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朗讀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東更東。

譯文:遙遠的扶桑已在渺茫之中,您家在扶桑東面還要往東。

注釋:扶桑:古時傳說的東方神木和國名,也指傳說中太陽昇起的地方。後世常用來指代日本。渺茫:遠而空蕩的樣子。

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

譯文:此去誰能與你一起到家鄉?唯有一船明月和滿帆清風。

注釋:師:古代對僧人、道士的尊稱。此指敬龍和尚。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注音

ㄈㄨˊ ㄙㄤ ㄧˇ ㄗㄞˋ ㄇㄧㄠˇ ㄇㄤˊ ㄓㄨㄥ , ㄐㄧㄚ ㄗㄞˋ ㄈㄨˊ ㄙㄤ ㄉㄨㄥ ㄍㄥˋ ㄉㄨㄥ 。

ㄘˇ ㄑㄩˋ ㄩˇ ㄕ ㄕㄟˊ ㄍㄨㄥˋ ㄉㄠˋ , ㄧˋ ㄔㄨㄢˊ ㄇㄧㄥˊ ㄩㄝˋ ㄧ ㄈㄢˊ ㄈㄥ 。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釋義

譯文

遙遠的扶桑已在渺茫之中,您家在扶桑東面還要往東。

此去誰能與你一起到家鄉?唯有一船明月和滿帆清風。

註釋

敬龍:日本和尚名。

扶桑:古時傳說的東方神木和國名,也指傳說中太陽昇起的地方。《山海經·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郭璞注:「扶桑,木也。」《海內十洲記·帶洲》:「多生林木,葉如桑。又有椹,樹長者二千丈,大二千餘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爲扶桑也。」後世常用來指代日本。渺茫:遠而空蕩的樣子。

師:古代對僧人、道士的尊稱。此指敬龍和尚。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801-802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創作背景

  晚唐時期,日本因唐朝國內動亂,於唐文宗開成三年(838年)停止派出遣唐使。原先隨遣唐使來華學佛求經的請益僧和學問僧,此後便改乘商船往來。韋莊在虢州村居時結識了到中國訪學的僧人敬龍,後來敬龍學成歸國時,韋莊寫此詩爲他送行。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801-802

2、陳長明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295-1296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賞析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東更東」,說敬龍此番歸國,行程遼遠,裏程不易概指。雖然《梁書·扶桑國傳》說過「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裏」,後來沿用爲日本的代稱,若寫詩也是這樣指實,便缺少意趣。詩人採用「扶桑」這個名字,其意則指古代神話傳說東方「日所出處」的神木扶桑,其境已渺茫難尋;這還不夠,下面緊接着說敬龍的家鄉還在扶桑的東頭再東頭。說「扶桑」似有邊際,「東更東」又沒有了邊際;不能定指,則其「遠」的意味更可尋思。首句「已在」是給次句奠基,次句「更在」纔是意之所注處。說「扶桑」已暗藏「東」字,又加上「東更東」,再三疊用兩明一暗的「東」字,把敬龍的家鄉所在地寫得那樣遠不可即,又神祕,又惹人嚮慕。那邊畢竟是朋友的家鄉,而且他正要揚帆歸去,爲此送行贈詩,不便作留難意、惜別情、愁苦語,把這些意思藏在詩句的背後,於是下文轉入祝友人行程一帆風順的話頭。

  「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船行大海中,最怕橫風暴雨,大霧迷航。過去遣唐使乘坐的大船,常因風暴在海上漂流,甚至失事;能夠到達的也往往要在數十日或者數月的艱苦航程之後。這些往事傳聞,韋莊是心知的,所以就此起意,祝朋友此行順利。用一個「到」字,先祝他平安抵達家鄉;「明月」示晴,排除霧雨;「帆風」謂順,勿起狂飈──行程中不生災障。「誰」字先墊出「與師共到」之人,由下句的朗月、順風再爲挑明,並使「風」、「月」得「誰」字而人格化了。「共」字,一方面捏合「風」、「月」與「師」三者,連同「船」在一起,逗出海行中美妙之景、舒暢之情;另一方面,又結合「到」字,說「共到」,使順風朗月的好景貫徹全程,陪同直抵家鄉。兩句十四個字,渾然一體,表達了良好的祝願與誠摯的友情,饒有詩意。

  詩人如此祝願,也並非僅僅由於主觀願望,故作安慰語。它是有客觀事實作基礎的,這就是晚唐時日本與中國之間,海上航行相對地便利與安全的事實。它印入了詩人心底,寫出來自然而然就是這樣的詩句。

韋莊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諡文靖。 ...

韋莊朗讀
()

猜你喜歡

開窗邀秋月,寡寡淡水色。掬之不盈手,落衣白如雪。

灑掃略無塵,更復鍍清漆。招與相對坐,其光漫盈室。

吾廬陋且寒,悽悽與之合。月生已千載,今始爲我客。

吾非方中物,恕不中禮節。相覷無一語,塞默適相得。

夜短真須臾,明宵幸不失。

()

全身裹翠微,重霧苦侵衣。棧騎隨猱掛,山泉學弩飛。

二分懸足窄,九折入雲飛。無酒澆徒御,誰家白板扉。

()

老夫久客三湘水,歸來喜食江南鱭。白雲猶識舊山川,青眼多慚老兄弟。

當時親友半不在,中表相存如夢寐。公酉冢上春草生,白眉始與君相際。

高堂老人八十一,不間衰微論末契。

招我卜宅居其旁,自顧麋鹿何由系。春風引我齊山行,穿雲踏石構巢橧。

相見常無一樽酒,山中枯淡令人憎。涼風未至正苦熱,君忽佩印臨南陵。

南陵相去五舍近,馬蹄車轍常相仍。安輿綵衣得榮養,況有大舸如飛鵬。

步上南山一延首,江風浩浩雲騰騰。

()

佳人有所思,整帶吹參差。楊柳煙波處,桃花風日時。

帆檣暮不息,江漢逝如斯。明月有圓缺,清光終不移。

()

我笑羊叔子,峴首矜一生。

又怪謝阿客,伐山覓崢嶸。

豈如銅梁守,出門便赤城。

()

逃吳辭楚無家住。解寶劍贈津父。十年間隸越鞭荊,怒卷秋江潮雨。

想空城組練三千,白馬素車回去。又逡巡月上波平,暮色在煙光紫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