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朗讀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譯文:在衙門裏休息的時候,聽見竹葉蕭蕭作響,彷彿聽見了百姓啼飢號寒的怨聲。

注釋:署:衙門。年伯:古稱同榜考取的人爲同年,稱「同年」的父輩爲年伯。中丞:清代將巡撫稱爲中丞。衙齋:官衙中供官員居住和休息之所。蕭蕭:擬聲詞,形容草木搖動聲。些小:很小,這裏指官職卑微。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譯文:我們雖然只是州縣裏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牽動着我們的感情。

注釋:吾曹:我們。關情:牽動情懷。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注音

ㄧㄚˊ ㄓㄞ ㄨㄛˋ ㄊㄧㄥ ㄒㄧㄠ ㄒㄧㄠ ㄓㄨˊ , ㄧˊ ㄕˋ ㄇㄧㄣˊ ㄐㄧㄢ ㄐㄧˊ ㄎㄨˇ ㄕㄥ 。

ㄒㄧㄝ ㄒㄧㄠˇ ㄨˊ ㄘㄠˊ ㄓㄡ ㄒㄧㄢˋ ㄌㄧˋ , ㄧˋ ㄓ ㄧˊ ㄧㄝˋ ㄗㄨㄥˇ ㄍㄨㄢ ㄑㄧㄥˊ 。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釋義

譯文

在衙門裏休息的時候,聽見竹葉蕭蕭作響,彷彿聽見了百姓啼飢號寒的怨聲。

我們雖然只是州縣裏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牽動着我們的感情。

註釋

署:衙門。

年伯:古稱同榜考取的人爲同年,稱「同年」的父輩爲年伯。

中丞:清代將巡撫稱爲中丞。

衙齋:官衙中供官員居住和休息之所。

蕭蕭:擬聲詞,形容草木搖動聲。

些小:很小,這裏指官職卑微。

吾曹:我們。

關情:牽動情懷。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鄭板橋於乾隆十一、二年(1746年—1747年)間任山東濰縣知縣時所作。科舉時代稱同科考取的人爲同年,對同年的父輩或父親的同年稱年伯。清代巡撫又稱中丞,「大」是表示尊敬之意。鄭板橋曾畫過一幅《風竹圖》呈送包括,此詩即是題寫在這幅畫上的。

參考資料:

1、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正氣詩歌100首》: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08:第370頁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賞析

  這是一首題畫詩,從寫竹入手,託物言志,表達了對民衆的憂慮關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責任感與清官心態。由於畫是送給上司兼長輩的,因此語多謙遜委婉之辭。

  首句點明身份與環境,緊扣畫中風來疏竹的主題。「衙齋」即衙門中的靜室,說明自己身爲官員;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階較低,又有謙遜之意。忙中偷閒,靜臥休息,卻聽得似有風雨之中,原來那是衙中自己親手所埴的竹林幽篁爲清風所動,蕭蕭作響,意趣橫生。從中見出本屬嘈雜冗濁之地的官衙竟然如許優雅,詩人自己的風雅本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按照常理寫法,既如此開篇,以下就極易流爲吟風弄月之作,但第二句卻出人意料地振腕轉筆,由竹葉聲響聯想到民間疾苦,「疑」字道出了詩人的愛民之心與勤政之意,表達了他對百姓的真摯情感。他在任期間確實也是對百姓關懷備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後因擅自開倉賑濟,觸犯了貪官污吏的直接利益,被誣告罷官。

  詩人極爲重視詩、書、畫三者的結合,常用詩文點題,將書法題i只穿插F畫面形象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全詩語言質樸,不用典故堆砌,純以白描手法作詩。但時日以比喻、雙關的手法穿插其中,以詩提升畫的意境,以畫增添詩的韻致,相得益彰。

鄭燮

鄭板橋(1693—1765)清代官吏、書畫家、文學家。名燮,字克柔,漢族,江蘇興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揚州,以賣畫爲生。「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畫竹已五十餘年,成就最爲突出。著有《板橋全集》。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元年進士。中進士後曾歷官河南范縣、山東濰縣知縣,有惠政。以請臻饑民忤大吏,乞疾歸。 ...

鄭燮朗讀
()

猜你喜歡

相國生南紀,金璞無留礦。仙鶴下人間,獨立霜毛整。
矯然江海思,復與雲路永。寂寞想土階,未遑等箕潁。
上君白玉堂,倚君金華省。碣石歲崢嶸,天地日蛙黽。
退食吟大庭,何心記榛梗。骨驚畏曩哲,鬒變負人境。
雖蒙換蟬冠,右地恧多幸。敢忘二疏歸,痛迫蘇耽井。
紫綬映暮年,荊州謝所領。庾公興不淺,黃霸鎮每靜。
賓客引調同,諷詠在務屏。詩罷地有餘,篇終語清省。
一陽發陰管,淑氣含公鼎。乃知君子心,用才文章境。
散帙起翠螭,倚薄巫廬並。綺麗玄暉擁,箋誄任昉騁。
自我一家則,未缺隻字警。千秋滄海南,名系朱鳥影。
歸老守故林,戀闕悄延頸。波濤良史筆,蕪絕大庾嶺。
向時禮數隔,製作難上請。再讀徐孺碑,猶思理煙艇。

()

字字披肝意倍親,開緘尚喜墨痕新。深規後輩謀偏遠,勉紹先型志好伸。

千古功名猶易得,一家孝友最難真。渭陽忽憶平津館,宅相還欣有替人。

()

曾向車中看璧人。金丸珠勒冶城春。只今老作青溪長,猶是當時折角巾。

姿卓犖、骨嶙峋。畫師摩詰是前身。知君埋照饒深意,新築糟丘號酒民。

()

野水明春色,晴沙帶汐痕。朱樓黃鳥日,青草白鵝村。

野老能分席,官軍不到門。毋煩問漁艇,即此是桃源。

()

諸生祖帳擁離顏,雲際飛鳧不可攀。萬裏天懸瓊島月,三秋人住谷城山。

梅花北嶺通閩路,海水南頭望漢關。此日鮫人愁正極,因君欲見去珠還。

()

東江南去接東湖,湖上人家畫裏居。綠樹映門皆合抱,清波動影欲侵裾。

詩書並沐明時寵,山水遙連故國餘。何日扁舟遂歸志,西風相引釣鱸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