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頤浩

呂頤浩(1071年—1139年4月30日),字元直,其先樂陵人,徙齊州。南宋初年名相。爲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著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今存《忠穆集》等。呂頤浩在相位時,顓肆自用,力排李綱、李光諸人。創立月椿錢,爲東南患。然宣和伐燕之役,頤浩隨轉運;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請議長久之策,一時稱其切直。又苗傅等爲逆,頤浩與張浚創議勤王,卒平內難。少長西北兩邊,嫻於軍旅;應詔上戰守諸策,條畫頗備。

()

人物生平

  呂頤浩的先祖原居滄州樂陵(今山東德州),後遷齊州(今山東濟南),呂頤浩即爲當地人。\

  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進士。先任密州司戶參軍,其後累遷官職。

  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隨種師道攻燕京(今北京市)後,被命爲燕山府路轉運使。

  宣和七年(1125年)曾因將領郭藥師欲降金,而一併被擄至金國,後被放歸,再被命爲河北都轉運使,不久因病請辭。

  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被命爲揚州知州。

  建炎三年(1129年),任同簽書樞密院事、江淮兩浙制置使,同年,苗傅、劉正彥兵變,高宗被迫退位,呂頤浩與張浚、劉光世、韓世忠等將領率軍勤王,平苗劉之亂,迎高宗復位,立下大功,先拜尚書右僕射,復遷左僕射。不久,金兵再度南侵,渡過長江,呂頤浩曾請高宗登船入海避敵。

  宋朝立國重文輕武,故相權與軍權乃分。南宋初期,兵馬倥傯,因此有宰相兼領軍權者,呂頤浩即爲其一。此時呂頤浩位高權重,「樞府幾無所預,頤浩在位尤顓恣」,因此爲人所憚。

  建炎四年(1130年),浙西制置使韓世忠困金將完顏宗弼於黃天蕩,呂頤浩建議高宗親徵,御史中丞趙鼎即以冒進爲由上疏,呂頤浩因此請辭,被命爲鎮南軍節度、開府儀同三司、醴泉觀使。後改任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池州。

  紹興元年(1131年),呂頤浩二度拜相,任少保、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知樞密院事,與秦檜共相,呂頤浩主外而秦檜主內。

  紹興二年(1132年),再受命都督江、淮、荊、浙諸軍事,並於鎮江(今中國江蘇省鎮江市)開都督府;此年因韓世忠之駐軍,呂頤浩與朱勝非創立月樁錢(一種賦稅),供給軍用。然其好任用私人,因此排擠秦檜、李綱、李光等人。

  紹興三年(1133年),呂頤浩再被罷相,任鎮南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提舉洞霄宮,改特進、觀文殿大學士。其後官職累遷,然已非在權力核心,紹興五年(1135年),封成國公。

  紹興九年(1139年),金國歸還黃河以南之地,高宗欲調呂頤浩至陝西鎮守,呂頤浩以老病請辭。後再赴召至臨安(今浙江杭州),但病未能見到高宗,之後就告歸臺州養病。同年四月初一(4月30日),呂頤浩去世,享年六十九歲,獲贈爲太師、秦國公,諡號忠穆。

  淳熙十五年(1188年),呂頤浩得以配享高宗廟庭。

  寶慶二年(公元1226年),宋理宗圖二十四功臣神像於昭勳閣,呂頤浩位列其中。

呂頤浩的詩文

草履便將爲幸舄。

()

東歸頓覺馬蹄輕,佇望天臺景色新。遙想故園芳草盛,一番桃李又烘春。

()

馬前山色入吟鞭,馬上行人思湧泉。楓落吳江何足道,好詩今擬謝臨川。

()

妙年題筆吐英辭,壯歲文章盡色絲。五字七言嫌淺俗,揮毫新制六言詩。

()

故園一別四經秋,倦宦東歸念昔遊。下馬郵亭開病目,壁間依舊見銀鉤。

()

睿聖崇儒治,嚴宸夜已分。講論經理切,紬繹帝心勤。

銅鼓三更漏,牙籤六藝文。遊心通二典,刻意究三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