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上秋居

灞上秋居朗讀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譯文:灞原上的秋風細雨初定,傍晚看見雁羣南去不停。

注釋:灞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於今陝西西安東,因地處灞陵高原而得名,爲作者來京城後的寄居之所。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譯文:面對他鄉樹木落葉紛紛,寒夜的孤燈獨照我一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譯文:空園裏白露頻頻地下滴,單門獨戶只與野僧爲鄰。

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譯文:寄臥荒涼郊居爲時已久,何時才能爲國致力獻身?

注釋:郊扉:郊居。致此身:意即以此身爲國君報效盡力。

灞上秋居注音

ㄅㄚˋ ㄩㄢˊ ㄈㄥ ㄩˇ ㄉㄧㄥˋ , ㄨㄢˇ ㄐㄧㄢˋ ㄧㄢˋ ㄒㄧㄥˊ ㄆㄧㄣˊ 。

ㄌㄨㄛˋ ㄧㄝˋ ㄊㄚ ㄒㄧㄤ ㄕㄨˋ , ㄏㄢˊ ㄉㄥ ㄉㄨˊ ㄧㄝˋ ㄖㄣˊ 。

ㄎㄨㄥ ㄩㄢˊ ㄅㄞˊ ㄌㄨˋ ㄉㄧ , ㄍㄨ ㄅㄧˋ ㄧㄝˇ ㄙㄥ ㄌㄧㄣˊ 。

ㄐㄧˋ ㄨㄛˋ ㄐㄧㄠ ㄈㄟ ㄐㄧㄡˇ , ㄏㄜˊ ㄋㄧㄢˊ ㄓˋ ㄘˇ ㄕㄣ 。

灞上秋居釋義

譯文

灞原上的秋風細雨初定,傍晚看見雁羣南去不停。

面對他鄉樹木落葉紛紛,寒夜的孤燈獨照我一人。

空園裏白露頻頻地下滴,單門獨戶只與野僧爲鄰。

寄臥荒涼郊居爲時已久,何時才能爲國致力獻身?

註釋

⑴灞(bà)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於今陝西西安東,因地處灞陵高原而得名,爲作者來京城後的寄居之所。

⑵郊扉:郊居。

⑶致此身:意即以此身爲國君報效盡力。

灞上秋居創作背景

  灞上爲作者來京城後的寄居之所。作者進身無門,困居於此,有感於秋節變換,身世落寞,作此詩慰藉愁情。

參考資料:

1、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771-772

灞上秋居賞析

  此詩純寫閉門寥落之感。整首詩篇好似一幅形象鮮明、藝術精湛的畫卷。讀者把它慢慢地打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灞原上空蕭森的秋氣:撩人愁思的秋風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來,在暮靄沉沉的天際,接連不斷的雁羣自北向南急急飛過。連番的風雨,雁兒們已經耽誤了不少行程,好不容易風停雨歇,得趕在天黑之前找到一個宿處。這裏用一個「頻」字,既表明了雁羣之多,又使人聯想起雁兒們急於投宿的惶急之狀。古人每見雁回,易惹鄉思。讀者繼續打開畫卷,景象則由寥廓的天際漸漸地轉到地面,轉到詩中的主人。只見風雨中片片黃葉從樹上飄落下來,而寄居在孤寺中的一個旅客正獨對孤燈,默默地出神。「落葉他鄉樹」這句,很值得玩味。中國有句老話叫做「樹高千丈,葉落歸根」,詩人在他鄉看到落葉的情景,不能不有所感觸。自己羈留異地,不知何時才能回到故鄉東海(今江蘇連雲港市西南)。其心情之酸楚,完全滲透在這句詩的字裏行間。「寒燈獨夜人」,一個「寒」字,一個「獨」字,寫盡客中淒涼孤獨的況味。不難想象:一燈如豆,伴着一個孤寂的身影。夜已深了,寒意重重,在寒氣包圍中,燈光更顯得黯淡無力,而詩人孤獨悽苦的心情也隨之更進了一層。「寒」與「獨」起着相互映襯的作用:由寒燈而顯出夜長難捱,因孤獨而更感到寒氣逼人。

  五、六兩句讓畫卷再向下推移,它不僅顯示了更大的空間,更細的景物,而且出神入化,展現了詩人的心境。這時夜闌人靜,連秋蟲都已停止了歌唱,只有露珠滴落在枯葉上的響聲,一滴接着一滴,雖很微弱,卻很清晰。這句「空園白露滴」用的是以「動」烘託「靜」的手法,比寫無聲的靜更能表現環境的寂靜,露滴的聲音不但沒有劃破長夜的寂靜,反而更使人感到靜得可怕。連露滴的聲音都可聽到,就沒有什麼比這更寂靜的了。下一句「孤壁野僧鄰」同樣是用烘託的手法。明明要說的是自己孑然一身,孤單無依,卻偏說出還有一個鄰居,而這個鄰居竟是一個絕跡塵世、猶如閒雲野鶴的僧人。與這樣的野僧爲鄰,詩人的處境的孤獨就顯得更加突出了。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進一步寫出了詩人的心境:秋夜孤房連露滴的聲音都可聽到,正說明他思潮起伏,長夜無眠;而所與爲鄰的只有一個野僧,表明他正想到自己已經被拋出世外,不知何日才能結束這種生涯。正是因爲這樣,所以詩的最後兩句也就與前面的描寫自然銜接起來,不顯得突兀。

  最後兩句直接說出詩人的感慨:「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詩人爲了求取官職來到長安,在灞上(又作「霸上」,長安東)已寄居多時,一直沒有找到進身之階,因而這裏率直道出了懷才不遇的苦境和進身希望的渺茫。

  這首詩寫景,都是眼前所見,不假浮詞鵰飾;寫情,重在真情實感,不作無病呻吟。因此,儘管題材並不新鮮,卻仍有相當強的藝術感染力。

馬戴

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陽(今江蘇省東海縣)人。晚唐時期著名詩人。 ...

馬戴朗讀
()

猜你喜歡

江南水闊疑無地,漢北風高忽似秋。鴻雁定應驚悄悄,麒麟何許泣幽幽。

步兵阮籍唯耽酒,隱士龐公不入州。敢饜朝盤惟苜蓿,封侯渾是爛羊頭。

()

風濤自吐吞,今古向誰論。山欲截江住,雲思挾月奔。

潮洶瓜步闊,峯擁秣陵尊。多少登臨客,都無名姓存。

()

紺瓶白酒下吟堂,洗盞傾甆肯漫嘗。

寒屋自融春日面,煖杯能轉少年腸。

山妻相對驚愁破,稚子無端笑飲狂。

百歲光陰空自遠,醉時苦短醒時長。

()

東歸間道已浮杯,力疾遙迎日幾回。何處晚來成誤認,風簾竹影月窗梅。

()

洗竹遙山出,流泉到曲池。可憐波萬頃,黽勉對淪漪。

()

屈指春光到畫闌,玉郎車馬上長安。歸期縱說相逢早,隔歲先愁欲別難。

夢雨願隨行李去,淚珠偷共燭花彈。才人標格知多少,不似伊家耐細看。

()