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谷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臺編》。

()

主要成就

  鄭谷在政治上建功立業的夢想雖然慘遭破滅,但詩歌創作卻成就卓著。《全唐詩》收錄他的詩有325首,鄭谷本人輯錄於詩歌自選集《雲臺編》、《宜陽集》中的,共計有1000多首,可惜版本均已失傳。因此,鄭谷和當時的著名詩人許棠、任濤、張擯、李棲遠、張喬、喻坦之、周繇、溫憲、李昌符同被號稱爲「芳林十哲」,(又稱「咸通十哲」)。有人甚至稱鄭谷爲晚唐詩壇巨擘。

  最後,詩人終於在這種想超脫而又超脫不了的矛盾心境中,走完了悲哀而又卓越的一生。

  和李白、杜甫一樣,鄭谷也是政治仕途上的失敗者,然而,仕途上的挫折,偏偏成就了他們的創作,從而也就成就了他們千古流芳的詩名。正所謂「失之東隅,得之桑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古賢哲們的奇麗人生,確實值得人們永世深思。這恐怕也正是鄭谷讀書堂能夠成爲千古勝蹟的原因之一吧?

  可惜的是隨着晚清朝廷的腐朽,國家的衰敗,鄭谷讀書堂也淪落毀圯,繼而沒入了柴叢。近百年來,已是無人踏足了。

  可喜的是近年來,隨着旅遊經濟意識的加強,人們已經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了文化古蹟的多方面價值。因此,鄭谷讀書堂和近旁的棲隱寺,都已被僧俗各界提上了籌備重建的議程。預期在不久的將來,這所古樸的草堂,將帶着一名久遠的讀書人的詩書風採,重現在人們的眼前。

人物生平

  鄭谷,字守愚,宜春(今袁州區)人,生於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死於五代十國時的梁太祖開平三年(公元909年),享年61歲。鄭谷的父親鄭史曾考中進士,在柳州當官時,與唐代著名文學家司空圖爲同僚。鄭谷七歲時,司空圖見到他的詩賦習作,曾一時歎爲觀止,親切地拍着他的肩背說,好小子,你將來當成爲「一代風騷主」啊!從這段情節,再聯繫到他晚年回宜春後先築屋於化成巖下,後建草堂於仰山之麓來看,他應該是出生在柳州父親的任所,並在那裏讀書長大;到他晚年回宜春時,老家已經沒有了房子和親人。但深入骨髓的故土情結,卻還是使他在將老之年,選擇了落葉歸根。

  鄭谷雖然自小才華橫溢,但是科舉、仕途卻頗爲不順。鄭谷21歲首次參加科舉考試就名落孫山。此後又連考10回,直至40歲才中了進士,又因時局動盪,至45歲才授爲京兆鄠縣縣尉,不久提拔爲右拾遺,50歲時再升遷爲尚書都官郎中(約相當於現代司局級京官),因此被稱爲「鄭都官」。

  唐哀帝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朱全忠逼帝遷居洛陽,燒燬長安宮,鄭谷眼見李家王朝氣數已盡,在宜春籍和尚虛中的提示下,棄官返回了宜春,先在化成巖下建房,後又在仰山建造讀書堂隱居,至公元909年去世;死後安葬在宜春城北7裏的江北嶺。北宋時期,袁州太守祖無擇曾主持修繕其墓;如今已無跡可尋。

鄭谷的詩文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裏啼。

()

亂飄僧舍茶煙溼,密灑歌樓酒力微。

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

()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

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

漠漠秦雲淡淡天,新年景象入中年。

情多最恨花無語,愁破方知酒有權。

()

閒立春塘煙淡淡,靜眠寒葦雨颼颼。

漁翁歸後汀沙晚,飛下灘頭更自由。

()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溼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