湖南爲客動經春,燕子銜泥兩度新。

譯文:我飄泊到湖南爲客,已過了整整一個春天,燕子如今也是第二次在此銜泥築巢了。

注釋:湖南:洞庭湖之南,這裏即指潭州。動經春:動不動便又經歷了一個春天。動,不知不覺。兩度新:杜甫從大曆四年(769)春來到潭州。到現在已是第二個存天,已是第二次見到燕子銜泥了。

舊入故園嘗識主,如今社日遠看人。

譯文:以前你入我故園中曾經認識了我這主人,如今春社之日你卻遠遠地看我爲陌生人。

注釋:故園:指詩人在洛陽、長安的舊居。社日: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這天是人們祭神祈求豐收的日子。遠看人:指仍然認識自己,遠遠地望着自已。

可憐處處巢居室,何異飄飄託此身。

譯文:可憐你到處築巢爲家,卻沒有定居之所,與我飄飄蕩蕩,託身江湖沒有什麼不同。

注釋:巢居室:指燕子處處在人家屋室的樑上作窩。託此身:指詩人自己的到處漂泊求地安身。

暫語船檣還起去,穿花貼水益沾巾。

譯文:桅杆上暫時同我說話,還是要飛起而去,穿花貼水飛去,我不禁淚越發溼了衣巾。

注釋:檣:船桅。沾巾:指詩人見燕子如此多情而動心落淚。

燕子來舟中作注音

ㄏㄨˊ ㄋㄢˊ 爲 ㄎㄜˋ ㄉㄨㄥˋ ㄐㄧㄥ ㄔㄨㄣ , ㄧㄢˋ ㄗ˙ ㄒㄧㄢˊ ㄋㄧˊ ㄌㄧㄤˇ ㄉㄨˋ ㄒㄧㄣ 。

ㄐㄧㄡˋ ㄖㄨˋ ㄍㄨˋ ㄩㄢˊ ㄔㄤˊ ㄕˋ ㄓㄨˇ , ㄖㄨˊ ㄐㄧㄣ ㄕㄜˋ ㄖˋ ㄩㄢˇ ㄎㄢˋ ㄖㄣˊ 。

ㄎㄜˇ ㄌㄧㄢˊ ㄔㄨˋ ㄔㄨˋ ㄔㄠˊ ㄐㄩ ㄕˋ , ㄏㄜˊ ㄧˋ ㄆㄧㄠ ㄆㄧㄠ ㄊㄨㄛ ㄘˇ ㄕㄣ 。

ㄓㄢˋ ㄩˇ ㄔㄨㄢˊ ㄑㄧㄤˊ ㄏㄞˊ ㄑㄧˇ ㄑㄩˋ , ㄔㄨㄢ ㄏㄨㄚ ㄊㄧㄝ ㄕㄨㄟˇ ㄧˋ ㄓㄢ ㄐㄧㄣ 。

燕子來舟中作釋義

譯文

我飄泊到湖南爲客,已過了整整一個春天,燕子如今也是第二次在此銜泥築巢了。

以前你入我故園中曾經認識了我這主人,如今春社之日你卻遠遠地看我爲陌生人。

可憐你到處築巢爲家,卻沒有定居之所,與我飄飄蕩蕩,託身江湖沒有什麼不同。

桅杆上暫時同我說話,還是要飛起而去,穿花貼水飛去,我不禁淚越發溼了衣巾。

註釋

湖南:洞庭湖之南,這裏即指潭州。動經春:動不動便又經歷了一個春天。動,不知不覺。

兩度新:杜甫從大曆四年(769)春來到潭州。到現在已是第二個存天,已是第二次見到燕子銜泥了。

故園:指詩人在洛陽、長安的舊居。

社日: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這天是人們祭神祈求豐收的日子。遠看人:指仍然認識自己,遠遠地望着自已。

巢居室:指燕子處處在人家屋室的樑上作窩。

託此身:指詩人自己的到處漂泊求地安身。

檣:船桅。

沾巾:指詩人見燕子如此多情而動心落淚。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81

2、楊佐義.全唐詩精品譯註匯典(上):長春出版社,1994:855-856

燕子來舟中作創作背景

  此詩爲唐代宗大曆五年(770年)在長沙所作。大曆三年(768)正月,杜甫離開夔州出三峽,在江湘之間漂泊了一年。投奔失敗只好以船爲室,寄身水上,直到大曆五年春,仍然漂泊在潭州(今長沙)附近的湘江上。七律《燕子來舟中作》就是在這個時候寫的。

參考資料:

1、楊軍.存真齋古詩文鑑賞:中國國際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134-137

2、蕭滌非.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601-602

燕子來舟中作賞析

  詩的前四句總寫客舟逢燕。

  「湖南爲客動經春,燕子銜泥兩度新」,詩人流落湖南不覺得已迎來第二個春天。「新」對「泥」而言。燕子於春季常銜水邊溼泥,築其新巢。「兩度新」也就是說詩人在這裏已兩見燕子銜泥築巢了。古人與動植物的直接接觸遠比現代人密切,對動植物的觀察也很仔細。他們習慣於根據各種生物的特性,賦於它們不同的象徵意義。燕子逐春而生,巢梁而居,所以常常被看作春天的象徵,它的鳴叫與飛舞又使人聯想到閒適安居的歡樂。杜甫很喜歡燕子,他雖然「漂泊西南天地間」(《詠懷古蹟》)已有十年,但是他始終辛苦經營,像築巢的燕子一樣,爲給自己創造安穩的生活環境而不懈地努力。在這些日子裏,體態輕盈的燕子曾伴詩人度過了不少良辰美景,在詩人的佳篇秀句中留下了栩栩如生的形象:「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水檻遣心》)「泥融飛燕子,沙暖臥鴛鴦。」(《絕句》)「暫止飛鳥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堂成》)「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絕句漫興》)這一切都生動地留在詩人的記憶中。如今詩人在漂泊無定的時刻又看見了燕子,當然會產生他鄉逢故舊的感覺。

  「舊人故園嘗識主,如今社日遠看人」,這兩句是對燕子形象的描繪。「舊人故園」,突出詩人對燕子一往深情。「嘗識主」,是詩人對燕子的推測。在詩人的心目中,這燕子被看作是往年在故鄉同室而居的燕子,它還記着自己的主人,遠道來舟中相會,不覺爲之一喜。「遠看人」既畫出了燕子對詩人的同情與疑問,也流露出詩人的無限感慨。在這煙水渺渺之處,前途茫茫之際,詩人無依無靠,獨有燕來相就,倍感身世的淒涼。然而,燕縱識主,一葉扁舟,終不似昔日故園的有屋可巢,故爾,燕子既欲親近,又懷疑豫,只是遠遠看看。這裏的「識」與「看」都寫的是燕子的動作、情態,也都涉及詩人。其實這只是詩人自己的想象,是詩人眼中看到的燕子的動態,是燕子的人格化,所謂「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也。(王國維《人間詞話》)

  後四句,對燕自傷。

  「可憐處處巢居室,何異飄飄託此身」,「巢居室」是說燕子築巢於人家,因爲南北無定,所以令人可憐。接着就點破憐燕正是哀己。詩人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棄官西行,先是舉家徙秦州(今甘肅天水)東柯谷,投奔一個叫佐的侄子。上元元年(760)又往成都去投靠老友嚴武,卜居浣花溪畔。大曆元年(766)又到夔州,在柏茂琳中丞的幫助下定居西閣。十年間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實在和燕子的「處處巢居室」沒有兩樣。如今竟至於無人可依、無地可居,教人嘆息。

  「暫語船播還起去,穿花貼水益沾巾」,那被詩人寄於同情的燕子此刻似乎領會了詩人的意思,「暫語船牆」,向詩人表示同情,但它立即發現這是一隻漂流不定的船,不是它應該選擇壘巢的「居室」,它忽然又變得漠然無情,隨即起而飛去。但是,它又好像捨不得似曾相識的主人,貼水低飛,繞船盤桓,無情而似有情,可愛亦復可惱,終於翻然穿花而逝,給詩人留下空虛、惆悵和寂寞,詩人不覺老淚橫流了。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燕子來舟中作》是杜集中最後一首七律,可以看作詩人臨終的哀鳴。在這首詩裏,深沉真摯的人性借輕盈的燕子的形象表達出來,樸實、親切而感人至深。這「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形象,經宋代晏殊的點化,就更加深入人心了。

  歷代唐詩和杜詩的選本都很少選這首詩。其實這首詩的藝術成就並不低於爲人們所稱道的《秋興》、《詠懷古蹟》諸篇。傳統的欣賞標準是無一字無來處,是一飯之間未嘗忘君。而這首詩動人的地方正在於它無一字有來處,在於把深情厚意寄託在一隻微小的燕子身上。它完全不同於那些從概念出發的、以物喻理的詠物詩。也不同於那些摹擬象貌、堆砌典故的詠物詩,詩人在這首詩裏完全擺脫了機械的比附,不刻意於追求外形的相似,而是抓住事物最突出的特徵,通過內在聯繫,把人的感情賦於物,使物我達到契合無間的境界,這就是深沉的寄託—杜詩沉鬱風格的另一特點。在這首詩中,詩人眼中隱藏着燕子的多情,燕子的眼中又隱藏着詩人的不幸,燕子與詩人的差別彷彿在詩中消失了,從整個畫面中只能發現那傾訴不盡的辛酸、詩人頗傾的形容,以及一顆苦難的心的低語。杜甫之所以爲大詩人,正在於他對人生的悲歡離合、甘苦哀樂感受得深刻而真切,善於敏銳地捕捉那些最感人的形象,並細緻人微地再現它們。而善於描繪自然萬物的詩人,同時也就是技藝高超的自畫像大師,他一草一木中都留下了自己的影子。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杜甫朗讀
()

猜你喜歡

珥筆蓬萊久,三年接御屏。人如若耶月,客是富春星。

莫恨蛾眉短,須愁蘭佩馨。金螭東畔立,可許一沉冥。

()

書記翩翩清且嘉,偶攜龍劍事張華。行吟常負囊中錦,同夢曾偷筆裏花。

白社徑堪呼小友,青雲猶許附名家。主人最是憐才者,豈似方回浪自誇?

()

婆餅焦,小麥黃熟長齊腰。刈麥作餅婆爲喜,豈料南山日日雨。

雨多麥損不可食,雖欲婆嗔那復得。

()

吾氣已衰颯,茲行增慘悽。

近山雲易雨,積水路如溪。

寒食紙錢樹,舊遊莎草畦。

頹牆獨立久,百感付鵑啼。

()

湖中藻荇蕃,蔓延叢累積。搴芼與銍艾,萌芽旋充斥。

舟楫礙泛流,波瀾溷澄碧。是應例除莠,詢得一良策。

鯸魚此爲糧,育湖俾搜索。藻荇則已盡,荷芰乃並食。

魚所能者啖,不能者揀擇。溲矢更遺污,綠水成黃色。

藻荇穢復裏,鯸魚穢面額。不什不變法,欲速疏籌畫。

一利一弊滋,覽物理可格。

()

海門清泬寥,輕棹欲杭之。月映鰲頭落,流分燕尾支。

回帆撾聽鼓,潛壑客探驪。宵靜波心迥,舟搖嶂勢馳。

村光遙望渺,歸思度灣遲。唱罷金雞曉,伊人水一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