駒支不屈於晉

駒支不屈於晉朗讀

  會於向,將執戎子駒支。范宣子親數諸朝。曰:「來,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離於瓜州,乃祖吾離被苫蓋,蒙荊棘,以來歸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與女剖分而食之。今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蓋言語漏泄,則職女之由。詰朝之事,爾無與焉!與,將執女。」

譯文:  晉國和諸侯各國在向地集會,準備拘捕姜戎族的首領駒支。晉國大夫范宣子在朝會上親自指責他,說:「過來,姜戎氏!從前秦國人把你祖父吾離從瓜州趕走,你祖父吾離披着茅草衣、戴着荊條帽前來投奔我國先君。我先君惠公當時有不多的田地,卻與你們平分來養活你們。如今諸侯侍奉我們寡君不如從前,大概說話泄漏了什麼機密,這主要是你造成的。明天的會議,你不要參加了!你要是參加,就把你抓起來!」

注釋:  向:吳地,在今安徽懷遠縣西南。子駒支:姜戎族的首領,名駒支。姜戎,戎族的一個部落。數:音鼠,歷數其罪。乃祖:你的祖父。瓜州:地名,在今甘肅敦煌西。苫蓋:用草編成的覆蓋物。不腆:不豐厚,不多。女:通「汝」,你。職:主要。詰朝:明日。

  對曰:「昔秦人負恃其衆,貪於土地,逐我諸戎。惠公蠲其大德,謂我諸戎是四嶽之裔胄也,毋是翦棄。賜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我諸戎除翦其荊棘,驅其狐狸豺狼,以爲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於今不貳。昔文公與秦伐鄭,秦人竊與鄭盟而舍戍焉,於是乎有餚之師。晉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師不復,我諸戎實然。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與晉踣之,戎何以不免?自是以來,晉之百役,與我諸戎相繼於時,以從執政,猶餚志也,豈敢離逷?今官之師旅,無乃實有所闕,以攜諸侯,而罪我諸戎。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何惡之能爲?不與於會,亦無瞢焉。」賦《青蠅》而退。

譯文:  駒支回答說:「從前秦國人仗着他們人多,貪婪地掠奪土地,把我們各部落戎人從祖居地趕走。貴國君惠公顯示他崇高的品德,認爲我們各部戎人都是四嶽的後代,不該這樣拋棄滅絕。他賜給我們南部邊疆的土地,那裏是狐狸居住、豺狼嗥叫的地方。我們各部戎人砍除了那裏的荊棘,趕走了那裏的狐狸、豺狼,從此成了貴國先君既不內侵也不外叛的臣屬,直到如今忠誠不二。從前文公與秦國攻打鄭國,秦國人私下裏同鄭國人訂立盟約,留下軍隊在那裏駐守,因此而發生餚地戰役。當時晉軍在前面抵抗,我們戎人在後面進擊,秦軍全軍覆沒,實在是我們戎人出了大力。這就如同捕鹿,晉國人抓住它的角,戎人拖住它的後腿,和晉國人一起把它掀倒。戎人爲什麼不能免於罪責呢?從那時以來,晉國多次出兵徵戰,我戎人各部從來緊跟其後,時時追隨貴國執政,還是像餚之戰時那樣心志如一,豈敢疏遠背離?如今貴國軍旅中的長官可能真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夠,使得諸侯叛離,你們卻怪罪我們戎人!我們各部戎人服飾飲食(習俗)不與華夏相同,禮儀使者不相往來,言語不通,能做什麼對貴國不利的壞事?不參加盟會的事務,我也不會慚愧。」

注釋:  蠲:顯示。四嶽:傳說爲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裔胄:後嗣。亢:抗。掎:拉住,拖住。踣;同「僕」。猶餚志也:還是像在餚作戰時那樣忠心。逷;音惕,遠。攜:離,疏遠。贄幣:古人見面時所贈送的禮物。贄幣不通,喻沒有往來。瞢:音孟,悶,不舒暢。青繩:《詩經·小雅》中的一篇,主旨是希望君子莫信饞言。

  宣子辭焉,使即事於會,成愷悌也。

譯文:  駒支朗讀了《青蠅》詩退了下去,范宣子連忙道歉,請他參加會議事務,同時也成全了自己和藹可親的君子美名。

注釋:  辭:道歉。成:成全。愷悌:和樂平易。

駒支不屈於晉注音

   ㄏㄨㄟˋ ㄩˊ ㄒㄧㄤˋ , ㄐㄧㄤ ㄓˊ ㄖㄨㄥˊ ㄗ˙ ㄐㄩ ㄓ 。 ㄈㄢˋ ㄒㄩㄢ ㄗ˙ ㄑㄧㄣ ㄕㄨˋ ㄓㄨ ㄔㄠˊ 。 ㄩㄝ :「 ㄌㄞˊ , ㄐㄧㄤ ㄖㄨㄥˊ ㄕˋ 。 ㄒㄧˊ ㄑㄧㄣˊ ㄖㄣˊ ㄆㄛˋ ㄓㄨˊ ㄋㄞˇ ㄗㄨˇ ㄨˊ ㄌㄧˊ ㄩˊ ㄍㄨㄚ ㄓㄡ , ㄋㄞˇ ㄗㄨˇ ㄨˊ ㄌㄧˊ ㄅㄟˋ ㄕㄢ ㄍㄞˋ , ㄇㄥˊ ㄐㄧㄥ ㄐㄧˊ , ㄧˇ ㄌㄞˊ ㄍㄨㄟ ㄨㄛˇ ㄒㄧㄢ ㄐㄩㄣ 。 ㄨㄛˇ ㄒㄧㄢ ㄐㄩㄣ ㄏㄨㄟˋ ㄍㄨㄥ ㄧㄡˇ ㄅㄨˊ ㄊㄧㄢˇ ㄓ ㄊㄧㄢˊ , ㄩˇ ㄋㄩˇ ㄆㄛˇ ㄈㄣ ㄦˊ ㄕˊ ㄓ 。 ㄐㄧㄣ ㄓㄨ ㄏㄡˊ ㄓ ㄕˋ ㄨㄛˇ ㄍㄨㄚˇ ㄐㄩㄣ ㄅㄨˋ ㄖㄨˊ ㄒㄧˊ ㄓㄜˇ , ㄍㄞˋ ㄧㄢˊ ㄩˇ ㄌㄡˋ ㄒㄧㄝˋ , ㄗㄜˊ ㄓˊ ㄋㄩˇ ㄓ ㄧㄡˊ 。 ㄐㄧㄝˊ ㄔㄠˊ ㄓ ㄕˋ , ㄦˇ ㄨˊ ㄩˇ ㄧㄢ ! ㄩˇ , ㄐㄧㄤ ㄓˊ ㄋㄩˇ 。」

   ㄉㄨㄟˋ ㄩㄝ :「 ㄒㄧˊ ㄑㄧㄣˊ ㄖㄣˊ ㄈㄨˋ ㄕˋ ㄑㄧˊ 衆, ㄊㄢ ㄩˊ ㄊㄨˇ ㄉㄧˋ , ㄓㄨˊ ㄨㄛˇ ㄓㄨ ㄖㄨㄥˊ 。 ㄏㄨㄟˋ ㄍㄨㄥ ㄐㄩㄢ ㄑㄧˊ ㄉㄚˋ ㄉㄜˊ , ㄨㄟˋ ㄨㄛˇ ㄓㄨ ㄖㄨㄥˊ ㄕˋ ㄙˋ ㄩㄝˋ ㄓ ㄧˋ ㄓㄡˋ ㄧㄝˇ , ㄨˊ ㄕˋ ㄐㄧㄢˇ ㄑㄧˋ 。 ㄘˋ ㄨㄛˇ ㄋㄢˊ ㄅㄧˋ ㄓ ㄊㄧㄢˊ , ㄏㄨˊ ㄌㄧˊ ㄙㄨㄛˇ ㄐㄩ , ㄔㄞˊ ㄌㄤˊ ㄙㄨㄛˇ ㄏㄠˊ 。 ㄨㄛˇ ㄓㄨ ㄖㄨㄥˊ ㄔㄨˊ ㄐㄧㄢˇ ㄑㄧˊ ㄐㄧㄥ ㄐㄧˊ , ㄑㄩ ㄑㄧˊ ㄏㄨˊ ㄌㄧˊ ㄔㄞˊ ㄌㄤˊ , ㄧˇ 爲 ㄒㄧㄢ ㄐㄩㄣ ㄅㄨˊ ㄑㄧㄣ ㄅㄨˊ ㄆㄢˋ ㄓ ㄔㄣˊ , ㄓˋ ㄩˊ ㄐㄧㄣ ㄅㄨˊ ㄦˋ 。 ㄒㄧˊ ㄨㄣˊ ㄍㄨㄥ ㄩˇ ㄑㄧㄣˊ ㄈㄚˊ ㄓㄥˋ , ㄑㄧㄣˊ ㄖㄣˊ ㄑㄧㄝˋ ㄩˇ ㄓㄥˋ ㄇㄥˊ ㄦˊ ㄕㄜˋ ㄕㄨˋ ㄧㄢ , ㄩˊ ㄕˋ ㄏㄨ ㄧㄡˇ ㄧㄠˊ ㄓ ㄕ 。 ㄐㄧㄣˋ ㄩˋ ㄑㄧˊ ㄕㄤˋ , ㄖㄨㄥˊ ㄎㄤˋ ㄑㄧˊ ㄒㄧㄚˋ , ㄑㄧㄣˊ ㄕ ㄅㄨˊ ㄈㄨˋ , ㄨㄛˇ ㄓㄨ ㄖㄨㄥˊ ㄕˊ ㄖㄢˊ 。 ㄆㄧˋ ㄖㄨˊ ㄅㄨˇ ㄌㄨˋ , ㄐㄧㄣˋ ㄖㄣˊ ㄐㄧㄠˇ ㄓ , ㄓㄨ ㄖㄨㄥˊ ㄐㄧˇ ㄓ , ㄩˇ ㄐㄧㄣˋ ㄅㄛˊ ㄓ , ㄖㄨㄥˊ ㄏㄜˊ ㄧˇ ㄅㄨˋ ㄇㄧㄢˇ ? ㄗˋ ㄕˋ ㄧˇ ㄌㄞˊ , ㄐㄧㄣˋ ㄓ ㄅㄞˇ ㄧˋ , ㄩˇ ㄨㄛˇ ㄓㄨ ㄖㄨㄥˊ ㄒㄧㄤ ㄐㄧˋ ㄩˊ ㄕˊ , ㄧˇ ㄘㄨㄥˊ ㄓˊ ㄓㄥˋ , ㄧㄡˊ ㄧㄠˊ ㄓˋ ㄧㄝˇ , ㄑㄧˇ ㄍㄢˇ ㄌㄧˊ 逷? ㄐㄧㄣ ㄍㄨㄢ ㄓ ㄕ ㄌㄩˇ , ㄨˊ ㄋㄞˇ ㄕˊ ㄧㄡˇ ㄙㄨㄛˇ ㄑㄩㄝˋ , ㄧˇ ㄒㄧ ㄓㄨ ㄏㄡˊ , ㄦˊ ㄗㄨㄟˋ ㄨㄛˇ ㄓㄨ ㄖㄨㄥˊ 。 ㄨㄛˇ ㄓㄨ ㄖㄨㄥˊ ㄧㄣˇ ㄕˊ ㄧ ㄈㄨˊ ㄅㄨˋ ㄩˇ ㄏㄨㄚˊ ㄊㄨㄥˊ , ㄓˋ ㄅㄧˋ ㄅㄨˋ ㄊㄨㄥ , ㄧㄢˊ ㄩˇ ㄅㄨˊ ㄉㄚˊ , ㄏㄜˊ ㄜˋ ㄓ ㄋㄥˊ 爲? ㄅㄨˋ ㄩˇ ㄩˊ ㄏㄨㄟˋ , ㄧˋ ㄨˊ ㄇㄥˊ ㄧㄢ 。」 ㄈㄨˋ 《 ㄑㄧㄥ ㄧㄥˊ 》 ㄦˊ ㄊㄨㄟˋ 。

   ㄒㄩㄢ ㄗ˙ ㄘˊ ㄧㄢ , ㄕˇ ㄐㄧˊ ㄕˋ ㄩˊ ㄏㄨㄟˋ , ㄔㄥˊ ㄎㄞˇ ㄊㄧˋ ㄧㄝˇ 。

駒支不屈於晉釋義

譯文一

  晉國范宣子同各國大夫在向地會晤。會晤時準備拘捕姜戎首領駒支。范宣子親自在殿上指責他,說:「來!姜戎氏!從前秦國人在瓜州追逐你的祖父吾離,你祖父吾離身披白茅,頭戴荊條,前來歸附我們先君。我們先君惠公僅有不多的田地,還與你們平分了,以供給食用。現在諸侯事奉我們國君不如從前了,大概是言語泄漏了出去,主要是由於你的緣故。明早會晤的事,你不要參加了。參加,就拘捕你。」駒支回答說:「從前秦國人倚仗他們人多,對土地貪得無厭,驅逐我們戎人。惠公表示了大恩大德,說我們戎人,是四嶽的後代,不要拋棄這些人。賜給我們南部邊境的田地,那裏是狐狸居住,豺狼吼叫的地方。我們戎人剷除了那裏的荊棘,驅逐了那裏的狐狸豺狼,成爲先君不侵擾不背叛的臣屬,直到現在沒有二心。」

  「從前文公與秦國討伐鄭國,秦國人偷偷與鄭國訂盟,並在鄭國安置了戍守的人,於是就發生了餚山之戰。晉軍在前面迎擊,戎人在後面抵抗,秦軍有來無回,實在是我們戎人使他陷入這個境地的。譬如捕鹿,晉國人抓住它的角,戎人拖住它的腿,與晉國人一起將它摔倒。戎人爲什麼不能免於罪?從這次戰役以來,晉國的所有戰役,我們戎人都是相繼按時參加,前來追隨執政,同餚山之戰時的心意一樣,豈敢背離疏遠?現在執政下面的大夫們恐怕的確有不足的地方,而使諸侯離心,卻歸咎我們戎人!我們戎人的飲食衣服與華夏之族不同,貨幣不通,言語不同,怎能去做壞事?不到會參加,也沒有什麼可煩惱的。」

  於是朗誦了《青蠅》一詩,然後退出。宣子表示道歉,並讓他到會參與事務,以便成全自己平易近人的君子的聲名。

譯文二

  晉國和諸侯各國在向地集會,準備拘捕姜戎族的首領駒支。晉國大夫范宣子在朝會上親自指責他,說:「過來,姜戎氏!從前秦國人把你祖父吾離從瓜州趕走,你祖父吾離披着茅草衣、戴着荊條帽前來投奔我國先君。我先君惠公當時有不多的田地,卻與你們平分來養活你們。如今諸侯侍奉我們寡君不如從前,大概說話泄漏了什麼機密,這主要是你造成的。明天的會議,你不要參加了!你要是參加,就把你抓起來!」

  駒支回答說:「從前秦國人仗着他們人多,貪婪地掠奪土地,把我們各部落戎人從祖居地趕走。貴國君惠公顯示他崇高的品德,認爲我們各部戎人都是四嶽的後代,不該這樣拋棄滅絕。他賜給我們南部邊疆的土地,那裏是狐狸居住、豺狼嗥叫的地方。我們各部戎人砍除了那裏的荊棘,趕走了那裏的狐狸、豺狼,從此成了貴國先君既不內侵也不外叛的臣屬,直到如今忠誠不二。從前文公與秦國攻打鄭國,秦國人私下裏同鄭國人訂立盟約,留下軍隊在那裏駐守,因此而發生餚地戰役。當時晉軍在前面抵抗,我們戎人在後面進擊,秦軍全軍覆沒,實在是我們戎人出了大力。這就如同捕鹿,晉國人抓住它的角,戎人拖住它的後腿,和晉國人一起把它掀倒。戎人爲什麼不能免於罪責呢?從那時以來,晉國多次出兵徵戰,我戎人各部從來緊跟其後,時時追隨貴國執政,還是像餚之戰時那樣心志如一,豈敢疏遠背離?如今貴國軍旅中的長官可能真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夠,使得諸侯叛離,你們卻怪罪我們戎人!我們各部戎人服飾飲食(習俗)不與華夏相同,禮儀使者不相往來,言語不通,能做什麼對貴國不利的壞事?不參加盟會的事務,我也不會慚愧。」

  駒支朗讀了《青蠅》詩退了下去,范宣子連忙道歉,請他參加會議事務,同時也成全了自己和藹可親的君子美名。

註釋

向:吳地,在今安徽懷遠縣西南。

戎子駒支:姜戎族的首領,名駒支。姜戎,戎族的一個部落。

數:音鼠,歷數其罪。

乃祖:你的祖父。瓜州:地名,在今甘肅敦煌西。

苫(shān)蓋:用草編成的覆蓋物。

不腆(tiǎn):不豐厚,不多。

女:通「汝」,你。

職:主要。

詰朝:明日。

蠲(juān):顯示。

四嶽:傳說爲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裔胄:後嗣。

亢:抗。

掎:拉住,拖住。

踣;同「僕」。

猶餚志也:還是像在餚作戰時那樣忠心。

逷;音惕,遠。

攜:離,疏遠。

贄幣:古人見面時所贈送的禮物。贄幣不通,喻沒有往來。

瞢:音孟,悶,不舒暢。

青繩:《詩經·小雅》中的一篇,主旨是希望君子莫信饞言。

辭:道歉。

成:成全。愷悌:和樂平易。

駒支不屈於晉賞析

  《駒支不屈於晉》在晉與諸侯「會於向」這一歷史事件中,只不過是一段小插曲,然而它卻有不同尋常的認識價值。這是中國古代民族關係史上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它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當時少數民族在霸權制度下所受壓迫的深重,也讓我們從駒支與范宣子的衝突與和解中看到了古代各民族既鬥爭又融合的複雜關係的縮影。通過個性化的語言表現人物性格是《駒支不屈於晉》的一大特點。

  先看范宣子,一上來就是:「來,姜戎氏!」像怒氣衝衝的主人呼喚惹了禍的奴隸,兇神惡煞,怒目而視,語氣咄咄逼人,態度粗魯生硬。接着居高臨下,誇示晉先君對諸戎的大德大恩,而後毫無根據地把「今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的罪責一股腦推給駒支。「蓋言語漏泄」,分明是推測、懷疑,「職女之由」,則是武斷定罪,「與,將執女!」恐嚇之聲,令人不寒而慄!范宣子頤指氣使、不可一世的神態纖毫畢見。

  駒支面對氣勢洶洶的指斥,面對即將遭受拘捕的厄運,則臨危不懼,據理力爭。針對范宣子強加於己的不實之詞,逐層辯駁,洗刷被潑在身上的污水,維護自己和部落的清白。從答話可以看出,駒支雖爲戎族首領,但其語言藝術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他的語言有以下幾個特點:(1)把握分寸,恰到好處。他對范宣子的無端指責,既針鋒相對又沒有過激言辭,既不掩惠公之德,也不蒙不白之冤。(2)邏輯嚴密,形象生動。先感惠公之德,再表戎對晉之功,以事實爲據,證明自己對晉「不侵不叛」,忠心「不貳」。最後以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何惡之能爲」的事實駁斥范宣子強加的罪名,環環相扣,天衣無縫。尤其是關於「捕鹿」的比喻,極爲確切生動,且符合人物的身份。(3)賦詩言志,頗具策略。《青蠅》所賦:「愷悌君子,無信讒言」,駒支將范宣子惡意相加的罪名解釋爲「聽信讒言」,給了范宣子一個下臺的臺階,把范宣子說成「愷悌君子」,也讓這位盛氣凌人的大人物感覺舒服。其實駒支似乎設了一個看不見的圈套:是「愷悌君子」就不要聽信讒言,否則就不是「愷悌君子」。春秋時代,諸侯外交,講究賦詩言志。范宣子沒有賦詩言志,反不如駒支,說明駒支勝過范宣子,夷狄勝過華夏。這一點,恐怕不是《左傳》作者的初衷吧。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於前502年,死於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後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後爲魯國太史 。左氏世爲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時著名史家、學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在於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爲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於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並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

左丘明朗讀
()

猜你喜歡

不寄斜封歲已餘,那聞異縣更移居。

羈懷易動野馬也,歸夢自成胡蝶與。

有宅一區如子少,受薪十束見予疏。

遙知富有千頭橘,奉乞當年種樹書。

()

天角殘劃截幕暉,南樓風快暑煙微。

月波半露金樞穴,雲葉全收玉女衣。

氣爽戍樓孤鵲雲,霧沈荒苑數螢歸。

涼軒更作東山詠,何處莊環有世機。

()

屋角難聲一歲分,起搔吟鬢惜芳辰。

江山有恨英雄老,天地無私草木春。

柏葉又傾新歲酒,梅花同是隔年人。

東風着物能多少,寫入清詩句句新。

()

扁舟臨朝陽,匹馬渡江北。

志士豈懷居,徵夫樂行役。

東風吹高原,生意密如織。

早晚卸塵鞍,皇州正春色。

()

迅烈驅黎瘴,委蛇陡翠微。漢宮塵漠漠,隨社黍離離。

聖遠津稀問,蟾升樹亦輝。晨昏童冠浴,夜靜士民嬉。

邊檄興師旅,秋深近阻飢。仲由剛協力,曾點志同時。

倚曲酬歌去,宣尼正哂而。

()

臺前流水眼波明,臺上閒雲鬢葉輕。

莫把姑蘇遠相比,不曾亡國祇傾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