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鼎

趙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詞人。字元鎮,自號得全居士。南宋解州聞喜(今屬山西)人。宋高宗時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齋所刻詞》有《得全居士詞》一卷,存詞45首。

()

軼事典故

  宋朝時劉豫在山東張貼告示,散佈謠言說:掌管天子御用藥物的太監馮益派人收買飛鴿。告示中並有一些不敬的話。

  泗州知州劉綱將此事稟奏朝廷。

  張浚(成紀人,字伯英)要求天子處斬馮益以釋清謠言。

  趙鼎(諡忠簡)隨即上奏道:「馮益的事曖昧不明,然而在若有若無之間,已關係着國家的體統。但是朝廷如果完全不加處罰,外面的人一定認爲陛下確實派馮益做這種事,這會損害皇上的盛德,不如暫時解除他的職務,外放到別處去,以消除衆人的疑惑。」

  皇帝聽了很高興,便將馮益外放到浙東。

  張浚很氣趙鼎反對他的主張,趙鼎說:「自古以來,想除去小人如果操之過急,小人一夥會團結起來,禍害就大了;如果緩慢漸進,可使他們自相排擠。目前以馮益的罪,雖處死也不足以大快天下人之心,然而太監們怕皇上習慣以處死來處理這種事,一定極力爲馮益開脫罪行;不如把他貶到遠處去,既不牴觸皇上的心意,太監們看到貶謫的處分尚輕,一定不會極力營救,又慶幸出來一個空缺,一定一個個圖謀進用,怎肯容納被貶的人呢?如果現在就大力打壓他們,這些人一定對我們起反感,那麼他們的黨羽組織將更堅固而不可破。」

  張浚這才歎服。

主要成就

  趙鼎善文、詩、詞。文章多爲奏疏,氣勢暢達,「渾然天成」(《宋史》本傳)。黃升稱其詞「婉媚,不減《花間集》」(《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四庫全書總目》說他「本不以詞藻爭短長,而出其緒餘,無忝作者,蓋有物之言有不待鵰章繪句而工者」。他身經靖康之變,詞中不乏傷時念亂之作。如寫於建炎元年(1127)的〔滿江紅〕《丁未九月南渡泊舟儀真江口作》:「悽望眼,徵鴻幾字,暮投沙磧。試問鄉關何處是,水雲浩蕩迷南北。」懷念爲金人佔領的家鄉,憂慮國家前途,真切感人。他的〔點絳脣〕《春愁》等詞,也是佳作。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齋所刻詞》有《得全居士詞》一卷,存詞45首。

人物生平

  趙鼎,字元鎮,自號得全居士。南宋愛國政治家、詞人。解州聞喜(今山西)人。宋徽宗崇寧五年(1106)進士。曾任河南洛陽令、開封士曹等職。南渡後,累官至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他薦任嶽飛、韓世忠等愛國將領,有效地組織了軍事力量以抵禦金兵。他極力反對議和,遭到秦檜等人的打擊和迫害。

  宋紹興八年(1138年)因力主抗金與奸臣秦檜不和,被貶到潮州。知州王惕「假肩與以送」,秦檜聞知,謫王惕金州。趙鼎在崖州寓宿裴聞義家給宋高宗的上表中,表達了他抗金救國的思想永遠不改變:「白首何歸,帳餘生之無幾;丹心未泯,摯九死而不移。」堅強的意志使秦檜感到膽寒:「此老倔強猶者。」同時更加緊對趙鼎的逼害。趙鼎在吉陽「深居簡出,杜門謝訪」。「海南積蕩水雲飛,黎婺山高日上遲,千裏孤光一樽酒,此情惟有故人知。」廣西帥將張宗元遣人持詩書和藥石、酒、曲前往慰問,秦檜知後,馬上把張調離廣西。

  由於秦檜殘酷迫害,趙鼎只能以死來表示抗爭。臨終前自書墓石,記鄉裏及除解歲月。銘中有這種兩句:「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表示他死後也不會忘記宋朝,不會忘記抗金救國,要把他的精神化爲河山,使宋朝強大起來。逐絕食而死,葬於昌化縣舊縣村。時爲紹興十七年(1147年)八月,享年僅63歲。卒前,自書「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忠義凜然,爲人所欽仰。孝宗時,諡忠簡。

  《宋史》有傳:「鼎爲南渡名相,與李綱齊名。其詞『清剛沈至,卓然名家。」作品有《忠正得文集》十卷,《得全詞》一卷。正得文集》十卷,《得全詞》一卷。

趙鼎的詩文

鄉書難附北歸雲,燕子猶尋舊主人。流水迢迢長念遠,飛花糝糝又傷春。

向來軒冕非吾意,何處園林託此身。只有長歌一樽酒,暮年風味最情親。

()

慘結秋陰,西風送、霏霏雨溼。悽望眼、徵鴻幾字,暮投沙磧。試問鄉關何處是,水雲浩蕩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無中,遙山色。

天涯路,江上客。腸欲斷,頭應白。空搔首興嘆,暮年離拆。須信道消憂除是酒,奈酒行有盡情無極。便挽取、長江入尊罍,澆胸臆。

()

寂寂柴門村落裏,也教插柳記年華。

禁菸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

()

香冷金爐,夢迴鴛帳餘香嫩。更無人問。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頓覺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盡。薄暮東風緊。

()

長道縣和元彥修梅詞。彥修,錢塘人,名時敏。坐張天覺黨,自戶部員外郎謫監長道之白石鎮。

一朵江梅春帶雪。玉軟雲嬌,姑射肌膚潔。照影凌波微步怯。暗香浮動黃昏月。

()

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

花弄影,月流輝,水晶宮殿五雲飛。分明一覺華胥夢,回首東風淚滿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