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堤懷古

隋堤懷古朗讀

隋季窮兵復浚川,自爲猛虎可週旋。

錦帆東去不歸日,汴水西來無盡年。

本欲山河傳百二,誰知鐘鼎已三千。

那堪重問江都事,回望空悲綠樹煙。

隋堤懷古注音

ㄙㄨㄟˊ ㄐㄧˋ ㄑㄩㄥˊ ㄅㄧㄥ ㄈㄨˋ ㄐㄩㄣˋ ㄔㄨㄢ , ㄗˋ 爲 ㄇㄥˇ ㄏㄨˇ ㄎㄜˇ ㄓㄡ ㄒㄩㄢˊ 。

ㄐㄧㄣˇ ㄈㄢˊ ㄉㄨㄥ ㄑㄩˋ ㄅㄨˊ ㄍㄨㄟ ㄖˋ , ㄅㄧㄢˋ ㄕㄨㄟˇ ㄒㄧ˙ ㄌㄞˊ ㄨˊ ㄐㄧㄣˋ ㄋㄧㄢˊ 。

ㄅㄣˇ ㄩˋ ㄕㄢ ㄏㄜˊ ㄔㄨㄢˊ ㄅㄞˇ ㄦˋ , ㄕㄟˊ ㄓ ㄓㄨㄥ ㄉㄧㄥˇ ㄧˇ ㄙㄢ ㄑㄧㄢ 。

ㄋㄚˋ ㄎㄢ ㄔㄨㄥˊ ㄨㄣˋ ㄐㄧㄤ ㄉㄨ ㄕˋ , ㄏㄨㄟˊ ㄨㄤˋ ㄎㄨㄥ ㄅㄟ ㄌㄩˋ ㄕㄨˋ ㄧㄢ 。

隋堤懷古賞析

  詩人張祜立足現實寄寓興亡感的同時,也流露出對國家、對百姓的深深同情和關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憂國憂民的情懷。何焯曾評論李商隱《隋宮》其二「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說「借錦帆事點化,得水陸繹騷,民不堪命之狀,如在目前。」此一評論用於評論張祜《隋堤懷古》同樣準確,切中肯綮。詩人對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懷深藏而愈顯。由此看來,張祜不僅僅對歷史的興亡特別關注,也不僅僅只有對現實的擔憂,更有對民生的深切關懷和同情。他面對遺址陳跡不只是慨嘆惋惜,也不只是追悼責備,更多的是面對現實,「以史爲鏡」照出當朝的一些社會政治狀況,併爲當朝一步步走向衰落滅亡的深淵而憂心忡忡,表現出高度的歷史責任感、使命感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批判精神。

張祜

張祜 字承吉,邢臺清河人,唐代著名詩人。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裏,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

張祜朗讀
()

猜你喜歡

嫩碧微煙籠。踏青時、芳菲誰共。繡鞋兒、卻被香塵擁。

挽不住、王孫夢。

拾翠幾尋思,笑然着、合歡閒弄。茜裙飄、撩得薔薇動。

零亂了、釵頭鳳。

()

飽霜猶鬱蔥,立雪故清潤。下有老成人,持心以相印。

()

事過方知大禍臨,君臣相對但沾襟。死棋著著猶堪覆,長夜漫漫直到今。

三戶亡秦那可得,諸公誤國是何心。當時痛哭書還在,吞炭年來口已瘖。

()

風濤自吐吞,今古向誰論。山欲截江住,雲思挾月奔。

潮洶瓜步闊,峯擁秣陵尊。多少登臨客,都無名姓存。

()

裸蟲擾擾夢方酣,白馬潮來撼赭龕。得勝名花誇大北,翻新捷徑走終南。

蒙莊玩世甘呼馬,越石論交負解驂。冷盡山中煨芋火,擁爐人懶共僧談。

()

神駿飄飄得自閒,天池飛躍下塵寰。青絲絡首誰收得,留與春風十二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